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的文章 - 第6页

11月16日

幸福,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78次
幸福,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谭旭颖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幸福是一种感受,源自于俗常生活的点滴;幸福是一种能力,来自于努力修行的自己。幸福就是修炼好自己。周国平曾说:“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幸福感,多不取决于怎样的外界环境,而是看我们拥有着一颗怎样的心灵,提升自己,丰盈内心,所遇皆景,幸福自生。喧嚣红尘中,愿我们都能修得一颗宁静淡然,知足常乐的心,即使偶尔行至风景萧瑟时,心里依旧繁花似锦,日子永远温暖如春。幸福就是经营好生活。作家梭罗说:“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幸福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只要认真去活,积极向上,我们都能雕琢出幸福最美的模样。不念过往,活在当下,读好每一本书,做好每一顿饭,过好每一天。幸福是烟火生暖,幸福是

11月16日

惊人的因果定律:对子女太狠的父母,晚年难熬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06次
惊人的因果定律:对子女太狠的父母,晚年难熬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作者 | 云谷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深深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那些对待子女过于苛刻和严厉的父母,往往在晚年过得并不幸福。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因果定律。本文将详细探讨为什么对子女太狠的父母晚年会难熬,从多个角度分析这种因果关系,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反思和警觉。1子女的心理创伤对待子女过于严厉和苛刻,往往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深远的创伤。这些创伤不仅会影响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可能导致他们在成年后对父母产生疏远和反感。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却会损害亲子关系,导致子女在成年后不愿与父母亲近,甚至故意疏远和回避父母。这种心理创伤的积累,最终会在父母晚年时显现出来。子女

11月16日

你的容貌里,藏着你的因果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7次
你的容貌里,藏着你的因果

来源 |洞见作者 | 洞见jinian经营好形象,是对自己的成全。前些年,我在北京工作时曾认识一个人。他北漂多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要换一份工作。整个人也不修边幅,连头发都鲜少打理。后来,我去北京出差,又碰到了他。彼时的他,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打扮得干净清爽。我这才得知,他曾因邋遢形象倍遭嫌弃。自从他改变形象后,愿意听他销售的人多了,慢慢积攒了几个忠实客户,工作也稳定了下来。以貌取人,并非全无道理。毕竟,没人愿意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的能力。一个人的容貌,往往藏着他的人生因果。01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观察上班路上来去匆匆的路人。有的人画着精致的妆容,衣着靓丽,人也自信满满;有的人一脸焦虑,眉头紧皱,状态十分紧绷。透过一个人的形象,我就能猜到他对生活的态度。重视形象管理的人,日子都过得热气腾

11月14日

愿此生: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3次
愿此生: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霞光满天‍‍‍曾看过一句电影台词:“人生不过两件事,或忙着生,或忙着死。”死,是人类唯一的终点;生,却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风景。繁华人间,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活着”:或喧嚣热闹,或孤寂冷清,或忽明忽暗……好好活着:有事做有位哲学家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忙碌是切断痛苦的根源。它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你轻易感知到生活的奇妙;又像是翻飞兜转的蜜蜂,让你敏锐觉察到时间的流逝。而无所事事,不仅会有“这辈子为谁辛苦为谁忙”的瞬间迷惑,更会有流星划落般永恒恍惚。忙碌,是治愈一切矫情的良药。人的很多烦恼,往往都是闲出来的。你可以在阅读中“春风得意马疾蹄,一日看尽长安花”;也可以在对弈厮杀、行云流水的太极舒展中身心舒畅;更可以在煎炒烹炸、焖溜熬炖的美食中

11月14日

打工而已,别怕翻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7次
打工而已,别怕翻脸

来源 | 洞见作者 | 洞见 · 姜榆木相声大师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上班时遇到的恶人,都是你自己惯出来的。工作中的关系,不是笑脸相迎,就能换来掏心掏肺。姿态过低,一味忍让的结果,只会是别人得寸进尺,自己憋出内伤。都是为了生活出门打拼,没有谁该受谁的气。永远记住,无论在哪上班,都不要做一个害怕翻脸的人。01有位自称“职场社恐患者”的网友,在豆瓣上提过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公司的,真要翻脸了以后还怎么见面?有个回答可谓是一针见血:正是因为以后还要见面,所以千万别在见第一面时让人觉得你好拿捏。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不会拒绝,不敢翻脸。受委屈了,也只敢私下找朋友倾诉。他们觉得要想搞好工作,得先搞好人情。但一个扎心的真相却是:你越是好说话,别人就越是不把你当回事。作家庄雅婷说:不敢强硬对待无理取闹的人,说

