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陈明(一)小感冒中的中医原理这些年,看到网上特别多的人转载各种养生治病的秘法,比如某某方法可以排寒,某某方法可以祛湿,还有敲胆经排毒,山药薏仁粥养气血,艾灸拔罐按摩穴位补肾,以及肾阳虚阴虚等概念,无一例外的影响了很多人。最后发现,方法越多,你越迷糊,不断的换来换去,最后放弃。我研究中医十年,最初也是沉迷于网上的这些概念,后来开始学习伤寒论,然后是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学说和圆运动中医学,接着痴迷于火神派的补阳理论和李可的临床诊断医案,这些年也拜访过一些中医,试吃过非常多的方剂,虽无真正看病的医术,但是结合武术与丹道的修炼理论,对于人体的中医原理,算是大概明白了许多,所以在此谈谈我这些年来中医以及修道路上的见闻,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指正。去繁就简,人体一气循环的基本模式就是气从肾水中向左升起,到
图|谦德君 - 01 -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译文】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这个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这句话是六祖慧能大师对佛性的独特阐述。每个人的内心都具备成佛的潜能,这种潜能是清净、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外求,也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的力量或因素,只要我们能够觉悟、启用这颗本自清净的心,便能够直截了当地成就佛果。这种修行的理念,使得禅宗成为一种注重实修、注重体验的佛教流派。- 02 -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译文】人虽然分南方人和北方人,但佛性自身却没有南北之分。慧能初到黄梅山时,弘忍大师问:“汝从何来?”慧能回答:“岭南。”弘忍大师说:“岭南人无佛性,若得为佛?”慧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人虽然有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区别,佛性却没有。
文 | 南怀瑾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易经》,所要走的路线,因为大部分人,以前还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们在这里先要使大家知道怎样去读《易经》这部书,先从怎样去认识它、怎样去了解它开始。至于深入的研究,有人研究了一辈子,也还没有搞清楚的,所在多有,包括我在内,研究了大半辈子,还跟一个初学的人差不多。实际上,讲这门学问,我自己都是战战兢兢的,觉得自己非常肤浅,没有办法向大家报告,不过有一点点可以提供大家的,亦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现在我们先说古人对《易经》的看法。《礼记》的《五经解》中,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洁静精微,易教也。”据说这是孔子整理《易经》以后所作的结论,对《易经》的评语。“洁静精微”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含义却是很广。“洁静”包括了宗教的、哲学的含义,也就是说学了《易经》,他的心
文 | 钱穆王船山曾说:《通鉴》能于十七史之外,旁搜纤悉,以序治忽,以别贤奸,以参离合,以通原委,盖得之百家之支说者为多。这是说:政事之治乱,人物之贤奸,事情之原委离合,往往在添进去的那些小文字中见出。若譬温公《通鉴》如绣成的鸳鸯,船山这番话,却把绣鸳鸯的针法线路指点出来了。我们要研读《通鉴》,船山的话,不失为一绝大的指示。但诸位试想,一部十七史一千三百六十多年,他只用两百九十四卷都拿来写下;可见他的重要工作,不是在添进史料,更重要是在删去史料。但在他删去很多史料以外,还添上两百几十种书的新材料进去。这工夫当然是极大的了。善读《通鉴》者,正贵能在其删去处、添进处注意,细看他删与添之所以然,才能了解到《通鉴》一书之大处与深处。然而真讲起来,他所更重要的还是在删掉史料方面。因为在宋仁宗时,他开始
文 | 曾仕强传承,这是我们现在最欠缺的。传承就是一代一代把家风传下去。我先讲一句比较严重的话: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伦理,我们的家庭,就是因为当中有一代人放松了,才会让整个链条脱节、断裂,造成我们今天这么痛苦。那代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不知道。但我想他们是好意,只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件大坏事。我们经常好心办坏事,自作聪明,好像别人都糊涂,只有自己看得到,然后曲解、扭曲圣贤的话,最后搞得不可收拾。这就好像传染病一样,传染病一来,不知道多少人要死掉,经过好几代人都恢复不过来。所以,下面的几句话一定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否则,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又将毁于一旦。第一句话,生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生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你宠爱儿子,把他宠坏了,最后他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全家都遭殃。你宠爱女儿,把她宠坏了,然后将她嫁到
