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74页

10月15日

人民日报:九个快乐生活法则(建议收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99次
人民日报:九个快乐生活法则(建议收藏)

来源 | 洞见‍作者 | 洞见yangtuo生活的一切,皆由心生,心若简单,人就幸福。幸福没有标准答案,但快乐却有章可循。人民日报推荐9个快乐生活法则,让你在阴云密布的日子,也能守住内心的阳光。1不较劲周国平说:盲目较劲,往往是痛苦的根源。世间事,不如意的桩桩件件,能如愿的星星点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命运为你准备的是糖果还是柠檬。但就像《功夫熊猫》中所说:命运只负责洗牌,玩牌的是你自己。或许你不能左右事态的好坏,却可以选择自己面对的心态。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为枯掉的玫瑰伤心。日子随性,自然开心;往来随缘,自会轻松。2不纠结一杯水有多重?你拿1分钟,可能觉得无足轻重。你拿1小时,可能会觉得手酸。可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生活中的压力,亦是如此。老板的一个眼神,你反复纠结,就是在给自己施压。同

10月15日

“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老祖宗的忠告,现实又心酸!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0次
“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老祖宗的忠告,现实又心酸!

作者 :儒风君老祖宗告诫我们:“有钱不去两地,没钱不求两人。”这话听起来有些辛酸,但却句句都是尼尔的忠言。“两地”究竟是什么地方,“两人”又指哪两类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有钱不去两地不去奢侈之地《增广贤文》中有言:“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每份家业的积累,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针挑土一样困难;但败家恰恰相反,犹如大水冲沙般,一个浪头打过来,就什么都不剩了。老人常说:富不过三代。正是这个道理。晚清名臣李鸿章去世,给子孙13000亩的良田,以及数不清的房产和白银。他的孙子李子嘉,还不到20岁。面对手中的财富,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安排,唯一想到的方式就是尽情地挥霍。李子嘉每天往返于各种奢侈场所,不是出去花天酒地,就是在去一掷千金的路上。后来干脆娶了一个姓沈的花魁做妻子,还专门请了

10月15日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此文无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89次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此文无价)

来源 | 国学生活‍‍‍‍‍‍‍高山不语,静水流深。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山与水,一刚一柔,对立统一。林则徐曾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就是在赞美山和水的品质:水宽容、灵活、纯净,山坚定、沉稳、刚毅。人生在世,正需要这样的情怀和品格。做人如水,容万物;做事如山,不动摇。1做人如水《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告诉我们,像水一样的品格,能包容、滋养万物,利他而内自不求。古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要争个高低,水则没这么多要求。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水性能容,可随高就低,适应不同环境。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

10月15日

6首最短禅诗,美极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18次
6首最短禅诗,美极了!

来源 | 国学文摘‍-01-禅诗一:找到自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唐·无尽藏儒风君说: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归来的时候,发现庭院里的梅花盛放,这才发现,春天,就在自家的门庭里。多少人禅修之人,为了领悟大道,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最后才发现,真正的大道就在自己心里。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诸法自足,如果外求不得,不如反求诸己。-02-禅诗二:摆脱迷惑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唐·鸟窠儒风君说:人生百年,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什么也留不下,什么也带不走。人生如梦,万法皆空,看破这一点,面对人世烦恼,才得自在从容。-03-禅诗三:聚散随缘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

10月15日

大事小事,想开了就不是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48次
大事小事,想开了就不是事

来源 | 渡兰‍‍‍‍‍‍‍‍‍作者 | 渡兰君人一晃就老,别自寻烦恼。仓央嘉措曾在诗中写道:“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人这一生,来去匆匆,如白驹过隙。生活固然不容易,但短暂几十年,生命的质量,更多取决于我们的态度。纠结得越多,烦恼就越多;苛责得越多,束缚就越多;为难自己越多,不快乐的时刻越多。不为难自己,对自己温柔以待,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01以糊涂心,除挂碍郑板桥年过半百时,感慨自己一生碌碌,提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以及一行跋语: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人活一世,免不了遭受些纷纷扰扰。若太过清醒,沉湎于争执与苦恼当中,未必是一件好事。与其凡事较真,不如学会糊涂,放下是非,笑看得失。无忧无愁无烦恼,欢欢喜喜过一生

