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01言慢者贵听过一句话:“能控制住自己嘴巴的人都很厉害,无论是说话还是吃饭。”我们一天只吃三顿饭,一天却要说无数句话,大多的人习惯了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没有经过大脑的过滤,有可能不适合,更有可能伤害到了别人。“事实就该说吗?事实就该说吗?”这是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中,男主角周秉昆冲着爸爸周志刚喊出来的话。从小到大,周秉昆就生活在学霸哥哥姐姐的阴影下,爸爸经常数落他:“你哥你姐学习好,你都是班级最后一个,倒数!”父子俩为此争吵起来,爸爸却暴跳着质问周秉昆:“是不是事实?”此时的爸爸没有反省自己长期的打压对儿子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加迫切地指责周秉昆,导致周秉昆崩溃着喊出上面这句话。这一架吵完,父子俩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父子关系
人生多歧路,唯有多看开。公元1097年,苏轼因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海南。弟弟苏辙也遭受牵连,被贬雷州。双方被贬的地点都是南边,两人日夜兼程,终于在藤州见了面。当时已过晌午,两人找了一个路边小摊,打算坐下来吃碗面,再聊以后的打算。但小摊的面条,实在粗粝涩口,苏辙细嚼慢咽,吃得极为艰难。而苏轼这边,很快就连汤带水地把面吃完了。他望着愁容满面,连连叹气的苏辙说:“九三郎,这面这么难吃,你何必还去咀嚼它呢?”生命里的坎坷曲折,就像一碗粗粝涩口的面条,越是细嚼,越是难以下咽。倒不如速速咽下,忘却过程的艰难,先填饱肚子,再来过好你的日子。人生短暂,而磨难漫长。修炼出一个好心态,不去细嚼生活的烦恼。哪怕遇到再大的风浪,哪怕经历再剧烈的起伏,你也能把一份苦不堪言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01以平常
作者|罗伯特·清崎来源|《富爸爸杠杆致富》很多年前,富爸爸对我说:“E象限和S象限的收入潜力是有限的,而B象限和I象限的收入潜力是无限的。” 富爸爸进一步解释说:“出卖劳动力赚钱的问题在于,你的劳动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学会通过购买或建立自己的资产来赚钱,尽管步伐会缓慢,但你的收入肯定会增加。事实上,右边的象限就是适合乌龟的象限,它们虽然速度缓慢,但肯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产。” 富爸爸还说:“出卖劳动力赚钱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劳动力没有长远的剩余价值。但是,如果你购置了一处房产,并将它出租以获利,那么你购置这处房产所付出的劳动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获得回报,甚至长达数年。也就是说,你不足一周的劳动可以带来很多年的回报。”如果你为钱而工作,那你的收入潜力就是有限的。如果你一点点获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曾国藩在读了《了凡四训》后,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袁了凡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财得财,求子得子,万事如意。在这本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儿子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书中的谆谆教诲,对于生活在浮躁喧嚣当下的我们,意义尤为明显。01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
来源 | 洞见作者 | 洞见·瑾山月一个烂苹果,足以弄坏一筐苹果。Facebook曾对69万名用户进行了一项情绪实验。他们把用户分为两组,为第一组用户推送积极内容,为第二组用户推送消极内容。之后,他们跟踪记录用户们当天发表的图文。结果显示:被推送了快乐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也带有积极的情绪;而接收到沮丧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则消极悲观。这个现象,恰如心理学家罗纳德·波德尔所说的:“情绪,可以像流感病毒那样传播,传递给密切接触者。”人是环境动物,易受磁场影响。当外界的情绪弥漫开来,我们会迅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心情。这种情绪传染,有时候比病毒传播更快更可怕。01情绪病毒,有“人传人”的迹象。毕淑敏在小说《花冠病毒》中,描写过一场可怕的瘟疫。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
来源 | 每晚一卷书作者 | yebo大悲不悲,大喜不喜。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奇人叫傅昭。他6岁那年,父亲因为受牵连被杀,这让他深受震动。此后,他发奋读书,并逐渐养成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二十岁时,他已经遍览了古今典籍,当时人们称他为“学府”。很快,他就被举荐为官,历经宋、齐、梁三朝,始终位居高位。他生前留下一卷《处世悬镜》,历来被誉为“做人的学问,处世的真经”。这本书篇幅不长,但行文之精妙,说理之透彻,却堪称一代奇文。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的7句话,鞭辟入里,言简意赅,读懂受用不尽。01自高者处危,自大者势孤,自满者必溢。【译文】自视甚高的人处境危险,自我膨胀的人势单力孤,自满骄傲的人肯定会显露出来,自招败绩。【感悟】《弟子箴言》说:“有一分
作者 :儒风君才子金圣叹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梁实秋先生也说:“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一部《水浒传》,写的是传奇故事,悟的是人生道理。儒风君精选其中最经典八句话,细细品读,受益良多。1水来土掩,兵到将迎。译文:大水来了就用土护防,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感悟: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事多纷扰,道路本崎岖,谁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无论未来遇到什么难题困境,都不可轻言放弃。因为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所有烦恼,都有解药。沉住气,静下心,坦然面对,自能拨开云雾见月明。2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译文:人情冷暖和脸色好坏,会因对方的地位高低不同而变化。感悟: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个人没钱没势,连亲戚朋友都不愿意与之来往。相反,要是有钱有势,
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重要的是房子里的人。走的越远,经历越多,就越明白,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时光。《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一家五口,他们生活在一个平静的乡村。简单的茅草屋,满头白发却慈祥的翁媪,轻声细语,悠然自得,三个可亲的孩子,他们耕田劳作,嬉戏玩耍。在时代的大潮中,能得家人团聚,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就是难得的幸福了。《与小女》唐·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孩子是家庭里的精灵,且看韦庄的小女儿。刚能听懂大家讲话,吚呀学语,爱玩小车不肯睡觉,因为衣服上少了绣花,哭哭啼啼,闹了一晚
知乎上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人特别焦虑?根据调查,我国78%的人处于中度焦虑水平,17.6%的人处于低度焦虑水平,4.4%的人处于高度焦虑状态!焦虑好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通病。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和小孩子都会产生焦虑。白岩松对产生焦虑的原因有过这样一番解释:为什么焦虑?不是因为没有知识,而是知道的太多了。但是因为没有上升到智慧层面,没有解决方案,知道的更多就有更多的焦虑。其实,我们更多的焦虑是源自于内心的不自在。以前我们以为,科技进步以后,人们会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可事实并非如此。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让你打开朋友圈,就会看到别人的生活,同时在你的潜意识里面,就会默默对比自己的生活。这无疑更是大大缩减了每个人的自由空间。我们很难逃脱网络的枷锁,在这种禁锢中,我
《醒世恒言》中说:“吉人自有天相。”有不少人,只着眼于“天相”,求神拜佛,渴望一生都能得到上天的照顾。却不曾想过,这句话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天相”,而在于“吉人”。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分天命,七分人为。唯有让自己成为一个吉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以下这5种人,才是上天会帮助和眷顾的吉人。01心善之人,命吉佛家常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一个人,只要心存善意,待人善良,那么他的人生必定会处处充满阳光。一个男孩,小时候生活殷实。后来,家庭破产,跟着父亲到异国他乡打工。正式工作前,他的父亲对他说:“我们家族的人一直都遵循着祖辈传下来的一个规矩,那就是每天做一件善事。现在你要开始到外面闯荡了,也要牢记这条祖训,并坚持做到。”从此,“每天做一件善事”深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