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圣贤智慧 - 第8页

02月09日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09次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文 :圣玄法师有时候听人说,因为佛教教人放下,告诉人们一切皆空,信佛是生活中失败者的安慰。这不仅仅是对“空”的误解,也并未了解佛教所说的“放下”。要说“放下”,《禅林宝训》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为了超度英年早逝的儿子王雱,把建康的田宅供养,兴建了宝宁寺,并礼请真净克文禅师住持,王安石一次设斋供众,特意供养了一匹名贵的素缣给真净禅师,用来做袈裟。真净禅师看了,并不以为宝,反而说:“我寻常批此,见者亦不甚嫌恶。”(我平常披着这件粗布做的衣,见到我的人也没有嫌弃我穿得难看。)无独有偶,因为批评王安石变法的苏东坡谪居黄州之时,作《黄州安国寺记》,记载了当时亲近继连和尚的经历,继连和尚为僧首七年,得皇帝赐衣,又七年,神宗皇帝拟加封赐号继连和尚,他却婉言谢绝,并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02月09日

慧律法师: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品质?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56次
慧律法师: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品质?

文:慧律法师把法入心,升华内在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如果这个法只是在心外,我们说心外无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所有的法都在启动我们内心的这颗觉性。什么是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众生的心。所以,一定要把法入心,才能彻底改变佛弟子的生命,也才能升华我们的内在。我们的内在里面存在两股力量:一是真如的力量;二是无明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真如的力量胜过无明的力量,我们就得解脱,就得自在,就开智慧,就能够体用一如;要是我们的无明胜过我们的真如,那么我们就回归原点,继续做凡夫,继续做六道轮回的众生,也继续过着忧郁、烦恼、无明的日子。万法不离心,心即是万法所以,要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所有的法都不能离开这颗心。十方三世一切佛,如何叫做度众生?度众生就是度掉内心里面的那颗贪心,从贪度到

02月09日

静下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66次
静下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

文:铃木大拙一个禅僧自认为修为不错,但就是经常被烦恼困住,以至于无法正常修学下去。他的师父说:“你看人们爬山,都是怎么轻便怎么来,不怕走得慢,才能真正走得远。”很可惜,我们一直都看不起行动慢的人,固执地认为他们要么是懒汉,要么就是傻子,其实,或许他们才是真正能够走得长远的人。一切对立面都是可以消除、融解的。比如快与慢,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不停地忙碌就必然能够有所获得,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慢下来、放松下来,说不定才能得到更多。毕竟,人只有学会如何放松,才能懂得如何加速。培养安详、随和、自然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并不是某个特别的人赋予你的,这是你自己在有过人生经历之后应当沉淀下的一种内在。有了这样的心态,你遇事时才不会张皇失措或者怒气横生。多看自己,向内看自己的念头和习气。当一个人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观

02月05日

《心经》中隐藏着一部修炼出世的密法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82次
《心经》中隐藏着一部修炼出世的密法

唐  欧阳询 小楷《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修行密法唐僧西天所

02月04日

王阳明:修好自己这颗心,百病不侵、扭转命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76次
王阳明:修好自己这颗心,百病不侵、扭转命运

1修好自己这颗心可以百病不侵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一个人性格开朗,另一个人性格忧郁。那个性格开朗,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如果人的心情不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心态积极,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充满乐观的意念,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相反,如果心情忧郁悲观,整天哀声叹气,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02月04日

《道德经》:领悟3个字,日子越过越好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72次
《道德经》:领悟3个字,日子越过越好

过日子,看的是智慧。懂生活,靠的是经营。日子就像脚下的影子,你什么样子,他就什么样子。生活不会一直花团锦簇,也不会一直数九寒天。你点上一盏灯,才会有光;你燃起一束火,才会生热。你给予生活眼神,生活自然回报你好气色。《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在生活里点亮智慧,日子自然充满机会。1慈——人品的基石《说文解字》中写“慈,爱也”。和善是慈,宽容是慈,仁爱是慈。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断琴是慈。羊羔跪乳鸦反哺,卧冰求鲤是慈。塞外弦起,吹角连营,封狼居胥是慈。慈是大爱,也是小爱。他是陆放翁诗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也是杜子美笔下的“朱门酒肉臭”,更是苏子瞻口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慈就像一个人身体的血脉,是人品的基础。一个人倘若心术不正,心中无爱,那他做一切都不

