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根据生命能量的运行法则,怀揣仇怨会大大消耗你的能量。试想一下,你和某人吵了一架,最后又不了了之。你和他分开了,但却无法释怀。问题在心中越变越大,越变越大,那种纠结最终占据和消耗了你很多生命能量。在现代科学界,称这种事件为“吸引场”,内心情绪能量越多,吸引场也就越强大。1为过去的事花费能量越多留给现在的能量就越少心理数理研究院的人发现,持续表达的消极情绪会紧紧缠绕于你的DNA之上,并且妨碍精神以及物理能力。你向宇宙发射出去的消极能量,只会招致能与之共振共存的同类能量。简而言之,在你扮演受害者,或者对他人大发雷霆时,真正受到伤害的是谁呢?一场吵架(或者误会等)就如同一个十五磅重的哑铃,想象一下,带着这个哑铃在你口袋中去上班。你努力想视而不见,却无法如愿。在过道走路的时候,它把墙壁撞得叮当作响;坐
站桩是非常好的涤阴增阳的功法,而且简便可行,在公园、小区绿地,甚至在家中、办公室都可以做。站桩功又是历代大医家、拳家和佛道修行都提倡的修炼方法,除了增进自身健康,还能提升禅定功夫,开发智慧,功夫渐深,由此进入天人合一之境也未可知。祖国医学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之说,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过四十岁,臀部肌肉往往就逐渐萎缩、下垂、下半身越来越单薄,站桩是在脚的基础上进行稳扎根,接天地、调气机,以较小体能消耗进行涤阴增阳的健身活动,对于体虚而又往往消耗过度的现代人,实在更显重要。愿您能把站桩列为经常性的修身功课! 一、 站桩功与“独立守神”,修炼身心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有一段话:“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01“全身观照”是隐仙派的独门功夫,也是“隐仙派”最重要的筑基功法之一。“全身观照”,第一个要领是姿势不拘,只要舒适就好,姿势没有任何限制。强调舒适的姿势就是要达到全身的放松,如果采取一个不舒适的姿势,就不容易放松。心理状态要平和,做全身观照的时候,要把其它的事情放下来,如果有事挂心头,放不下,就暂时不要做全身观照,先把那个事情想清楚或做完。每一个人的习气不一样,有些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有些人总是心闲没事。第二个要领,观照的程序是自上而下,以全身来讲就是从头顶到脚底,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一般的程序是这样子。但是,若血压高的人,一律都由上而下,由上而下做完一趟,做第二趟接着再由上而下。第三个要领,速度要缓慢。用什么观照?就是用“神光”。什么叫“神光”?我们眼睛张开来看的时候就叫作“眼光”,依
我们回头看,这几本书全部所想表达的,无论是透过臣服或参,最多只是把念头的根源找到,而让它化回到心。回到心,自然产生一个「在」的状态(state of being),而这个「在」的状态,本身就是醒觉的基础。「在」与「定」的差别,其实只是在语言的表达。我过去才会说,「定」是「在」的成就。反过来,「在」也就是「定」的成就。「在」,在哪里?在心。「定」,到哪里?定心。一个人即使懂了这些,活在这世界,难免还是被头脑带走。我才会不断强调要活用臣服和参,随时回到心。就像我之前用过的比喻——好像从一体伸出来一条绳子,把「我」拉进去。也就是说,一体为主。只有这样子,一个人才可以站在一体来面对修行。这个手法,和任何方法都不一样。不是透过方法去找到心,因为心本来就存在。方法最多只是做一个提醒。让我们想起——「心」
人生追求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把人生当成一场修行。人生的上半场,是为了战胜别人。人生的下半场,是为了战胜自己。人生的上半场,我们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豪情万丈,光芒四射。人生的下半场,我们忽然开始变的孤独,周围的对手越来越少,蓦然回首,竟然发现我们唯一的对手,竟是自己!决定你人生下半场能否继续辉煌的,是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01战胜自己的傲慢。什么叫傲慢?当一个人无法掩盖自己愚蠢的时候,便是傲慢。但凡稍有成绩的人,都会因此而变得傲慢,傲慢是人的基本属性。傲慢也是人的七宗罪里之首。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富有、聪明、漂亮而快乐。而是因为自己以为比别人更富有、更聪明、更漂亮而快乐。因此,人性里有一种基本属性:喜欢给自己制造优越感。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很多人一张口就把自己摆上了一