文 | 南怀瑾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看到庄子这两句话,如果说是教育,我们历代的教育家之所以不去采用,是因为它非常的消极,消极到接近滑头了。对于人生处世虽然滑头而逃避,不过有它的道理。譬如第一句话:“为善无近名”,等于他的格言,就是说做善事应该做到没得名气,人家不晓得你在做善事。“为恶无近刑”,做坏事,有时人也难免,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善人,每一个人内在私心,或生活上总有些不对的地方,但是不会达到犯法的边缘,不会达到打击、痛苦、失败到极点那个边缘。换句话说,就是善恶之间恰到好处。你说这个人好吗?好不到哪里去,坏吗?也不坏,也不算太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这两句话。所以有人研究了《庄子》,认为道家都是逃避的
文 | 冯友兰孔子之后的一个主要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史记》中没有记述墨翟的身世,对他的生平几乎没有涉及。关于墨子是哪国人,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墨翟是宋国(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人,有的学者认为,墨翟和孔子一样,同是鲁国人。他的生卒年代也同样不可考,大概生活在公元前四七九(四六八——编者注)至前三八一(三七六——编者注)年之间。研究墨翟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墨子》一书,其中有五十三章,是墨翟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墨子创立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学派。在古代,墨子的名声和他的思想影响与孔子几乎不相上下。比较两人之间南辕北辙的不同主张十分有趣。孔子对周代早期的传统典制、礼仪、音乐、文学都抱同情理解的态度,并从伦理上予以解释,论证它们的意义。墨子则恰恰相反,质疑它们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使
来源 |百草园书店作者 | 明朝雪有人曾问,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答案或许令人意外,却又引人深思——得不到和已失去。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答案,却揭示了人们对于珍贵事物的不同理解。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让人心生向往,如同天边的彩虹,美丽却遥不可及。我们总是在追求那些无法触及的梦想,却忘记了身边的温暖。已失去的东西,如同流水逝去的年华,让人感叹时光荏苒,无法挽回。我们总是在怀念那些已经消逝的时光,却忘记了珍惜眼前的幸福。不管是得不到还是已失去,那些东西都已经不再属于我们。真正让人觉得珍贵的,应该是当下的“正拥有”。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把握住自己可以把握的,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请不要总是抱怨。因为磨难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的坎坷,
作者 :儒风君自冬至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后,即回返向北移动。经过漫长的数九天后,太阳直射点到达赤道。这一天就是春分。春分时节的风景,宛若邻家小妹的初妆,清新中不失一丝娇艳,一如在微凉的风中感受阳光的暖。春暖花开,引得诗情无限。 1春分竖蛋,放纸鸢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春分》: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春分这一天,昼夜平,也就是诗人笔下的“日月阳阴两均天”。春分之日,阴阳平衡。所以各地有“春分竖蛋”的风俗:把一颗鸡蛋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慢慢将其竖起。虽是阴阳平衡,但竖蛋并不容易。需要小心翼翼地操作,需要耐心,需要专注。待成功将鸡蛋竖起,抹掉鼻尖的汗珠,享受家人朋友的喝彩。北方地区,燕子飞来,桃花盛开。此时,除去厚重的棉衣,身心清爽。老人和孩子,都会跑到野外放
来源 | 洞见作者 | 洞见·老曹什么情况下,你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任何情况都不需要。01记忆中,我那善良温柔的母亲从来没有表扬过我。明明我比别人家的孩子都优秀,考上了985,有个铁饭碗,听话乖巧结婚生子样样不落人后。我都优秀成这样了,为什么她就不能表扬一下我呢?我感觉我的前半生一直在向她证明自己的路上疲于奔命。小时候,她面对我让小伙伴们痛恨不已的成绩单,只是淡淡地说,保持住。工作了,她拿着我用第一个月工资给她买的名牌围巾,只是戴着老花镜专心地找线头。生子了,她抱着她的亲孙子一边笑一边说,这孩子长得不像爸爸,像他爷爷。她生病了,我请假忙前忙后地带她去医院,整夜整夜地守在床前,她却总是抱怨水热了、奶凉了。我认为在她心里我就是一个一事无成、永远也得不到她认可的人。直到有一天,我帮她修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