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写在和孩子读经两年之后自从孩子接受读经教育以来,每一天,每一个月都在长进,在收获,都没有白过!而作为孩子的母亲,除了不断获得这份惊喜和成就之外,还有一份个人成长的收获,乐意与大家分享。以前,我是个很感性的人,很较真,追求完美。对家庭如此,对工作也如此。我希望自己职位不断提升,收入更高。希望孩子能体会做妈妈的辛苦。希望老公能时刻体会我不用言明的细微心思。偏偏一切都不那么如愿。因此我时常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离抑郁不远了。自己不开心,家人也不开心。随着孩子在学堂读书越来越多,我怕自己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以后不能跟他对话。我内心里还是很希望孩子长到25岁、30岁的时候,我这个妈妈还能有本领做儿子的知心朋友,能够跟得上他思维的脚步,给他指点,陪他进步。当我看到孩子背了很多书,相比之下,我自己就显得腹
1修心:“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把自己的心修炼成一块海绵,将世界装进心里,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苦难,时刻保持乐观,当世界暗下来,乐观的心就是照亮前路的灯。2惜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水,一去不返。“朱颜辞镜花辞树”,世间好物大都逃不过岁月的摧残。时光流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以旁观者的身份虚耗年华。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3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楚人言,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人生好比建房屋,诚信就是打地基,地基打得牢,房屋才能建的好。诚信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既要信任他人,也要担得起别人的信任。4自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美玉尚有瑕,人亦存不足。人活世间
当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个人如何改变社会?这话听起来有些雄心壮志,因为它暗中断定“个人可以而且能够改造社会”。通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个人势单力薄,无法与社会抗衡,改造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此,我的判断是,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你也可以改造社会。不是夸耀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虽然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有句话说,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敌人的分量。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价值在于这个时代苦难的分量,以及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有多大的改造决心与勇气。就个体而言,你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你发生改变时,意味着社会也随之改变。虽然这种变化很微小,但不管有多小,它在客观上都是
古圣人的一两句话,就够普通人受用一辈子。可惜我们平时老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他们的真正意思。小时候读《论语》,每个人都记得这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然而,什么是坦荡?问心无愧,自己的事不怕人知道?不,那只是坦荡的表面现象。中国古代智慧能够流传千年,绝不是后人理解的表面意思。不然的话,孔子也不会是照耀古今的圣人了。孔子思想之深邃,需要我们仔细揣摩。《论语》中之所以常常提到“君子”二字,有他的实际意义。因为这是让人生顺利圆满的根本。“君子”的风范首先是“坦荡荡”,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和格局。有了这样的思维和格局,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给自己铺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从自己当前的利益出发。用欺骗或勉强他人的方式,不考虑他人利益,来达到目的。那么,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日后谎言被发
1、欲望越多,越没出息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看一个人欲望的深浅,就能知道他的智慧和志向。老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贪欲败身,玩物丧志,如果耽溺享乐,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没有大出息。诸葛亮也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古往今来,那些真正能做大事的,没有一个人是索取无度,贪财恋权的。贪婪是心智迷失的开始,如果不懂得节制欲望,迟早会陷入可怕的危机中。2、看清自己,才能看清别人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老话说:老鸹飞到黑猪腚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话粗理不粗。人都是这样,对别人的缺点是拿着放大镜看,对自己的缺点拿着显微镜看。认识别人不难,认识自己很难。赵括纸上谈兵,认为自己兵法韬略无人能比,最后兵败身死,这就是不自知的后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日检省自己,才能了解自己,
王国维认为,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即孤独寂寞中苦苦寻找人生目标;第二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为了实现人生目标,上下求索,苦苦挣扎;第三重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水到渠成地获得成就。王氏的三境界说很形象,也很好理解。实际上,《论语》中也有“三境界”。这个三境界比起王氏三境界来,别有一番味道。《论语》“学而第一”开篇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也是人生学问三重境界,或说三部曲的最好写照。第一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浅层意思当然是学习书本知识,但是绝非埋头书本,它包括领会、觉悟道理,进而效仿先贤,学习先贤的意思;时,不
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大意是:前段时间,看了我写的一篇关于「一技之长」的文章以后,深有感触。再加上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心里真的很慌,生怕自己哪天突然就被扫地出门了,万一真有这么一天,真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所以,综合考虑之下,还是打算学点实用的技能傍身,目前的规划是学视频拍摄和剪辑,因为短视频在未来绝对会有大市场。他的问题是:我现在已经30岁了,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现在开始认真学,还来得及吗?老实说,类似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听过好多次了。有人想学英语,有人想学写作,有人想开公众号,还有人打算考公务员,总之什么样的想法和计划都有,但最后总会来一句:我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我知道,很多人之所以这么问,其实不过是希望听到一个肯定的回答,需要些信心和鼓励罢了。但我还是想聊聊这个问题。 01 人生中很多
第一个字:“度”1. 胸怀要大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就是做人要有度量,心胸要宽广。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凡事不必斤斤计较,往后一步,海阔天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大度的对待伤害过你的人或事吧。2. 说话要适度有些人觉得,做人要真,所以说话要直。其实大错。中国人写“真”字,是“直”下面两点。也就是说,一些实话、直话,也要保留两点。实话实说是真,但实话全说就是蠢。了解别人,你是智慧;了解自己,这是高明。当你渐渐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就能体会生命盛大。3. 读书有厚度读书有厚度,这里的厚度不只是尺量的高度,也包括书内容的质量。如果你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你就要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有多了不起,而是读书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
福气,和财气一样,是肉眼看不见,是手摸不着的,但真实存在的东西。有福气的人,心态健康,乐知天命,家庭和睦,容易心想事成,愿望得到满足;而没有福气的人,终日操劳,心中充满怨气,家庭不和睦,生活不顺心,想要的总是得不到,难遂心愿。一个人有没有福气,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自己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处事为人中,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中积累得来的,是自己的善良修行修来的。1、一个人拥有仁慈宽厚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福气。人生是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都要过,做事先做人,做不好人便做不好事,当你怀揣一颗宽厚仁慈的心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好的人生。生活中,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因缘善恶都是人为的结果,现实中,很多人觉得仁慈和厚道是无用的代名词,但是,对于善良的人来说,他最大的福气就是仁慈和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