10月15日

贫富(全是大俗话)(樱桃)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01次
贫富(全是大俗话)(樱桃)

作者 :儒风君《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上,大多数人都在为利益奔走,为财富奋斗。贫穷和富贵,更是人和人之间的参差常态,不可避免。有钱不必张扬,没钱无需自卑,老祖宗的8句话,早就将贫富说透了!1贫不可欺,富不可恃。译文:贫贱时,不可以自欺自弃;富贵时,不可以自视甚高。感悟:《幼学琼林》中讲:“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真正的智者,无论贫富,都能顺应自然,随缘自适。贫困时,不矮人三分,不自暴自弃,淡看无常,发奋向上。富贵时,不狂妄自大,不炫耀张扬,谦卑做人,低调做事。漫漫人生路上,失而不馁,得而不狂,保有一颗平常心,方可行稳致远。2天无百日雨,人无一世穷。译文:天不会一直下雨,人也不可能穷一辈子。感悟: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境遇更迭,时

10月15日

庄子心斋听息法(收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94次
庄子心斋听息法(收藏)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初下手只用耳根,不用意识,并非以这个念头代替那个念头,更不是专心死守鼻窍或肺窍,也不是听鼻中有什么声音,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勿让它瞒过,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思去支配它,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记了,渐渐地入于睡乡,这才是神经由衰弱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最有效力的肘侯,就要乘这个机会熟睡一番,切不可勉强提起精神和睡意相抵抗;睡醒之后,可以从头再做听呼吸法,又能够安然入睡。若是在白昼间睡了几次不欲再睡时,不妨起来到外面稍为活动,或拣树木多、空气洁的地方,站在那里做几分钟吐纳工夫也好,或做柔软体操、练太极拳也好,但要适可而止,勿使身体感觉疲劳;回到房内,或坐或卧,仍旧做听呼吸的工夫,还可能入于熟睡的境界

10月15日

人体内的太阳,在5点升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54次
人体内的太阳,在5点升起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我们白天是放电,晚上睡觉是充电。晚上只冲了50%的电,白天还要释放100%,那50%哪来的?就是从五脏借。五脏在古书中为“五藏”,是“藏”的意思,藏的就是人体的精华,如果总是借,一般人借15年身体就垮了。年轻的时候什么感觉都没有,一过四五十岁了,病就全来了,其实这是一段有很长时间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时间的。 什么时候起床才是早起?5点:惊蛰起床一年有24个节气,而一天就是一年的缩影,也是有24节气的。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6点春分,7点清明,8点谷雨;9点立夏,10点小满,11点芒种,12点夏至,13点小暑,14点大暑;15点立秋,16点处暑,17点白露,18点秋分,19点寒露,20点霜降

10月15日

道家“元气”的秘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68次
道家“元气”的秘密

何谓元气?元气只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还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存在,本文董洪涛老师溯本归元,为我们讲述生命离不开“元气”,欲为寿者,亦当“上古天真”,密固元气为要。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元气是生命的根本。元气源自先天,主宰着我们的生命与健康。若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则元气根本不存在。同样,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医,也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些瞧不上中医,甚至污蔑中医的人因为站在形而下的角度,因此,就会把中医看成迷信。这些人过于执着于物质层面,而忽视了生命的精神属性。生命不全是物质的,当然,机体首先必需是物质的,但生命还包括精神魂魄,这是形而上层次的。因此说,生命是形神兼备的,形体是精神魂魄的载体,而精神魂魄又是形体的生命表现。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元气。但不少人不理解元气,也不知道如何固守元气,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妄耗元气

10月15日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65次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01做人,适时把自己“归零”,就会心胸开阔。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戒骄戒躁,消除“骄娇”二气,不把成功和顺境当“包袱”背起来;逆境时,固然会失去很多,但能够在失去时勇于“归零”,才能重新面对自己,从头开始,积极奋斗。就像春节前的大扫除,把那些没用处的东西清除掉,把有用的珍品拂拭干净,就可以窗明几净、心情舒畅地迎接新春。02其实,人生也像时钟一样,到了子夜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周期与辉煌。著名作家刘震云也说过:“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能适时把自己“归零”,总是海阔天空,心胸豁达。越能够把自己“归零”的人,反倒越不会“归零”。不断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