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17页

05月07日

人体百病皆源于这一个字,请务必记住!(深度)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16次
人体百病皆源于这一个字,请务必记住!(深度)

1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一、足够的气血;二、畅通的经络;先看气血:要想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人体中的食物越多,垃圾就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老的慢点,就要减少自己的食欲。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而现代人生病, 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再看经络: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

05月07日

刘丰老师:什么是善恶?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78次
刘丰老师:什么是善恶?

善帮我们提升内在心灵能量境界的为善什么是善?帮助我们提升内在心灵能量境界的事物为善,包括我们的意识,我们的念头,只要这些意识、念头是来帮助我们提升意识能量维度的,这被称之为善。什么是至善呢?就是指向了N维(N趋于无穷大)的最高境界,叫止于至善,那个状态已经提升到最极致的境界,所以叫至善。我们传统文化《大学》里面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指的就是这个概念。善的相对参考标准利他善的相对参考标准是什么?利他。为什么要利他呢?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能量关系,因为你只要付出,你就喜悦,你就自在;你的付出只要有条件,你就有困惑,就有纠结,就有障碍;如果你想得到,这个障碍就越大,就更大。所以从这个角度就理解了利他是善的一个相对参照标准,你的任何一个维度,你真正的利他其实都是在验证内在本自

05月06日

高人的呼吸像乌龟一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1次
高人的呼吸像乌龟一样!

前言 早在5000年前,龟息长寿法在我国古代就开始流行。龟息大法对养生长生很有好处,长练习寿命比一般人要长,也是我国悠久的修行史上最古老的一种。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约5000年以前,我国已有了模仿龟类的呼吸运动的龟息气功锻炼法。1975年在青海省乐都地区柳湾的三平台出土了一件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在这件彩陶腹部正中有一彩绘浮塑炼功人像,其形态二目微闭,口形张开近园,微向外翻,腹部隆起,双手张开置于下腹部两侧,两下肢呈弯曲状态,双脚平行分开比肩略宽。通观全身,为蹲裆式。 有关专家鉴定表明,这个姿态与流传至今的龟息法中的某一炼功姿势几乎完全相同。传说尧舜时有个名叫彭祖的人善于导引行气,活了八百多岁,据说这种气功的吐纳法是向乌龟学来的。因此,气功是值得加以研究推广,用它来增进人们健康的。武侠迷都

05月06日

太上老君枕中经(睡功内观术)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71次
太上老君枕中经(睡功内观术)

老君曰:大道无形,常居杳冥,随机化物,以应精诚,子能寂念,受吾真经。能受持者,口净神清。然后诵之,万恶不生。可以治病,可以延龄,百邪不干,群魔束形。所以然者,一切有情,受吾真气,乃得长生。今更于中,固炼身形,恒净三业,澄止六情。自然五神守护,三一长存,坐卧安稳,魂魄康宁。旦夕两时,三遍诵经,耳聪目明,身强体轻,一如后文,子当谛听。老君曰:身中有三万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千二百形影,体有万二千精光,五脏六腑,二十四神,子常念之,勿令离身,有病三呼,即降其真。老君曰:子欲过度三灾九厄,应作是言。我以天为父,地为母,吾居其中,常如赤子。日为功曹,月为主簿。雷公使者,在吾左右。风伯雨师,在吾前后。六甲直符,周匝围绕。青龙扶吾左,白虎扶吾右,朱雀导吾前,玄武从吾后,北斗覆吾头,天罡指吾足,腾蛇在

05月06日

行、站、坐、卧皆修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56次
行、站、坐、卧皆修行

真懂修行的人都知道真正功夫都是内在的,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形式,行、立、坐、卧、蹲、跪、趴,横竖均可。徒然追求外表形式,等于猴子捞月,执形而求,远道千里。功夫修炼本应不拘外形,「行站坐卧,皆可修行」!想提高功夫的最好途径,要么加大练功夫的强度,要么增加练功夫的时间量。在日常生活中习功夫通常以行、站、坐、卧四大威仪较为常态,若掌握四种练功夫的法要,无疑可延长练拳练功时间,时时刻刻在放松身心中补充能量、达到养炼合一的神奇效果。行行,可缓步徐行,措足坦途,神态自若,安然行炁。亦可两脚任从行处去,一灵常与气相随。有时四大醺醺醉,借问青天我是谁?还可凌波微步、如影随行、动如脱兔、快迅如风、势如奔马灵活脚步和身法!初学时,意念稍注于足底涌泉穴,行到极佳处,即忘其行。达到行功如站功,动功如静功,由动求静而达真

