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我们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左右自己的命运?

337 人参与  2023年01月03日 11:17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世间事物,皆为心上浮尘,人生在世,终是一团烦恼。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人的生前与身后之事,我们也不知道一个前因后果,很多人更不知道人为何而来,又向何处去。

古往今来,上至王公贵族、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

待到他们年迈齿落之时,白发视茫之境,没有不是因此而感叹,徒增伤悲却又无可奈何的。


《庄子》中说:“知无可奈何而安之如命,唯有德者能之。”

人生有很多事情,不是人力能够左右的,只有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坦然的面对各种无常,在各种无可奈何面前,泰然处之,安之如命。

人生在世,我们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左右自己的命运?

命书上说:“人生富贵穷通,莫非命也。“

从宿命论的角度上来讲,人是有命运的,而且人生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命运的主宰。

凡是人生选择判断,或奋斗、或堕落,皆是命运所主宰之事。

所以,命运不仅仅表现在人生吉凶祸福的结果中,人生吉凶祸福的形成以及趋避的过程,皆为命运之象。

不管是孔子的“五十以知天命”,还是庄子的“知无可奈何而安之如命”,这些先贤都没有否认,反而还是认可与接受命运的存在。

他们是在努力达成一种与天命的和平共处,然后在“知命”的基础上,去安身立命顺天之化。

《庄子》中说:“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

道家强调养生,保存生命是养生的重要目的,不过,生命终归是有限的,养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人摆脱乐生恶死的羁绊。没有人能避免死亡,但人却可以通过加深对死亡的理解,通达地看待死亡,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从某种角度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人学习如何面对死亡的过程。

子祀、子舆、子梨、子来把生死视作一体,放下了对生的渴慕,也放下了对死的畏惧,成功地超越了生死。子舆患病,身体伛偻,仍可“其心闲而无事”;子来濒死,时日无多,却还能安然入睡。死亡并不会因为人害怕它、畏惧它、反抗它,就不会降临,既然它是所有人都不能逃避的宿命,那就不如听任命运的安排,平静地等待它的到来。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是《庄子》书中的一大要旨。人如果做到“安时而处顺”,就不会有什么能搅乱人的内心,即使是疾病、死亡这样重大的问题,也不会让人受到惊吓。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人生之中,没有什么问题比死亡更大。能够豁达地看待死亡的人,往往也能豁达地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利益得失。

生命历程往往就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某种程度的突破,有时必须放下执着,进而去认清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些决定命运的东西,命运背后的运作机制,这些你搞懂了,才算不枉此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注定的,一切皆是生辰八字所拘之定数。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像是被关进了生辰八字这个“牢房”,而且是无期徒刑,即使你在狱中有一定的行动自由,也可以有一定的行为表现积分,但是想要完全脱离其束缚是不可能的。

那么人生在世,我们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左右自己的命运呢?

其实这取决于你的根器与机缘。

人分三种,分别是上智、中人和下愚。

上智者,以德报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生就像未刮开的彩票,有失望,但也一定会充满未知和惊喜,一辈子要是能遇见几个这样以德报怨之人,那真的会像中彩票一样幸运。

大智若愚,拥有大智慧的人,是不会轻易显山露水的,拥有这样品行的人总是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做事也会事半功倍。

说到智慧,当属诸葛孔明,他不仅是在军事,政治,外交,文学,天文等方面的出众,更体现在德行品质方面。在三国鼎立时期,孟获的叛乱严重危害了蜀国的稳定,但诸葛亮在讨伐南中时,却一次次的放走对手孟获。

最后,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悦诚服,从此效忠蜀汉,听命于诸葛亮的调遣,成为蜀国巩固后方的基石。

能够以德报怨的人,并非身处高位,却值得让人仰望,这不单单是品行的问题,更是格局问题,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由格局限制着。

“上智”的人,大多带有天命,他们往往会被更大的气数所拘定,而难以改变。

中人者,恩怨分明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这是出自《诗经》的一句经典,就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做不到以德报怨,但一定要做到礼尚往来,恩怨分明。

别人的善意,学会相应的回报,别人的针锋相对,也无需委曲求全。只要学会明辨是非,问心无愧便可。

中人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写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期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老舍也在《四世同堂》里说过:“大丈夫应当恩怨分明。”

恩怨分明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但一定不是坏人,起码是对得起自己内心的人。和这类人相处,只要你不贪图小便宜,你也一定不会吃亏。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做不到上智者的大智慧,但是中人的小智慧还是可以领悟的。毕竟在这个冰冷的世界,谁都需要将心比心。

下愚者,恩将仇报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这些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不仅仅是寓言,更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

总有人为了一时的利益,忘却了良心,耍一时的聪明,遭一世的报应。恩将仇报的人,为了自己想要的,往往因小失大,失去人们的信任,自认为是聪明的,其实是最最愚笨的行为。

东汉末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的三国第一猛将,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吕布原为丁原部将,是丁原的义子,后被人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吕布虽然骁勇善战,号称“飞将”,以勇武为人所记,但因目光短浅,势力多变为人所不喜。

在吕布被缢杀之前,曾有这么一段,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

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

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

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

恩将仇报的人,是生活中最恐怖的人,人心可以黑暗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但是害人终害己,不管有怎样的念头,还是想劝一句,福祸相依,请日行一善。

“下愚”的人,受限于自身认知层次和福报,不知如何改变,因此也无法改变。

只有“中人”,上可进为“上智”,下可退为“下愚”。

他们可以通过提升个人修为、累积个人福报,当然最好是通过开智生慧,在这个中间模糊地带,来实现个人命局的极限弹性发挥,这就是最理想的人生了。


否则,鹅卵石想要直接变为翡翠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往今来乃至未来社会只要是人,其人生大象和主象,几乎很难完全脱离命运的控制。

至于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修正,这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和修为了。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6026.html

本文标签:人生感悟  感悟人生  如何改变命运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