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指手画脚的话就是知识不够的一种表现。因为指手画脚的话是想特别地把自己的意志加到别人身上。那你可以读一读比如像柏拉图啊,亚里士多德啊,包括像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那你读的话,你看那些人的胸怀是怎么样的,包括那些人对世界是怎么认识的。老子是我们河南人,比如他《道德经》开头说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就这个话,你一听的话呢,就是社会运行的规律,自然运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说的,但可不是平常我们认为的那样。那你马上就知道了嘛,他没有指手画脚啊,也没有说非让你怎么样啊。读经典著作一定是有价值的。它为什么会成为经典?我觉得凡是能够成为经典的,一定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许多人阅读的洗礼。经过时间和许多人阅读洗礼出来的作品,才能够成为经典。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作品没人知道,曲高和寡,好的作品不是这样的。
蒋勋(1947—),中国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作家。我最喜欢北宋。像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人,都可以进退不失据,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对人格的完美要求,他们做官不是为别人而做,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理想,他们非常清楚做官与不做官之间的分寸。苏东坡不会因为自己被下放了就不做事了。他要做的事情反而更多。他被贬到岭南,觉得那里的荔枝很好吃,这意味着他并非完全为了政治而活。他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说写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告诉人家荔枝多好吃。我觉得宋朝最可爱的部分,就是它不像唐朝,在唐朝一切东西都要大,而在宋朝可以小。小不见得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雄壮是一种美,微小也是一种美,没有人规定雄壮的美会影响到微小的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以是一种美,宋代画家画的一片叶子上的草虫,也可以是一种美。台北故宫里的《草虫瓜
来源 | 百草园书店时光匆匆,转瞬即逝,秋天的美景已经逐渐褪去。人间在冬日的映衬下,多了一抹别样的温柔与深情。冬色,虽不如其他三季的色彩丰富,却有着独特的魅力。造物主公平无私,即便是不起眼的冬色,也绽放着斑斓的美好!冬天的白色冬天的白色,主要是由雪带来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人们开始欣赏冬天的美丽景色。比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邀请朋友一起喝酒赏雪;比如“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是张岱形容大自然一片洁白;比如“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这是李白用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雪的美丽。至今,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喜欢以雪的纯白为画布,尽情地挥洒笔墨,创作出充满诗意的作品。因此,雪色成为冬天的主旋律,它的存在让冬日不再只是岁月流转的描绘。相反,它变成了一个真实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李廷英林清玄写道:“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烤来听。”因为有了雪花,冬天好比就是一个童话。在银装素裹的世界,有人在期待,有人在付出。那片片纷飞的雪花挂在枯枝上,经风微微一吹便落了下来,所以柔软的何止是心情,还有童话故事里的回忆,关于浪漫,亦关于诗篇。只要内心向暖,便可以奔赴属于自己的清欢。时光无言,一场雪便能治愈我们的心灵,看那小猫兜了满身的雪花回来,轻轻一抖,雪花便掉了下来。这一刻,治愈的是凡心俗念。风雪为伴,不忧不惧,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将花开化为满满的期待。下雪的日子,围炉煮茶,日子在暖意里变得很慢。毕竟,时间很快,天涯很远,慢慢走美好就在身边。安静下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因旁人的三言两语而改变初心。哪
来源 | 儒释道文化作者 | 幼鱼唐朝诗人罗隐曾写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人的运气并不是全靠天注定的,诸多风云变化,都在于人的一念之间。《易经》的重大不取决于“看命”,而取决于它启发了大家什么叫人间正道。如果我们能顺着《周易》指出的这一条“贞正之道”,未来,在以下5件事上修炼自己,人生之路必定可以元亨利贞。01正心正念,减少无妄之灾《易经》大有卦说:“九四,匪其彭,无咎。”彭,指多、茂盛。因为顺境和逆境,是交替进行的。在顺利的境遇降临之际,人们通常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相应的成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可能会无法保持冷静,心态变得骄傲自满。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处于非常顺利的环境中时,往往预示着潜在危机的存在。对于那些敏锐察觉到规律的人来说,他们
