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70页

10月21日

王阳明: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95次
王阳明: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作者:洞见HeiFa,来源:洞见(DJ00123987)水低成海,人低成王。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圣人”的人物屈指可数,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然而没有人生来就注定顺遂,王阳明的一生也经历了诸多坎坷。 他最终能够成为世人眼中的“圣人”,正在于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 01不生傲气王阳明在《传习录》上说: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 他认为,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骄傲自满。 骄矜之心一起,难免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长此以往,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明朝画家唐伯虎,小时候就在绘画方面展现了过人的天赋。 大画家沈周看重他的才能,把他收为弟子。 得到名师的指点后,唐伯虎的技艺更是一日千里。 师傅沈周对他很是欣赏,同行也对他的作品赞

10月21日

顺着人性做事,逆着人性做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47次
顺着人性做事,逆着人性做人

作者:每晚Leyla来源:每晚一卷书(JYXZ89896)人生一切的痛苦,都源于对人性的无知。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和人打交道,但是对人性却茫然不解,于是人生陷入庸庸碌碌的境地。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顺着人性做事,逆着人性做人。1顺着人性做事什么叫顺着人性做事?说白了,就是你要明白别人心里想什么。很多时候,如果对人心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就会惹祸上身。学会洞察他人的心理,顺应对方的人性,你才能在这个世界安稳立足。《三国志》中,袁绍要攻打曹操,田丰看出曹操诡计多端,多次劝谏袁绍不要出兵。袁绍不听劝,于是田丰一而再、再而三请求。几番下来,袁绍彻底恼了,他将田丰关押起来,随后带兵出征。果不其然,一切如田丰所料:袁绍大败。就在底下人都以为袁绍会就此重用

10月21日

贾平凹:人生难得是从容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57次
贾平凹:人生难得是从容

来源 | 慈怀读书会作者 | 慈怀兹心“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本印刻在《人生从容》一书的封面上的话,读来引人深思,人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年少的时候,我们都希翼拥有惊心动魄的一生,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才慢慢领悟,淡定从容的一生是多么地难得!1952年出生的作家贾平凹,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当口,精选了49篇散文,汇编成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在众声喧哗中保持从容”。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书中,感悟贾平凹这一生的跌宕起伏,警醒我们人生要想活得从容,到底应该如何做才对。1沉默的人活得更沉静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从出生开始的咿咿呀呀到长大以后的口若悬河,善于说话的人,总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但过犹不及,说话太多太密,有些时候,对于某些人来说未必是好事,反而

10月21日

一个家最好的精神长相(深度好文)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23次
一个家最好的精神长相(深度好文)

作者 :儒风君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家,是每个人的容身安居之处,也是温暖力量之源。但一个家最好的模样,无关于房子外在的装潢与修饰。其内在的精神长相,才是一个家庭最旺的风水,最佳的运道。1扬在脸上的微笑三毛说:“我笑便是面如春花,定是能打动人的,无论是谁。”微笑,是春日细雨,夏日凉风,秋日晚霞,冬日暖阳。微笑的力量,是向上的姿态,是乐观的心态,直抵心灵。将微笑扬在脸上,无声之中,就能和家人互相鼓舞,相互慰藉。身处困境时,坦然一笑,外界风雨再大,也能齐心顺利度过。受了委屈时,淡然一笑,世事人情再难,也能暖心无畏前行。内心迷茫时,相视一笑,困顿疑惑再多,也能定心自在生活。卡耐基说:“微笑的代价很少,却能创造出无穷的价值。”脸上的微笑,是生活的解药,是家庭的良药。在家,欢快一点

10月21日

人到中年:多点头,能低头,不回头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81次
人到中年:多点头,能低头,不回头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霞光满天《人到中年》里说:“到了这个年纪,你终于可以和整个世界和平相处了。”是啊。一次次地碰壁、受伤,就会下意识地收起锋芒、磨平棱角走过半生,不断渗透着生活的意义,也找到了与现实相处的方式,那就是:多点头、能低头、不回头。多点头孔子的弟子与人争论打赌,请老师评理。来人说:“您说,一年,是不是只有三季?”孔子打量着来人,说:“是的。”来人对弟子说:“你输了,磕头。”弟子无奈照做了。事后,他问起缘由孔子说:“那人通体发绿,是春生秋死的蚂蚱,它怎知还有一个冬季?如此争论,有何意义?”古语云:“饱经世故慵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的确如此。有些人,你看不惯。因为,你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投射、觉知,就会有不对等的心理落差。此时,你要做的,就是不再强行出头、坚持己见,从而少一些是

