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为什么有人那么聪明,却总是一事无成?为什么有人赚了很多钱,但最后都散去?为什么有人努力上进,却郁郁而不得善终?读完下面“四大天规”和“九大守恒定律”,你就会恍然大悟。四大天规1. 名声不能大于才华一个人的名声,不可大于自己的实力,一旦你的名声大于实力,就是名不副实,欺世盗名,就会有灾难。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追求名声和影响力,因为有了名声好办事,还被大家推崇。但是当一个人的才华配不上自己名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在享受和利用超出自己学识之外的资源,这就是在透支自己的积累,透支完毕空难自然就来了。所以,当我们的名声不断提升,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并且提醒自己:实力提升速度,要超过名声提升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2. 财富不能大于功德一个人的财富,不可大于自己的功德,一旦你的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写道:诸葛亮屯军于五丈原,令人搦战,但魏兵坚守不出。为了激将司马懿,诸葛亮派人送去妇人衣服一件和书信一封,意欲讽刺、挖苦司马懿。但司马懿就是不中计,还故意穿着女装戏耍,感谢诸葛亮一番好意。最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司马懿了笑到最后。这个故事虽然很讽刺,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些时候,光有刚强的力量还不行,还需要能屈能伸的雌柔力量;男人不仅要有刚强的一面,还需要有女性柔美、细腻的一面。正如鲁迅所说:“古之成大事者,必是北人南相,南人北相之人”,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也如周国平妻子所说:“优秀的男人都有女性气,同时又是真正的男子汉”。其实,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思想!《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用三句话告诉我们:真正厉
“有修养”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做一个好读者,还是知道怎么谈论一本你从没读过的书,或者拥有智慧而儒雅的性情?这正是备受喜爱的俄国作家安东·契柯夫,在给他的长兄米科莱——一位艺术家的信中所思考的问题。这封信写于契柯夫26岁、米科莱28岁的年纪,收集在《安东·契柯夫给他的家人和朋友的书信集》中。这封信,开出一剂友好而又严厉的爱的药剂,勾勒出有修养的人的八个品质,包括诚实、利他和一些好的习惯。你经常向我抱怨人们“不理解你”!歌德和牛顿没有这样抱怨过……只有基督抱怨过,不过他说的是他的教义,而不是他自己……人们非常理解你。然而如果你不理解你自己,这就不是他们的错误。我视你为兄长、为朋友一样理解你,全心全意地同情你。我就像了解我的五根手指一样了解你的品质:我看重并且深深地尊重这些品质。为了证明我理解你,我
我自己也走到了暮年,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句话也可以用在我身上。不过,二十多年经历教会我的,是一门相当悲伤的学问;相比之下,还是一无所知比较好。毫无疑问,逆境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但是它要求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益处往往并不对等。况且,早在我们掌握这些姗姗来迟的经验之前,利用经验的时机已经错过了。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老年则是运用智慧的时期。经验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这一点我承认;但是经验只能在将来发挥指导作用。待到死之将至才懂得该如何度过一生,还来得及吗?我们从一出生就踏入了竞技场,直到死亡才能离开。学会了如何娴熟地驾驭马车,却发觉自己已经跑到了赛马场的尽头,这有什么意义?都已经走到了尽头,唯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退场才对。一位老者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学习的话,那只有学习如何对待死亡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正确与否,都要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力量大。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由极少数思想统治的。无论是早还是晚,无论是好还是坏,危险的始终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群体。然而,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者,都遭受过社会的偏见和不公正待遇。但是,正是这些所谓偏执的有思想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清醒者,是现实问题的第一反思者。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在乎旁人的误解,也不会在乎有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人内心的丰富,足以弥补物质的匮乏。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多半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有思想的人,不会因异见而焦虑 真正有思想的人,有一种特别的开放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不同的声音,他能竭尽全力地认真听取.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
精选问答问:周老师好,我现在的生活非常安逸,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感觉到空虚,总是在思考人活着的意义,人的灵魂应该有怎样的划分?思考您觉得我该如何去看待这样的问题?周国平:我认为,灵魂是人的精神属性的更高层次,是人与动物的更高区别。我说的灵魂,实际上是指精神追求,就是人不但要活,而且要活得有意义,而这种对超出生存以上意义的寻求和体验就构成了人的灵魂生活。可能在不同的人那里,灵魂生活所占据的位置很不相同。如果你对人生意义的问题非常认真,灵魂生活在你那里的地位就很重要,对意义问题越认真就越重要。当然,总有一些人很不认真,无所谓,那么,他们基本上是没有灵魂生活的。所以,由一个人对意义是否认真,基本上可以鉴别出他有没有灵魂生活,甚至不妨说有没有灵魂。不过,我相信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有灵魂的,缺乏灵魂生活的
人之常情是喜欢接近成功的人、走运的人,而避开失败的人、倒霉的人。这倒未必出于趋炎附势的算计,毋宁说是出于趋乐避苦的本能。成功者的四周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进入这氛围似乎便分享了他的欢快。相反,失败者即使不累及旁人,他的那一种晦气也够令人感到压抑了。每个人自己的烦恼已经嫌多了,谁又愿意再去分担别人的烦恼呢?当我们被人诬蔑,加以莫须有的罪名时,我们愤怒了。当我们被人击中要害,指出确实有的污点时,我们更加愤怒了。幸运者对别人的不幸或者同情,或者隔膜,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侥幸:幸亏遭灾的不是我!不幸者对别人的幸运或者羡慕,或者冷淡,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委屈:为何遭灾的偏是我!不幸者需要同伴。当我们独自受难时,我们会感到不能忍受命运的不公正甚于不能忍受苦难的命运本身。相反,受难者人数的增加
安静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是的,一个角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哪里找不到这样一个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比那些热闹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在这个热闹的世界上,我尝自问:我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不属于任何主流的、非主流的和反主流的圈子。那么,我根本不属于这个热闹的世界吗?可是,我决不是一个出世者。对此我只能这样解释: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
孤岛断想(节选)心灵的空间我读到泰戈尔的一段意思相似的话,不过他表达得更好。我把他的话归纳和改写如下——未被占据的空间和未被占据的时间具有最高的价值。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
心放宽,一切就能看淡,若计较,处处都是抱怨。人活着,脾气发多了,快乐也就少了;恩怨增加了,幸福也就没了。脾气,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决定一个人的福气。但凡脾气好的人,心情愉悦,生活平静祥和;待人和气,相处自在舒坦。记住这3个字,拥有人人羡慕的好脾气!01、让有理时,让一让,彰显修养;愤怒时,让一让,内心从容。让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大气的行为。我让你,不是怕你,是心里装着你。让,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从容;让,令我们的相处更加和气。不争一时之气,收获宽广心胸!02、放心累了,别想太多;人走了,不去回忆。人啊,有的时候过得不痛快,其实不是我们的生活多不堪,而是我们的心太乱。想太多,才烦恼,太计较,才累心。该放的要学会放,人生苦短,何必纠缠?属于你的,永远都在!03、空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