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恰到好处的分寸最舒服,懂得留白的感情最持久。诗人顾城曾说:风在摇它的叶,草在结它的籽,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舒服的关系,大抵就是如此。所谓君子之交,宜淡不宜浓。很多时候,期待越少,相处反而舒服;越不强求,关系越长久。人与人之间真正舒服的关系,是对彼此没有期待,不尝试互相改变。01对任何人不要过高期待网上曾有个问题:与人交往时,如何避免产生失望的情绪?高赞回答说:避免失望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有所期望。很多人交友过度索取情绪价值,希望朋友总能共情自己的感受;或者伴侣是终身的依靠,随时随地帮自己解决任何问题。抱着太高的期待,无论哪种关系当中,都难免落得失望。作家刘墉讲过一个“过生日”的故事。小英过生日,非常希望丈夫为自己办个盛大的生日聚会。结果生日那天,丈夫因为工作繁忙,
作者:洞见Moon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老谋子司马懿》写道:司马懿装病7年,29岁才入仕途,40岁才开始接触军权,60岁才得到重用,70岁才拥有绝对权力。从郡县小吏到权倾朝野,他经历了太多。世事沧桑,是课堂,也是考场。人生经历的每一件事,既是来考验我们的,也是来磨炼提升我们的。小事磨炼耐心,难事磨炼心态,大事磨炼定力。能把这三种事处理好,想不成事都难。01做好小事建安六年,司马懿出任河内郡的上计掾(计事务的官吏),当时的士族很不屑这类职位。好友胡昭调侃他,“鷞鸠也愿意吃鹁鸠的食物吗”?但司马懿却认为,尽小者大,积微者著。他在辖区走访,将郡内人口登记成册,方便管理,又协助郡守核实各地财政,开源节流,用来修建水利。若有百姓上访,事无巨细,他都尽力解决。司马懿从不因官微事小而糊弄,在任
作者:麦穗来源:读者(ID: duzheweixin)一个人心中存多少恩,命中就有多少好运。作家茨威格说:“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必须要以另一种方式来交换,或者偿还。”我们总是羡慕别人鸿运当头,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被幸运女神眷顾,从此一飞冲天。但其实,好运气并非随机而来,它是会选人的。一个消极怠惰、缺乏实力的人,只会和好运气擦肩而过。而以下四种人,往往容易被好运气选中。01言语积极的人作家小池浩说:“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你的思考根基跟生活都会随之改变,人生也会开始翻转。”他本人的经历就印证了这句话。小池浩曾经开了一家服装店,却因为不懂经营,欠下两千万的巨额债务。陷入低谷的他,终日满腹牢骚,嘴里念叨的都是消极的话:“生意好差啊”“办不到”“还不了债”……这些话像毒药般,侵蚀着他的
作者:MK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林语堂说:“弘一法师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前半生,他是世家公子,享尽人间繁华;后半生,他却遁入空门,常伴青灯古佛。命运把他推上巅峰,又将他抛于谷底,让他得到人人艳羡的一切,又让他失去所有。在这样的大起大落中,他渐渐领悟到:人这一生,就是悲欣交集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圆满。人世间的大多数事物,我们只能暂时拥有。明白了这一点,你也能放下执念,释怀过往,和自己达成真正的和解。01不适合你的关系,强留不住。正所谓:“人间枝头,各自乘流。”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同的际遇,奔赴各自的人生渡口。李叔同也不例外。1898年10月,变法风潮失败
作者:July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郑板桥曾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放眼世间,聪明人比比皆是,但机关算尽往往得不到便宜,活得糊涂反而能行稳致远。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懂得示弱、让利、守拙。01强者示弱:以退为进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示弱定律”:生活中,越是咄咄逼人者,越容易激发别人抵触心理。懂得示弱的人,反而能以柔克刚,为自己赢得有利的局面。《鹿鼎记》中,韦小宝出身微贱,却可以成为皇帝的心腹,皆因他深谙“以退为进”的道理。刚加入天地会时,帮会的人想推举他当总舵主。韦小宝心中明白,帮会一旦暴露,他必然首当其冲,于是主动放低姿态,婉拒道:各位哥哥见识多,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多,我没有本事,怕是难当重任。他混入宫中,
