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四十段,这一段只有两句:【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这都是说严重的大恶。『阴贼』,就是阴谋陷害,所谓是暗箭伤人最为难防,暗中计算别人、伤害别人,别人还不知道你伤害他,属于这一类的。这个存心非常的残忍,非常的阴毒,对付一般的人,已经是严重的罪过,如果对善人,那个罪过就大了。在五逆罪里面,杀父、杀母这是决定堕阿鼻地狱,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你不能够报答父母、孝养父母,你还要陷害父母,这是大逆不道,极恶的重罪。可是佛也说了,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罪都跟杀父、杀母同等的;甚至于比杀父、杀母的罪还要超过。这是什么道理?我们要懂得。佛菩萨、阿罗汉、僧团,那是世间的善人,他们在社会上所作所为,是世间第一等慈善事业。这种慈善事业,比一般救济贫苦要大得多,殊胜得多。他
诸位同学,大家好!第三十九段末后,《汇编》末后,有几段古大德的教诲,说得非常之好。黄鲁直有一首颂,他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这首颂说得非常明显,我们自己是个肉身,动物也是个肉身,人跟禽兽名称不一样,肉体、灵性是一样的。动物的灵性只要稍微细心,你就看得很清楚,它跟人没有两样,也是贪生怕死,弱肉强食,这是一个生态的现象,如果我们从这个地方建立一个理念,那就错了。人不如禽兽,老虎、狮子吃饱之后,小动物围绕在它的身边,它理都不理,绝无伤害之理;可是人不一样,不吃也要杀它。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不知道理义,古人所谓:「人与禽兽几希?」这意思说:人跟禽兽有什么差别?我们要多想想。我们杀众生,吃众生肉,黄先生讲不需要阎罗王来断案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深入经藏之后,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诸佛菩萨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一个清净法身,所以真诚的爱心,出自于自然的流露,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平等的关怀、平等的爱护,怎么会做出残害众生之事?所以在《感应篇》里面,我们读到这一段经文,《汇编》做了相当详尽的解释,我们也曾经报告过。在这一段文字里面,给我们举了几条例子,说一切众生「贪生畏死,爱亲恋旧,知疼觉苦」,跟我们自己确实没有两样,我们只要细细的去观察,这些现象很明显的摆在我们面前。佛教人修行,修正错误的观念,修正错误的行为,教我们时时刻刻提起观照的功夫。什么叫观照?不落在情识里面,而用智慧,真实智慧观察一切事理,就叫做观照。真正觉悟的人,他们讲「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个话说得有味道,这些话世间人很难体会,初学的人也不容易体会。所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感应篇》第三十九节:【忍作残害。】造这种罪业,往往也是因为累劫的恶习气,不知不觉,有时候虽然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可是实际上他还是在造作,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观察到恶习气的严重。世间人在喜庆的时候,一般做寿的时候,许多值得庆幸的节日,许多人杀生祭神,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自己不能够觉知,这些事情我们见得太多了。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自己喜庆之日应当答谢鬼神;答谢鬼神,决不能够杀生祭祀。杀生祭祀,说老实话,善神、善鬼都远离,不愿意承担这个罪过;你是为他而杀的,这个罪过他要承当。唯有一些恶神凶刹,他才毫无忌惮,接受血食的供养,人与鬼神都因此而堕落。人道造作恶业,来生堕地狱;鬼神造作罪业,来生也堕地狱,在六道轮转。所以一切喜庆之日,决定不可以杀生,《汇编》里面都讲到。这里头有一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着看《感应篇》第三十九句:【忍作残害。】第四十小节两句:【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这一段到:【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到这个地方这是一大段。这一大段,几乎每一句就是一个小段,都是说大恶,举的几个例子。这一句批注上讲「专就物命上说」,杀生、害命,这一桩事情,现在世间人几乎已经受不到圣贤的教诲,对于三世因果几乎完全不能接受,再加上现在的社会风气崇尚于功利,只求个人的利益,不顾众生的死活,而对于一些动物,那就更不必说了,可以说是恣意的杀害、食啖。这一生时间很短,但是在这个短短生命之中所造的恶业,跟众生结这些冤仇,生生世世累劫都偿还不清。