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归有光以细腻真切的笔触,描述了他的书房项脊轩,回忆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全文不事雕琢,情真意切,悱恻动人。古代文人,都有着书房情结,他们将书房取上各种雅号,冠以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之称,书房承载着文人们独特的生命体验。项脊轩这间简陋书房,对于归有光有着不平凡的意义。透过项脊轩窗子里的白天的几米阳光,晚上的微明灯火,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书房里氤氲的文化气息。项脊轩中的归有光一、书房肩负着古人“修齐治平”的理想《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归有光回忆说,自己十五岁起就在项脊轩读书,他的祖母看他这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的绘画,不少老年人喜欢画国画,画好后还想写上题咏。可对给国画题咏不熟悉,不了解什么是题咏,为什么要题咏,题咏要注意些什么?下面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一、题咏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有人把诗(包括散文题记)、书、画、印在画面结为一体,视为中国画的传统。确实是这样,中国画长期以来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画论说:“诗是无形画,国是有形诗”。中国画的题咏好比是一篇作文的题目,也恰如画的意境,或说明创作时的心境,或表达心志情怀。人们可通过画中的题咏来领略其画趣。比如,画马驰名中外的现代画家徐悲鸿,早期画的马常以杜甫的诗句来激励人们去战斗,给人以奋进的力量。而他在抗战初期所作的《懒猫》画上有“颟顸最上策,浑沌贵无成,少小嬉憨惯,安危不动心”的题句,那懒猫的形象,辛辣的词
万物之理,古人称之为“道”。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丰富的表达之一。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庄子也说盗亦有道.....那么到底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呢?1、天道酬勤《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天道支持人的勤劳奋进。一个人只有肯努力,才能获得上天的垂青,实现人生的价值。早年的曾国藩并不聪明,科举考试接连失利。在一次乡试中,甚至被湖南学政当众羞辱,他屡试不第,考了足足七次才成为秀才,可谓命途多舛。曾国藩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本身就承担着巨大的家族压力,心中况味可想而知。智力不如别人,就只能一点点努力,进步一点是一点,他时刻检省自己,书本不舍,日课不辍,坚持了几十年。曾国藩对自己儿子说:“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困境之中,勤奋刻苦,一步步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幸福快乐的源泉。不管是谁,都应该好好守护。“摄生之道,大忌嗔怒。”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形病。《黄帝内经》也有言:“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和情绪有关。所以,坏情绪是万病之源。你的身体健康,取决于你的情绪。身体垮掉前,会发出这几种“报警信号”,有一个,都要提高警惕。一、易怒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爱生气、社会关系紧张,会增加中年人早亡风险,男性更甚。所以,“气大伤身”并非空穴来风。中医学上,人体有气结气淤一说,生气容易让原来畅通的七经八络变得迟钝,血流回心脏的速度变慢,在某个部位生成病灶,从而为疾患的发生埋下定时炸弹。每个人的意识里都深藏着愤怒的种子,当生气时,我们会倾向相信愤怒是由别人所造
古人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没有两个人面孔相同的。同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思想是一样的。换一句话说,高明看相的人,看了面孔就晓得这个人的个性思想,以及他一生的成就与失败,这就是卦象,挂在脸上,你不高兴时就挂出来了;你高兴哈哈大笑,脸上也挂了出来。所以一个人心理的现象表现在每人身上。——《我说参同契》讲到观察人的道理,我们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现在很流行。这两种事,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就是世界各国,有所谓意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见任何国家民族,都很流行。讲中国人看相的历史,那很早了。在春秋战国时就多得很,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麻衣、柳庄、铁关刀,乃至现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来的手相学、掌纹学,许多新的东西都加上,也逃不出中国相法的范围。但中国人
《化性谈》是大善人王凤仪先生所作,语似俚俗,而意境深远,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经教,权宜说法,活泼自然,不仅是为圭臬(guī niè 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且为经天纬之大经大法。其要旨在教人尽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实行“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王善人常说:“人是什么性,就有什么命。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以上为五阴性)又说:“身界人主贱,心界人主贫,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贵。”说明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够阅读到此书的人,皆是大有福德之人。下面是王凤仪《化性谈》全文【不怨人】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
“工匠”一词在《辞海》里的释义本是“手艺工人”。后来到“工匠精神”,这个词的内涵和外延已有大幅扩展与进化,指的是一种认真专一、精益求精的状态和追求。所以,任正非说,华为的生产线上没有“工人阶级”,只有工匠。前几年,日本做寿司的小野二郎成了工匠精神的代言人,中国的不少企业尊之以为神。听说河南的传奇企业胖东来,便长期在公司的大屏上滚动播放着《寿司之神》的纪录片。中国商界最新的工匠图腾则是美国纪录电影《徒手攀岩》。光溜溜的酋长岩平滑如镜,让无数想染指的人与猴子“望峰息心”。攀登过程,但凡有任何的畏惧与分神,后果都难以设想。但片中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却最终两手空空,攀爬到顶,实现了人类难以预想的成就。一直以来,谈及工匠与工匠精神,很多人总以为是西方尤其是日德的专利。但翻看中国的古书,工匠精神在这个
萧朗(1917.11—2010.5),中国近现代著名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萧朗先生自幼喜爱中国画艺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随王雪涛研习书画达十余年,并得到齐白石、陈半丁等人指教。从1940年在北京琉璃厂的画店、纸店挂润笔单成为职业画家后,艺术生涯达七十余年。曾先后在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任教,从事美术教育五十余年。古人讲艺如其人,画如其人,实为至理名言。学得文武艺,奉献百姓家。无奉献之心,岂有奉献之艺?心正则笔正。不修公正之心,专搞歪门邪道,何来冲穆之神?无寂寞研习之志,专思急功近利之举,何来雅正之气?吾平生择友而交,择徒而授,择善而从,择义而为,不近营营苟苟之辈,不存营营苟苟之想。知吾者,二三子。我主张人品与画品的一致性。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做人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全书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说话是一门艺术。智者慎言,言由心生,该说则说,适时而言。懂得说话的人,左右逢源,不得失任何一人,是人人都想结交的朋友。而《礼记》这10句话,刚好给了我们关于说话的建议。1、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译: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言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感悟
俗话说:“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一个家的兴旺与衰败,从来不在财富的多少,而在治家之道,持家之法。持家正,治家严,则传承永在,经久不衰。反之,若持家无方,挥霍无度,则家中必有灾殃。1、败家之祸,淫与赌赌是万恶之源,色乃削骨钢刀。一个人若沾染上淫和赌,不仅会毁掉自己,还会毁了整个家庭。余华小说《活着》中的陈富贵,便是如此。富贵从小到大,生活优渥,衣食无忧。父母年迈后,更是将祖上家业交给了他。本来他妻子贤惠,儿女双全,有着让人羡慕的生活。可他偏偏嫌生活安逸,于是迷上花天酒地,赌博取乐的日子。渐渐地,他输光了所有,老父亲变卖了家产为他还债,最终还是被他活活气死。因为赌和嫖,他落得个“败家子”的名声,更是把好好一个家,弄得家破人亡。生而为人皆有欲望,这本无可厚非。可过度贪色,放纵欲望,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