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剥之有时,剥之有象,剥之有辞,剥之有用

346 人参与  2023年01月03日 11:19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评论

《剥》之有时,《剥》之有象

树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果实成熟之后,果子会从树上掉落,在地上会慢慢变得腐烂,这是每个人都可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人也一样,青春繁花年少,盛壮之年过后,就会变成衰老孱弱的老年人,阳气即将耗尽,最终尘归尘,土归土,归于自然。

有形之物,都免不了有阳气即将耗尽之时,都免不了会遭遇阴长阳退,阴盛阳衰之时。都免不了《剥》之有时。

因为有形之物都免不了《剥》之有时,《剥》之有事。并且有形之物《剥》之有赜。所以《易经》《剥》之有画,《剥》之有象,《剥》之有卦。

《剥卦》之象,一阳在上,五阴在下,阴盛阳衰,阳爻将尽,一目了然。《剥卦》之象,上艮下坤,艮为山,坤为地,《剥卦》之象,山附于地。

《剥卦》之象,大山高高在上,直插云霄,然而大山再高,终究捅不破天,终究还是依附在大地之上,经历风吹雨淋日晒之后,终将剥落有时。

《剥卦》之象,一目了然,能非常容易地想象出来。有形万物《剥》之有时,《剥》之有事,《剥》之有象,也可以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来得到验证。凡阳气将尽之时,阳气将尽之事,阳气将尽之象,皆可用《剥》。

然而,《剥》之有时,《剥》之有事,《剥》之有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剥卦》中的阳爻何以至衰?阳爻何以至穷?阳爻何以至《剥》?在这之前,都发生了些什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延缓《剥》时的到来?

如果《剥》时、《剥》事、《剥》象已来。已在《剥》中,已在《剥》时,何以自处?何以处世?何以处《剥》?

怎么样才能让阴盛阳衰的《剥》时,尽快的成为过去,怎么样才能尽快的化《剥》时为《复》时。这些才是读《剥》卦,需要思考的重点,这些才是探讨《剥卦》之意的重点。这些才是圣人画《剥卦》,重点要表达的意思。

《剥》之有辞,《剥》之有用

圣人画了一幅《剥卦》,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读这幅画的人不同,所领悟的画中意境,会有所不同。或者同一个人因为读这幅画的时间不同,读这幅画时站的角度不同,读这幅画时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领悟的画中意境,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人读《剥卦》这幅画,所领悟的画中意境,有可能出现千人万面。那么圣人画的这幅《剥卦》,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中华民族的历史前人,通过反复观摩,反复观画,反复观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经典解读,并将这种对卦画、卦象、爻象的经典解读,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这些解读卦画意境的文字,就是卦辞、彖辞、爻辞、象辞、爻象辞。

象、数、辞、占皆为帮助领悟圣人画卦之意。象、数、辞、占皆为帮助领悟卦画、卦象、爻象之意。得圣人画卦之意,象、数、辞、占皆可忘。

未得圣人画卦画卦之意前,还是要先借助这些桥梁,才能登堂入室,一窥圣人之意。圣人画《剥卦》之意为何?且借助卦象、卦辞试以私窥。


剥:不利有攸往。

中华民族的历史前人,一看到《剥卦》之画,是一幅一阳在上,五阴在下,阴盛阳衰,阳爻将尽的画像,所领悟的意境是,阳气快没有了,群阴气盛,小人剥君子,再有所往,将不利于最后一点阳气的保留,再有所往,君子将不免于小人之剥。

上面的这层意思,据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前人周文王总结的。后世的人,又对周文王总结的意境做出了进一步的解读和发挥。上面的这层意思,后世的人在《彖辞》中发挥解读的文字是: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处《剥》之时,不利有攸往,就完了吗?圣人画《剥卦》这幅画就这么点意思吗?周文王之后的人,进一步观摩、观象,至少又领悟了两层意思,这两层意思,在《彖辞》中的文字表达为: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顺意何在?顺意在《剥卦》这幅画中,下面那三条虚线,顺意在《剥卦》下卦之坤卦,坤性顺。止意何在?止意在《剥卦》这幅画中,上面那两条虚线和最上面的那条虚线,止意在《剥卦》上卦之艮卦,艮为止。顺而止之,观象也。


类似的观象之后的发挥解读,还可以在《蹇卦》的彖辞中找到。《蹇卦》彖辞有云: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看到险在前就先停下来,真的是明智之极啊。《蹇卦》之象,坎在上,险在前,艮在下,止在内。

周文王之后的人,还在进一步观摩《剥卦》的卦画、卦象之后,给出了为什么不利有攸往,为什么要顺而止之的原因。

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春去秋来,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日往月来,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寒往暑来,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阴阳消长盈虚有时,这是天道,这是天之行,谁也阻挡不了。唯有顺天时而止。

人能阻止熟透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吗?人能阻止自己衰老之日的最终到来吗?天之道,天之行,谁也阻挡不了。君子唯有顺天时而止,君子唯有履信思乎顺,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君子履信思乎顺,顺天而已。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6027.html

本文标签:易经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奥秘  易经解读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酒店vi设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JJ租号金币回收|帮美记|传奇|中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