11月14日

知足者常乐,心安者无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8次
知足者常乐,心安者无忧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李廷英‍‍‍白落梅写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真正旷达的人生,无需浓墨重彩,几笔轻描淡写便可知足常乐。”我们争不过岁月,也跑不过时间,见证了数载春夏秋冬,慢慢懂得谁都有谁的不容易,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慢度日常,知足常乐。拥有内心的平静,珍惜身边的人,努力不辜负,热爱不散场,成为自己的太阳。善待自己,懂得放下,人生能够忙着也能闲着,心情愉快才是真的幸福。面对不懂感恩的人,不要无底线的包容,欺负你的人是因为知道了你的弱点。做人善良为本,但是我们的善良要自带锋芒,留给值得的人。每个人的生活里,都盛放着悲喜,多少曾经的拥有在回忆里翻阅。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是要少生气、少计较、少抱怨,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气。让生命在希望中经历,在季节里等待,努力克服前行路上的困难,成

11月14日

认知低的人,自尊心越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8次
认知低的人,自尊心越强

来源 | 洞见作者 | 洞见·安娜贝苏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听不得任何一点负面评价;受一点批评就习惯性反驳,遇到点挫折就自怨自艾。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消极的认知偏差”:认知过程中的负面思维,容易导致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低估或歪曲。所以认知越低的人,往往自尊心越强。01认知越低,越急于证明自己。窦文涛曾在《圆桌派》里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受朋友邀请去主持一场婚礼。婚礼前,准新郎特意飞到北京找窦文涛,再三叮嘱:“我和亲戚们说,你是我哥们儿,听说我结婚,拦都拦不住,非要来帮我主持婚礼。你给我个面子,千万别说你是我花钱请来的。”婚礼极尽排场,轰动全城,然而结束后,新郎却哭着说,这场婚礼是假的。年少时因为贫穷饱受白眼的他,只不过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别人看得起他。哪怕撒谎,也要得到别

11月14日

致慢慢老去的我们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6次
致慢慢老去的我们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月夏岁月,如同一条静默无声的河流,缓缓地流淌在我们生命的原野上。不知不觉中,它带走了青春的芳华,留下了沉稳与智慧。我们,就这样在岁月的涤荡中,慢慢老去。曾经,我们是那样的朝气蓬勃,心怀梦想,勇往直前。那时的我们,笑容灿烂如花,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而如今,当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脸上也刻下了沧桑的痕迹。但请不要悲伤,因为这些都是生命旅程中的宝贵印记,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记录了我们的故事。在慢慢老去的路上,我们学会了珍惜。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个相处的时光。那些陪伴我们走过风雨的亲朋好友,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懂得了感恩,感谢他们一路的陪伴与支持,让我们的生命之旅不再孤单。我们也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的坎坷与挫折。曾经的我们,或许会因为一次失败而

11月14日

三观不破,你赚不到大钱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3次
三观不破,你赚不到大钱

来源 | 洞见作者 |洞见 · 姜榆木毕业后我有过一段很迷茫的时期。生活各项支出在涨,唯有工资不涨,我试过做兼职,却还是没办法改变缺钱的现状。很多时候,我都把赚不到钱归咎于大环境不好。直到看到一句话,我才如梦初醒:“如果你的三观在过去十年从未改变,那你凭什么认为现在的你,要比十年前的你能赚更多的钱?”仔细想想,的确如此。不改变自己的三观,无论如何努力,都只是在重复昨天的老路。赚钱,尤其是赚大钱的第一步就是打破三观。01破社交观多年前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有位同学做了某家汽车零部件厂商的销售,刚好他的大学室友升任一家大型车企的采购经理。这位同学对室友又是敬酒,又是递烟,室友也表示一定会向公司推荐他家的产品。然而聚餐结束后,我回包厢取衣服时,却看到做销售的同学的名片被丢在了地上。当时我对着那张名片

11月14日

人生走到最后,最亲的不是子女和老伴,而是这一个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9次
人生走到最后,最亲的不是子女和老伴,而是这一个人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作者 | 云谷师‍一次,陈道明被人采访问:“对您个人而言,除了演戏,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陈道明最后的回答是:“你自己的需要,就是最重要。”诚然如此。人的幸福,只能向内生长,而非向外求索。正如一位作家所言:“人这一生,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便得圆满了。” 生命,就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行,在这场没有返程的旅行中,看透了聚散离合,阅尽了世事沧桑,也终明白:生命走到最后,能陪伴在身边给予依靠的亲人,既不是子女,也不是老伴,只是自己。01低耗心态:做自己的医生,学会哄自己开心有人说:“年轻的时候,从不觉得有什么‘高山’,到了中年,便发现,生活就是那最难翻越的。”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遭遇着刮来的风,拍来的浪。尤其人到中年,脚下是泥泞,肩上是责任,在这生命所带来的压力中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