05月06日

2023,最大的危机来袭,多少人却还不觉醒!(深度)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96次
2023,最大的危机来袭,多少人却还不觉醒!(深度)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当人类在物质财富上狂飙时,精神世界正在面临崩塌!物质获取得越来越多,你越来越会发现:焦虑,紧张,抑郁,迷惘等负面情绪,已经成为人内心的常态。根据央视报道,精神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这种病靠药物无法根除,并且致死率高,欧洲现在自杀人数比车祸死亡人数还多,每年有5.8万人自杀。世界卫生组织说,精神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要疾病,抑郁症现在是导致人类丧失活动能力的第五大病因。人类未来最大的挑战,根本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的精神回归!南怀瑾先生曾预言:21世纪精神病的时代要来了!物质文明带来的心灵疾病会越来越多!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人们几乎丧失了人性,完全是“心被物转”的时代,工商业的科技文明愈发达,精神文明愈堕落。人类正在面

05月04日

刘丰老师:人生的真谛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35次
刘丰老师:人生的真谛

东方智慧讲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前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 物对空间和能量关系的了解什么叫格物?格物是对整个宇宙空间的空间和能量关系的了解。这个格,是对整个纵横能量结构的一种了解。这个物,是泛指更广阔、广义的物,它代表存在。你了解整个存在的纵横格局,了解空间和存在的关系,这叫格物。致 知对内在信息关联的了解致知,是你对内在信息关联的一种了解。在这个通达的关系里,关联上所有的信息,并且你对所有信息的呈现都能够了然于胸,知道他们之间原有的必然关联,而且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某种特定时空关系和时空能量的表达,叫致知。诚 意每件事都与持续圆满有关诚意,是你要知道你生命经历的全部,都是用在生命的持续圆满,持续提升,纵横圆满的过程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跟这件事无关,这

05月04日

刘丰老师:在家人面前,我们会毫无伪装的显露出内在的境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09次
刘丰老师:在家人面前,我们会毫无伪装的显露出内在的境界

亲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主修课亲情是最能触动我们内心的缘分,也是最能触动我们内在关系的。这是当然的,因为它本来就在内在,它跟内在的关联是最紧密的。这句话说出来只是让大家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亲情这种内在的能量关系。首先,在家人面前,我们是最没有伪装的展现出内在的境界。你内在境界是什么样,在家里展现出来也是最淋漓尽致的。如果在家里还在装的话,那就很累,这辈子还会折寿。当你不装的时候,内在的真实境界就会呈现的非常清晰。呈现很清晰的时候,就有很多机会面对自己的功课,特别是面对自己的短板。第二,家人的喜怒哀乐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世界,这个东西逃不掉。因为你出生在这个家庭里面,这个家庭的兴衰荣辱,喜怒哀乐跟你这一辈子都脱不开关系。即便有些人宣布跟家庭脱离关系等等,实际上家族血缘关系这个课题,在这辈子你是逃不掉的。即

05月04日

刘丰老师:转识成智,让生活活出一种宁静的状态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9次
刘丰老师:转识成智,让生活活出一种宁静的状态

每一段经历都有其深义《黄金十年》第二讲,我们讲一下认知当下的人生状态、状况。首先,现实人生的物质实践告一段落。如果说我们到六十岁以后,还在为物质世界的丰盛而努力的话,那是一种遗憾。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自然自在的成长,消耗不了多少物质。人不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担忧,但是人类在发展所谓的经济、商业,是在放大欲望。这些必定会调动人的欲望和恐惧,激发人的贪婪和恐惧来实现经济和商业的运转。当不断的刺激贪婪和恐惧、刺激欲望的时候,就是在否定人的本自具足,是以人的匮乏、生命无休止的匮乏感作为一种动力,这种恶性循环的放大,是我们人类从古到今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趋势。走到今天,我们开始觉醒了。发现这种以欲望、自私作为动力的时空阶段是反自然的,也是反生命的。所以当了解到这个层次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现实中的黄金十年

05月04日

刘丰老师:双减政策下,教育未来的路在哪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10次
刘丰老师:双减政策下,教育未来的路在哪里?

双减政策应该是国家7月份正式提出来的,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感觉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未来学校教育的走向。说到未来走向,终究还是要回归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那里面有对教育全方位的一种认知,也就是教育实际在唤醒内在本自具足的智慧。在这个前提之下,中华的教育特别是从少年儿童开始的教育,它是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关于人生十年文章点击进入),这是教育的逻辑基础。孩子们带着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我们的教育是否能从第一时间就已经懂得了这一部分,懂得怎么呵护好它们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同时又知道怎么在他现实的生命过程中,在他进入这个时空的初始阶段,持续给他创造唤醒内在智慧的空间条件。这是我们真正教育的本质,也是东方智慧对教育理念的认知。但是随着我们近代对西方教育,也就是知识型教育和技术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