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菜根谭》: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陈昌文解读:
在安静的环境中,能静下来,不算真本事,
能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还能静得下来,这是真天性是真高人。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定会遇到逆境,您在逆境中还能安静下来,努力奋斗才算高人。
在快乐的地方,得到快乐,不算真本事,
在逆境中,在苦中能找到乐,才算真本事,体悟了人性中的真正境界。
人生不可能一直如意,
真正的高人,是在苦中,不如意的环境下,也能找到快乐,不断的奋斗,
这种人,就没什么不快乐的了。
他永远是快乐,
在逆境中,借事炼性,这样的人越来越强大。
《孙子兵法》:兵之所加,如以碫(xia)投卵者,虚实是也。
陈昌文解读:
打仗,要找到敌人的虚弱地方,
然后用我们实力去击他的虚,
比如他的粮道是虚的,我们就去烧他的粮,
他没粮了,实的也坚持不下去了,就变成虚了。
巧妙的战争,都是找到敌人的某方面弱点,然后通过弱点做文章,
再强大的军队,一旦找到弱点了,然后我们全力的攻击他的弱点,他就会退散,或者失败。
军队进攻的效果,如同用坚硬的石头砸脆弱的鸡蛋一样,就是因为虚实运用得当。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
陈昌文笔记:
发陈,就是好的坏的其实已经注定了,
因为因给注定了,
所以发出来的果就是定的,
您不要看到别人发的好,以为自己也能发的好,
别人发的好,是因为别人积累,积攒的好,将息的好。
您呢?
前一年嘚瑟得很,冬天穿短袖子,伤精过度,还想春天发得好?
过不去都有可能。
所以,要想发得好,
前一年就要注重积累、积攒,将息自己。
有些人说,我前一年,已经乱整了,怎么办?
那么就只能好好接受这个结果,
或者调理一下,
老老实实将息现在了。
没有人可以逃脱因果,
没有人可以白白的好起来,都是有原因的。
那么,有些人说了,
那个人跟我一样乱整,为什么我得病了,他没有得病?
这不科学吧?
科学,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另外,上天确实会给有些人多一点,给有些人少一点资粮,
不过,无论多少,都不应该折腾,而且您别跟别人比,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从本质上,就没可比性,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人将息自己的身体,过自己的日子。
《孟子》: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赢。
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 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陈昌文解读:
孟子的母亲跟着孟子在齐国住,不幸去世了,
于是孟子就把母亲归葬到鲁国,这事情处理完毕,孟子又返回齐国,
在路上,留宿于赢这个地方。
充虞,孔子的一个弟子,就问孟子,
老师,我这人没什么本事,有幸跟着老师学习,还帮老师做了点事,感谢老师看得起我。
做了些什么事呢?
就是帮助孟子监理制作其母亲下葬的棺椁,
棺椁 读音:guānguǒ 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 棺郭 ”。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那个时候时间紧迫,很忙,心里有疑问也不敢请教,就只管做事了。
今天恰好有空,斗胆请教老师,我感觉棺木实在是太豪华,有些铺张浪费了。
孟子回答说,
上古时候对棺椁的规格是没有什么规定的。
中古的时候,才规定棺木厚七寸,椁与棺相称就行。
上至天子,下至老百姓,对棺椁也不是非要追求豪华奢侈,只要是能称心如意尽自己一份心意就行了。
如果说,有规定,我们想做的,不能做,当然就不能称心如意。
如果说,没有规定,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们没有财力,尽不了这个心,也不能称心如意。
现在我有财力,也没谁规定我不能这样做,古人也都这样做了,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奢侈点,就奢侈点。
我用上好的木料,让死去的亲人的皮肤不要挨着泥土,这样我的心也就欣慰了。
我还听说,一个君子,永远不要在父母身上省钱,能花多少,就花多少吧。
这一段讲的是孟子对母亲的感情,
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映射,
我们赚钱,发财,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也对亲人好一点,
尽一份孝心,这样心里安稳,
怕就怕您没钱尽孝,这一份心不安稳。
从这一节,我们要知道,
我们必须努力赚钱,否则,就算有机会尽孝,我们也尽孝不了,
想尽孝,没有能力尽孝,是一种悲凉,心里也不会原谅自己的。
孟子要尽心,也要尽孝,而且有能力尽孝,这样圣人才能安心。
至于别人说太奢侈,豪华了,那就让别人去诟病吧。实际上,也真有人拿着这个去诟病孟子。
反正,无论您怎么做,都会有人说您不对,
不如尽自己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chenchangwen/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