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做人,是一条修智,修心,养德的道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都懂得守住“七善”,养好“九气”。
01
七 善
居善地。
《易经》爻辞里写道: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子对其的解释是:九五,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古往今来都讲求,德应配位,什么样的人居什么样的位置。居善地,就是说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考虑人生的站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位置”都无法认清,那么这个人必然会走入歧途。
心善渊
古人云:善谋善为,善作善成。一个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做事,到最后这个事态就会往什么样的方向。心中怀揣善念的人,必然会好事成双。心善如深渊,福缘自然如潺潺流水,源源不断。
与善仁
《道德经》:水利万物而不争。这世上,最“仁”的物,就是水。我们待人应该如水一样,利而不争。
无论是对待晚辈还是平辈,前辈还是长辈,都应怀有仁善的心理去相处,去对待。当你对人没有“差别心”,那自然就不会被差别对待。
言善信
老子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信用、信义两个字在人生中十分重要。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世之本。做人做事,千万别失了信,丢了信。
正善治
善治,是讲求一个人的气魄。曹操诗中所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厚德载物的宽宏,方才能够有成就大局的境界。想要把自身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就必须高屋建瓴,有条不紊地牢牢掌控人生。
事善能
做人做事,最怕的不是碰上麻烦事,而是怕卷入其中,不得善终。为人处世,最高境界的就是:身在其中,又能置身事外。“事善能”指的是处事如水般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同时也能巧妙脱离困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任何时候,越是难事就越要将其简单化和间接化处理,这样才能把能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结果自然能够水到渠成。
动善时
古人做事都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做任何事,时机对了,就成功了一半。聪明的人懂得适时而动,看准关键时机。
当然,如果我们的眼光与阅历不够,要做到“动善时”就得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02
九 气
才气
有句话说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读书养成的才气滋养着我们的灵魂。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多读书,是受益一生的大事。
清气
在中医看来,人身上有两气,是为清气和浊气,正如天地之间分成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一清一浊形成人体本身。人需要调养自身的清气,洁身自好,静以养德。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调养清气,即是修炼内心的德行。
人气
老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气,即是人脉。出门做事,光自己有能力不够,需要有大家的帮助,才能成就大事。
志气
子曰:三十而立。比起立业、立家,更重要的是立志。确立自己的志向和目标,让自己活得更有方向。
和气
中国人讲求“和合”,做人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处事宜平易近人。不争,是种态度;不争,亦是一种追求。和气,顺心;和气,定神。多添和气,多增运气。
底气
做人,求得是什么?便是问心无愧。留存底线,守住本心。
方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生而,不愧于人。
底气,是做人的根本。对自己讲原则,坚持守底气,才能成大器。
正气
自古正邪不两立,人也需要定住自己的正气。正气,是不向邪恶低头,不为升米折腰。相信,天地间朗朗乾坤自有清明。
淡薄且致远,修身立正气,以正养心。
骨气
骨气,又叫傲气。唐诗人李白曾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生而为人,不能丢了自己的傲骨,失去骨气。
即便身居低位,也当傲然长存,做个坦荡君子。
浩气
浩气,在道家看来,是天地间留存的一丝清气。天地浩然,蔚蔚成风。浩气,是天地之间生来的荡然和囊括于胸怀的坦荡。品高养浩气,卓而能合群。这普天之下,谁会不喜欢和真正的君子做朋友呢?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5839.html
本文标签:做人的原则
ID:liu_meng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