杨义(1946-2023),生前担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庄子的国族身份上次在哈佛讲演“中国叙事学”,还与学者们交谈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这次主要讲演先秦诸子还原的问题。我每次出国,都带上一本耐读的书,在牛津、剑桥、哈佛,都带过《庄子》,读来读去,大概是书读得深了,读到文字背后去了,于是发现生命的呼唤,发现“庄子是谁?”这是一个两千多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史记》庄子传交代:“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就是说司马迁只讲庄子是蒙地人,并没有因为蒙地在宋国,就说他是“宋人”。《史记》对于先秦诸子都交代他们的国族,如“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一、气血是什么?气血就是生命的能量。当身体的气血不足时,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让身体健康,让心情愉悦。一般来说,当身体气血不太充足时,就会出现一些亚健康的问题,比如:有的人会感到心慌、有的人会经常失眠、有的人爱掉头发、有的人很容易疲乏、有的人情绪容易焦虑、有的人会出现抑郁。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气血不足的状态,会使得身体过度透支,这时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人就会生病了,甚至可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我们都知道,人自身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所以人们常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养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养生就是调动你身体内的自愈力,让你始终能保持在健康状态。但是当你气血不足时,自愈力就无法发挥作用了,因为自我疗愈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就无法修复那些有问题的细胞。事实上,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足和气血不通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佛经有云:“心有种种苦恼,忧愁闷绝,众病现前。”凡是情绪,皆由心气;凡是病患,皆由心生。可见,养生之道,不在养“身”,而在养“心”。内心慈悲,才是最好的养生!1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华严经》有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心中有慈悲,则天地皆会宽和以待,人自然就能宽和长寿。相传六七十年代时期,有户兄弟家的女儿都到了待嫁的年龄。弟弟家的女儿美丽大方,嫁给了当地一个家境优渥的小伙子。兄长的媳妇却担心女儿年龄越来越大,不敢耽搁,于是草草嫁人。但也因此,这位妇人心里憋了一肚子怨气,嫁女儿当天到处骂人,女儿也哭哭啼啼。眼看弟弟家的女儿婚后日子越过越好,自家女儿却整日郁郁寡欢,这位妇人的日子就越发不痛快了。于是,她每天都因为攀比而不能宽心,又因为不能宽心导致越发郁闷,
来源 | 百草园书店杨绛先生说:“愿你内心山河壮阔,始终相信人间值得。”我们在人间烟火里栖息,在红尘路上奔波,就要对自己负责。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修行的方式,从而发现人生的意义,生活的乐趣,让自己处于一种恰好又美好的感觉里。认认真真地过日子,让自己浮躁的心冷静下来,心静了,生命也就通透了。善待自己,遗忘过去,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风景,在适合自己的时光里努力。人生大多数时间,都是独自成长,无论遇见什么,都要不忧不惧。我们真诚地对待生活,谋生也谋爱,以初心不改,静处岁月静好。生命有韧性,有豁达,人间万事可期。我们每个人都想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最好的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始终相信:有一种美好一直在时光里,潋滟了心境,遥
来源 | 了凡四训作者 | 燕归来人生是一场放过别人,饶了自己的修行,若你不能自渡,没有人能拯救得了你,换谁也不行。中年之后,人生又进入下一场命运的汇演。若说上半场拼的是能力,下半场拼的就是人生的“慧力”。丢下“感情”包袱在诸多女性作家中,张爱玲对待感情的看法可谓是独树一帜。 02 丢下“子女”包袱中年之后,无论男女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放下并不意味着“放弃”,放下是不将它奉于神坛,让它高于自己。母亲是个角色,但不是女人的全部。在母亲这个角色之上,还有身为女人应有光环。中年之后,女人更应该学会选择生活,选择身份。丢下家庭的牵挂,放下子女的包袱。 03 丢下“过去”包袱人为什么会感到疲惫?人到中年之后,就别再抓着以前的是是非非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