10月21日

永远不要和人性较劲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75次
永远不要和人性较劲

来源 | 洞见‍作者 | 洞见muye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人性是这世上最不经推敲的东西,和人性较劲,受伤的只能是自己。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把人性想得多美好,而是尊重人性,顺应人性。1发达后,不要指望别人祝福你。作家苏心讲过她朋友S先生的故事。去年,S先生升职为副总,无论是收入还是福利待遇都提升不少。他在饭馆设宴,想请关系还不错的亲朋好友吃饭。到了请客当天,通知的人来了不到一半,原来定了三桌,最后只坐满了一桌。吃饭时,虽然大家嘴上都在祝福他,脸上的表情却一点也不像真心为他高兴。为此他郁闷了很长时间,不过后来他也想明白了:真正希望你好的人,只有父母妻儿。这就是人性,越是熟悉你的人,越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就会羡慕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

10月21日

人为什么要结婚?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23次
人为什么要结婚?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作者 :儒风君周国平说:“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人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究竟有那些好处?看完这篇文章,你心里就有答案了。 1闷了,有人说话就像尼采曾说的:“婚姻生活,犹如长期对话。” 一对夫妻能不能走得长久,就看他们能不能聊到一起。结婚最大的好处,就是闷了有人陪你说话。哪怕是斗嘴吵架也不嫌烦,才是夫妻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演员林永健和妻子一起逛街,妻子看中了一条5800的短裤。林永健舍不得,絮絮叨叨的说:“什么破裤衩要5800,穿上能飞啊!我的才58,我还嫌贵呢。”妻子一怒之下说要离婚,拿起笔就打离婚报告:“尊敬的团领导:由于我和林永健人生观、世界观不同,性格也不同,严重影响我们夫妻感情和事业,申请离婚。望领导早日批准!”还没写完,林永健一把抢过“离婚报告”说:“什么人生观、世界观,这团里

10月21日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34次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勤读书,要孝悌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有人

10月21日

霍韬晦:为什么要让孩子大声诵读经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5次
霍韬晦:为什么要让孩子大声诵读经典

书要读,以中国文字写成的经典更要读。“读”不是“看”;“读”要读出声音来,读出韵味来,读出意义来,读出精神来。这是中国传统读书人成长自己、吸收古人智慧的不二法门,可惜今天完全被废弃了。被废弃的原因之一,是误以为中国落后,正是传统经典所害。“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提倡要以西方文化来“启蒙”我们,今日若再读经,不是重新回到蒙昧吗?被废弃的原因之二,是误以为中国经典难读,文字复杂,读音之外,还要辨义,不似外文仅藉数十字母便能构作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为了减轻儿童读书的压力,所以有必要废弃中国文化,改为拼音,还读什么经典?被废弃的原因之三,是误以为在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孩子要读的书太多,哪有时间去读这些在生活上和工作上无用的东西?中国经典能帮助我们找到工作吗?能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吗?被废弃的原因之四

10月21日

《了凡四训》:你可以不信命运,但要信因果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98次
《了凡四训》:你可以不信命运,但要信因果

作者:素衣来源:帆书原樊登读书(ID: readingclub_btfx)命由己立,福自我求。公元1602年左右,明朝官员袁了凡年事已高,在家养老。但他仍旧保持着年轻时的习惯,常常面壁思过,每次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都感慨万千。有一日,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生平的经历心得记录下来,以警诫后人。袁了凡呕心沥血许多时日后,终于将书稿写成,它就是在后世广为流传的《了凡四训》。作为儒家经典之作的代表,它先后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的人。袁了凡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命运从无定数,而万事万物皆有因果。01存善心,造善因有句话说:一个人的心就是他的风水。一个人心地淳厚,常常会拥有福气。一个人尖酸刻薄,往往会招来祸患。袁了凡蹉跎多年后,才恍然顿悟这个道理。袁了凡年轻时,在慈云寺遇到了一位来自云南的孔先生,对方精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Civitai网站怎么进|真爱旅舍|机场优惠码|Silicone-Beads|522gg手游网|266下载|秘战宝典手游网|风暴角游戏网|机械加工|環保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