02月03日

《周易》:坚持3件事,运气会越来越好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41次
《周易》:坚持3件事,运气会越来越好

01常怀感恩之心《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要有好运,须有厚道之德,感恩之心。常怀感恩之心,不仅感谢那些在困难时帮助过你的人,还应感恩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才促进了你的成长,让你活得更精彩,更坚强。汉朝名将韩信早年间生活窘迫,穷困潦倒。一位漂洗丝絮的妇人看他可怜,一连十几天接济他,给他饭吃。韩信日后建功封侯,以千金酬谢漂母。韩信年轻时也曾受过不少侮辱,有一名屠夫在众人面前羞辱韩信说“你如果有本事的话,就用你的佩剑刺我,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韩信自知形单影只,便受辱从他的胯下钻过。传说韩信富贵之后,找到那个屠夫,屠夫感到害怕,以为韩信要报仇。没想到韩信却善待屠夫,并说如果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天的韩信。遇到幸运的事心怀感恩,遇

02月01日

曾仕强:论语第一句你就读错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65次
曾仕强:论语第一句你就读错了!

《论语》一共有20篇,每一篇的篇名,都有它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论语》第一篇定位为“学而篇”,还说它是没有意义的,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因为孔子最主要的就是“正名”。“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仰头看天,就是告诉我们,《论语》第一篇应该正名为“学天篇”。“学天篇”是说,做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因为人是自然的一分子,既然不能离开大自然,就必须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找到做人做事的方向。如果这样说的话,孔子的正名,就获得了具体的呈现。“学天篇”第一章,孔子说了三句话:“学天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被认为是“孔门三乐”,表示儒家弟子,要培养这三种情趣,来增进自己的修养,并使和自己有交往的人,也

01月31日

鬼谷子:人生不顺时,谨记三句话,福报不请自来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04次
鬼谷子:人生不顺时,谨记三句话,福报不请自来

这个世上,真的有人可以一生顺遂,没有挫折和苦难吗?我想,肯定是没有的。正如李白诗中所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人生之路,有坦途,就会有低洼。曾经有人问:“要怎样才能让我的人生更加顺利呢?”其实早在战国时期,鬼谷子就告诉了我们三句箴言: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谤而不辩。每当遭遇不顺心之事,想想这三句话,定会让福报不请自来,也会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宽!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发怒、不埋怨,这是一种修为。要知道,人这一生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碰上不顺眼的人。可有的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变得烦躁不安,烦躁到对任何人都要发脾气。这是相当幼稚的!发脾气并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距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告诫世人:“不迁怒,不贰过

01月29日

王阳明: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85次
王阳明: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美丽的大自然,如果失去花朵点缀,一定会黯然失色。心灵的原野如果没有花的充实,也会颜色顿失,生机枯竭。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廷杖,大狱,刺客、被贬,被诬,他的一生有太多不如意。但是他却立地成圣,成为五百年第一人,着实令人叹服。1. 善良之花善良不难,但是历经人心鬼蜮,依然相信善良,很难。王阳明因为仗义执言,被刘瑾视为眼中钉。被贬流放不说,还被派人暗杀。还好王阳明机警,遁水假死才逃得一命。因为怕父亲被牵连,他带着仆人跋山涉水来到龙场。又被当地人恶意攻击,濒临绝境。但是王阳明却不恼怒,反而教给他们耕种、读书、建房。长久相处下来,乡民觉得他和其他官吏不一样,开始信任他,帮助他。在一个未开化的毒瘴之地,他们彼此扶持。后来王阳明讲学,这些人都是最真诚的信徒。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