作者 :儒风君1月6日4点49分,迎来小寒节气。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第5个节气。天上瑞雪纷纷落,人间恰是深冬时,小寒不“小”,天气至寒。在我国北方地区,更是小寒胜大寒,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期。此时,冷空气频繁,气温持续走低,体内阳气虚弱,极易受风寒外邪侵袭。吃好三样,喝好三样,防好三样,才能养护身体,守护健康,快乐迎新年,看完记得为亲友转发收藏!1吃好三样吃糯米俗话说:“小寒大寒,无风自寒。”而寒冬时节,吃糯米饭驱寒,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有助于保持身体热量,抵御寒冷。加上香菇、腊肉同蒸,还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营养价值丰富。但糯米粘滞,消化能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应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吃萝卜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进九后,人们常常食肉进补,又
作者 :儒风君又是一年小寒日,严冬到来天地寒。小寒正值“三九”前后,全年最冷15天,不懂规矩要吃亏。老祖宗过小寒,都有哪些讲究?赶快来看看吧!1三种习俗举行腊祭老话说:小寒游子要思归,大寒岁末庆团圆。走到岁末年终,小寒是全年倒数第二个节气。过了这寒季的最后两关, 回家团聚的时光就指日可待了。一家人团圆热闹,免不了要在家中或祠堂祭祖。通过祭祖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也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事业顺利。围炉解馋俗语说得好:“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节气,被认为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期。吃点儿热乎的、喝点儿暖身的,不仅能保持身体温暖,还能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各地有不同的进补习俗: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并妥善覆
作者:丁玥读书来源:国学一刻(ID: guoxueyike)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看过一个人物采访。有一次,雷军问晨兴资本的刘芹,让刘芹说说自己成功的秘诀。刘芹说:我相信天道酬勤,如果勤奋的话,你一定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但是雷军当时直接反驳说:“天道不一定酬勤。”很多人都知道雷军就是个劳模,他不止一点点的勤奋,他是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都不到的超级勤奋大神。但是他却并不认同,天道酬勤。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学习非常努力、工作非常勤奋,但结果却是收获甚少、表现平平。甚至,我们自己也常常会觉得已经很努力很拼了,但结果却不尽如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只知道在最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教父》里有句话说得好:“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
作者:围裙书香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人,只有独处时,才可能成全自己。作家韩少功曾说:我以为1991年的小说即使只有一篇《我与地坛》,也完全可以说是丰年。《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瘫痪十多年艰辛历程的记录,更饱含着他对生死、命运的思考。在遭遇疾病之初,他曾歇斯底里地反抗,结果换来的却是加倍的痛苦。而当他一步步接受现实,不再抱怨后,他反而看透了人间的生老病死、离合悲欢。此前所有的痛楚与悲伤,随着内心的渐次平静,尽数烟消云散。史铁生将这心境的转变,一笔一划地写成了文字,他的人生也随之越来越好。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遇到难关,跌入低谷的时刻。面对苦难,你抱怨也好,恼怒也罢,其实都无法改变丝毫。与其为之痛苦,不如顺其自然。就像作家芬奇说的,我会允许一切自然发生,并将之视为生命的风景。
作者:洞见yimo无胸怀不立人,无格局不成事。我年轻的时候,看《水浒传》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宋江当了水泊梁山的老大。论武功,他比不上花荣、林冲。论地位,他比不上呼延灼、关胜。论智慧,他比不上吴用、公孙胜。论样貌,他黑矮胖,活脱脱一斯文版的李逵。可是梁山108将,个个对他心悦诚服,听他调遣指挥。梁山三任领头人,只有他把梁山搞得蒸蒸日上。随着年纪渐长,历经世事浮沉,生活捶打,我才慢慢明白其中的门道,原来成事,真是一门学问。01《水浒传》里有个经典的套路。无论是谁见了宋江,都是“莫不是宋公明哥哥”,然后纳头便拜。这一幕颇有喜感。浔阳江头,本来张横已经在问宋江吃“馄饨”还是吃“刀板面”了。宋江感慨一句:想不到,我宋江死在这里。船火儿张衡一听,纳头便拜。去清风寨的路上,宋江被喽啰抓了。寨子里起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