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只有佛经里面讲得透彻,《感应篇》里面也讲得很明白。这些行为,实在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佛在经典上,劝勉我们要「力行仁慈,广修众善,消除三障,清净六根,念佛持斋,参禅学道,高超三界,迥脱四生」,这几句话可以说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总纲领都说出来了。接着佛又教导我们,「切勿纵贪瞋痴,行杀盗淫」,「切勿」两个字,非常肯定,非常恳切,千万不能造。贪瞋痴是三毒烦恼,佛菩萨跟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诸佛菩萨已经断贪瞋痴,决定没有杀盗淫的行为;不但没有这个行为,念头都没有,这就是圣人。凡夫「贪瞋痴」、「杀盗淫」的念头,从来没有断过,只是没有外缘,它不起现行;一遇到外缘,它立刻就起现行,这是凡夫修行不能证果、不能开悟的原因。我们学佛的同修,有不少人常常跟我谈起,怎样才能契入佛菩萨的境界?契入是证得。怎么样才能契入?必须开解,解才能契入。解跟行是一桩事情,解在行中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批注里面引用佛经一段话,说明造作极重的罪业堕阿鼻地狱,「皆是不孝父母,毁谤三宝,骂辱六亲,轻慢师长,诬陷善良」,昨天说到这个地方。下面还有两句,「杀害众生,造诸恶业,如是等人,来此受苦」,后面的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杀害众生」,特别是小动物,尤其是常常骚扰我们的,像苍蝇、蚊虫、蚂蚁、跳蚤,这一类的众生,不学佛的人就不必说了,学佛的人也在所不免,有意无意的就伤害这些众生。这是我们真正学佛的人,不杀生从哪里做起?要从这些地方做起,这些小动物来骚扰我们,我们要有耐心,要能够忍受。自古以来,真正修行的大德,受到这些骚扰,他不会怨恨这些小动物,他反过来生惭愧心。世出世间法总离不开因果,为什么有些人,这些小动物不去骚扰他,而来骚扰我们?决定有前因,我们过去曾经也变过蚂蚁、蚊虫、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佛在经上有一段话说,他这个地方也节录下来,「佛说世间一切恶人,死堕地狱」。地狱里面也有管事的人,这个人叫「牛头阿旁」,我们中国民间叫牛头马面,这是地狱里管这些刑罚的。牛头阿旁非常凶恶,我们一般人讲一丝毫慈悲心都没有,他见到众生受苦,绝对不会有一丝毫怜悯心,反而认为你的苦头受得还不够,加给你的刑罚还不够重,所以这一些人常常怀着恶毒之心。受报的人,佛说在人间都是一些不孝父母,毁谤三宝,侮辱六亲眷属,轻慢师长,诬陷善良,杀害众生,造诸恶业。我们想想佛说的这几句话,我们有没有?孝顺父母,我们听说了,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孝顺的意思很深很广,我们在前面说了很多。少年时代,在学校里求学,功课不好,品德不好,这是不孝,现代年轻人谁知道?学业完成之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第三十七节,说恶报的总纲:【非义而动。背理而行。】这一句我们已经讲过两次,「义理」两个字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做人应该要明了,修行证果,永远没有违背,可以说是世出世间一些善法的根源,深广无尽。如果是『非义』、『背理』,这就是众恶之源。太上在此地特别提醒我们,这两个字认识愈深刻,在佛法里面讲品位就愈高,这两个字认识到究竟圆满,就是如来果地。什么是义?什么是理?一定要搞清楚。末后批注的结论四句话结得好,「惟于义理,见得精熟,故守之循之,出于自然」;前面两句是对于义理的认知,后两句是对于义理的实践,现在讲落实,所以做得那么自然。为什么佛菩萨、圣贤人做得那么自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够随顺义理?无非是认得透彻。我们凡夫,起心动念违背义理,对这两个字认识不清楚、认识不够透彻,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在三十七节是第四个大段,讲到恶报,前面两句是总纲:【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义』、『理』两个字很深很广,能够明了「义理」这是大学问。中国古人所谓「实学」,实学就是真实的学问。真实的标准是什么?完全可以得到受用,不是玄学,是我们切身的吉凶祸福,这才叫实学。我们以出家人来做个比喻,「义」就是应该要做的,应该要做的你要做。『非义而动』,「非」是不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你要去做,这是恶,不但是恶,大恶!顺着理去行,这是善;这个理是什么?理就是性德。如果违背理,那也是大恶。我们虽然有的时候,好象不见得这是很大的恶,殊不知累积起来,就变成大恶,积小恶就变成大恶,积大恶就变成极恶,这道理在此地。我们出家人如何随顺义理?佛给我们做了样子,菩萨给我们做了样子,历代祖师大德都给我们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