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耗费二十余年编撰完成。它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其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而且饱含人生哲理,让人受益匪浅。01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此句出自《汉书·伍被传》。意思是说:听觉灵敏的人,在别人未说之前已经有所耳闻了;目光锐利的人,在事物未有征兆之前,就已经觉察到了。说明聪明人能发现隐微的未成形的事物,有先见之明。聪慧明智、思虑通达的人,善于观察、思考、深辨、细究。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故能洞察事物的未来,于无声处听有声,于无形处见有形,有先见之明。《周易·坤》中说:“履霜,坚冰至。”双脚行走于结霜的地面之时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们一生中会遇见无数坎坷与挫折,也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要想踏平坎坷,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贵人的帮助功不可没。纵观古今,所有建功立业之人,都有贵人扶持。这些贵人并非是你最好的朋友,也不一定是朝夕相处的家人,而是真正有眼光、有智慧的人!2023年,谁将是你命中的贵人?跟着古典君一起来看!01指点,但不指手画脚的人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都有领导别人的欲望,喜欢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去干涉别人的生活。指点别人,是为别人着想;指手画脚,只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62岁的大学教授戴建业,在短视频平台讲课,一夜走红。在他的网络课堂上,没有遥不可及的文学大家。只有我行我素的李白、对农事一无所知还自得其乐的陶渊明。有
愿疾病不扰,愿灾难不侵。过去的一场灾难,让所有人在困顿中渡过了三年,这三年里,我们也渐渐明白:当下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疫情,是上天出给每个人的一份考卷。面对未知的状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顺境时养好身体,逆境时吃得下苦头,平境时留得住福气。01顺境养身曾有一位弟子前去拜佛,一进门,高僧就看出他的肝脏有病,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救。高僧面露难色,只感慨道:“临老投僧,临死抱佛,又有何用啊。”疫情当下,一场无妄之灾,就让不少人身陷痛苦。无病无灾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身体康健,殊不知,健康也遵循“守恒定律”。我们对身体付出了多少,身体也会给我们多少回馈。最好的养生之法,就是重在平时,贵在坚持。103岁的“国医大师”颜正华,长期保持着六个习惯。他从来都不让自己闲下来,一直保持着均衡的饮食,
常听人提到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同样的,这世上很多人,说起早起的好处头头是道,却依然无法被清晨的闹钟叫醒。知易行难,真正有价值的事往往就是如此。早起虽是一件小事,但它背后蕴藏的能量却是无限的。当你明白了这3件事,就会意识到:早起事小,意义伟大。01早起,是关照身体最实惠的方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有句名言:“保持身体健康是一种职责,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身体健康,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说归说,做归做。现实情况是,不到生病的那一刻,我们永远意识不到,保持健康对我们而言有多重要。生病了想要恢复健康很难,而平日注重养生其实很简单,坚持早起就够了。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早早起床,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运动,吃早餐,沐浴阳光,都是在为自己的健康账户储值。网友美玲
《一代宗师》中说:“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生活中,总有人将面子看得很重,宁愿人后受罪,也不愿人前丢了面子。殊不知,相比面子,里子更重要,没本事的人才会为了面子丢了里子。只有学会放下面子,充实里子,把日子过好,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体面。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太在意面子,往往不会幸福电影《天气预报员》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诚然,在现实面前,什么都不容易,太在意面子,只会给自己徒增压力。小品《有事您说话》中,郭冬临演的小职员既让人好笑又觉得心疼。郭子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为了面子,他经常跟同事自吹自擂。他谎称自己在铁路部门有关系,能买到别人买不到的火车卧铺票。恰好同事老牛有需要,就拜托他帮忙买两张票,他只能硬着头