当我们真正意识到:我们的身体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天下众生的身体,是为大众服务的身体。就走向了与生命整体合一的大光明中。01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太阳是七色光组成的,万物都是七色光组成的,我们人类身上有光吗?有!我们人类也是七色光组成的。何为“光”?光者明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用其光,复归其明“意思是:我们的生命是宇宙的生命(光),只要正确使用好自己的生命,就能“复归于明”。所谓“复归于明”就是,宇宙之光皆在眼前。这个道理,如六祖慧能所说:每个人都是道,都是光;又如释迦牟尼说:只要不妄想,不执着,智慧圆满之光皆可现前。当我们做事没有贪婪、没有妄想、没有虚假的时候,只有做事情全面周到,大方向明确,小方向清楚,宇宙的智慧之光就在我们心中升起;一切言语、起心动念就“复归其明”了。02身体,是
世分强弱,人分高低。弱者未必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也并非永远恒强。鬼谷子如何教授世人强弱之势的转化?奥秘就在于:强者守弱,使强者更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这就是柔弱处上的道理。什么是守弱的智慧,简而言之就是不要逞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弱者有很多短处,并非老实人就无法翻身,弱者性格中善良、宽容、忍让的成分,都是其宝贵财富,只要善加应用,就成转化为成事的根本。弱者要想化劣势为优势,必须懂得三条守弱智慧:1、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释义:我们必须对强者心存敬畏,否则就会招来祸患。生存的第一准则,就是有自知之明。引申:不管你是否承认,社会就是强者吃肉,弱者喝汤,弱者不会能屈能伸,非要强出头的后果,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利。肯定强者并非无能,而是认清现实,只有务实才能趋利避害,保全自己,静待
自古以来,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告诉人们只有勤劳付出才能有所收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可以从老祖宗留下的精华作品《易经》中便可以探知一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很容易对各种各样的事情烦恼,但是从这部著作中,可以查询到包罗万象的智慧,它是典型的大道起源智慧宝书。在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易经》就诠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透露出一个男人是不是可以获得无限财富,并不是完全依靠勤劳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应该做到以下3点。1、不看别人的过失,只反省自己的过错!古代的圣贤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困难时,在经历事情时,先来找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的,都能够成就大的事业。如果还在抱怨别人的错,还在纠结对方有原因,永远无法进步。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很乐观的看未来,遇到问题,都是在找自己的
阳明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人生的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心的问题。内心不通透,一点小事也能让人受尽折磨;内心不强大,一点诱惑就能让人陷入深渊。终生修心,提升眼界,才能超然人生的诸多纷扰,活出淡定从容。01格局大者不纠缠诗人黄遵宪说: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 一个人站得越高,内心越宽广,那些在旁人眼里了不得的大事,在他眼里只是一些无须在意的鸡毛蒜皮。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骆驼在烈日炎炎的沙漠里跋涉着,又饿又渴。突然,它踩到了一个玻璃碎片,脚掌被划了一下。骆驼心烦气躁,一脚把玻璃碎片踢开,却把自己的脚掌划了一道更深的口子,鲜血一下子染红了沙粒。骆驼继续走着,开始抱怨自己的遭遇,却发现天空中有只秃鹫跟着它一直叫,它开始着急了,吼叫着想要驱赶秃鹰。没想到,沙漠中的狼被叫声引来了,骆驼吓得赶紧狂奔。终于他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