来源 | 诗词天地2022已经离去,2023已经到来,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不禁会问:什么是幸福?怎么样才会幸福?对于劳于奔波,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穷困潦倒者而言,一碗热粥,一碟茴香,就是幸福。对于卧床不起,药不离身的染疾者而言,身心健康,无病无灾就是幸福。那么对于我们芸芸大众来讲呢?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见解和定义。而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的阶段,对幸福也有不同的感受和期许。追求幸福的人,总是在追寻幸福;你不停的出发,不停的寻找,殊不知,它一直就在你的身边。等待的人,在等待幸福,等着幸福的到来与临近,殊不知,自己就一直置身其中。幸福有时就像一杯水,平淡时滋润着你的心田;幸福有时又是一颗种子,在心尖生根、发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富兰克林曾说:“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于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
来源 | 每天的解忧书馆作者 | 夏暖风曦余生,越安静,越从容。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说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乐,是平静。你如果祈求一个每天都快乐的人生,那个人生是无法过下去的。”迷茫时自律,痛苦时自愈,所有平静的背后,都是一场修炼。一个人最好的风水,就是内心的安静。01静,是最好的养生白居易有一句治心名言:“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当一个人心态平和,就能延年益寿,没有过多的物欲和担忧,精神自然饱满。50多岁的白居易,曾因坠马伤了腰和腿,身体的疼痛让他不得不慢下来。他辞官归去,隐居香山寺,闭门谢客。即使疾病缠身,他没有满腹忧愁,而是静心修养。每日到院落中晒太阳,参禅打坐,一书一茶,清心寡欲。他写了很多关于养病的诗:“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寡欲身少病,乐天心不忧。”在
来源 | 每晚一卷书作者 | yebo疫情三年,世界在变,周围环境也一直在变。在不确定中,有人顺应变化,脱颖而出;有人固执不变,结果走了下坡路。作家于丹说:“一个人幸福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疫情之后,积极改变,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今天,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9种生活观,助大家及时调整,告别过去糟糕的自己。01告别拖延,马上行动作家纪德有次谈到拖延时,他说:“表面上是拖延时间,实际上是拖延生命。”疫情中,或许你也曾掉进拖延的陷阱:每天起床都忍不住想多赖一会,非磨蹭到快来不及时再匆忙出门;明明上午就能写好的方案,却一拖再拖,直到下班还没完成;计划好要完成的任务,总习惯先放一放,结果到最后又不了了之。很多时候,规划非常美好,但事到临头,我们总想再等一等,缓一缓。最终不仅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作者 :儒风君常言道:“天不渡人,人须自渡。”疫情放开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无论境遇多难,也没人替你勇敢,没人替你坚强。真正的成熟,是做对这5件事,做自己踏实的摆渡人。1静心王勃在诗中写:“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心若浮躁,众生皆乱;心若清静,举世皆安。疫情当下,与其愤愤不平,心烦气躁,深陷迷雾。不如平心静气,唤回理智,淡定从容,以不变应万变。工作停摆,就享受独处,努力提升,转变思路,寻找出路;生活慌乱,就淡定心情,物来顺应,见招拆招,解决问题;身体抱恙,就摆正心态,坦然面对,积极保养,静待康复。《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静的人,面对世事无常,都能乐观以对,活得洒脱随性。心静的人,面对人生百态,都能沉得住气,过得舒心自在。静下心来,方能拥有无穷的力量
一个家族若想壮大,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要想衰败,只需要一代就足够了。从古至今,由盛转衰的家族数不胜数,而究其原因,在《周易》中或许能窥知一二。《周易》:家道没落,都有因果,家里有这三种问题,就要注意了。一、塘败出泥鳅,家败出毛猴一个池塘要想荒废,只需要放入泥鳅就可以将水搅得浑浊不堪,也就不适合鱼类生存了;一个家族要是想要衰败,也只需要一个毛孩子就能闹得天翻地覆。《周易》中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一个家族有败家子,那就离衰败不远了。二、家里脏乱差随着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不断地创新,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不想做饭的时候一顿外卖就搞定了。可是伴随而来的便是懒惰的生活习惯,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连自己的家里都懒得打扫,那又怎么会有充沛的精力打拼事业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