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有人做《论语》的学士、硕士、博士论文,我的老师牟宗三先生就说,《论语》怎么可以用来写论文?圣人的话怎么可以去讨论?《论语》是要你去读,要你沉浸于其间的。在讲《论语》之前,我们讲讲用什么态度来读《论语》。 这几年来我在读经上首推《论语》,小朋友第一本书读《论语》,后来又说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牟宗三先生说《论语》是床头书,是随时要拿来翻的。《论语》也有这种性格,每一章不连贯从哪一章开始读都可以。有人睡不著觉读一读可能就打磕睡了,有人读读《论语》他的梦乡就更甜美。《论语》是人人必须读,随时可以读的书。 现在我还推动“全民读经《论语》一百”的活动,让全民都来读经。经是智慧的记录,想要开拓智慧就必须读经。很多人认为经典是宰治我们,控制我们,限制我们的。像这些人是不了解人生,不知道什么是智慧
1、教育是教人,就要从人性教起,即开发他的人性。教育是一种“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赞”就是协助,协助天地的工作。教育只是要让他有一个开放的心灵,有一个求知的精神。教育最主要的工作是培养一种学习的心态。2、我认为教育有三大原则;教育有三个最基本的规律,你按照这个基本的规律而行,不见得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按照规则而行,甚至违反了最基本的规则,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失败。教育是百年大计,所以对规则的把握更应该谨慎,但是因为他是如此长远的工程,所以对于教育规则的把握往往被人忽略。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我认为第一,教育的时机要把握;第二,教育的内容要把握;第三,教育的方法要把握。这本来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被忽略了,你一忽略,教育就或许费力很多,收获很少,或者是败坏人性,用孟子的话说,不仅是
大家都会觉得很古怪,认为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要教小孩子背书? 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没有文化根基。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任何一段,像
一个人走世间路,岔路口的时候,自己做选择;有风雨的时候,自己在撑伞;遇难题的时候,自己去解决;在伤心的时候,自己舔伤口。谁会成为你的靠山,你的靠山,是你的隐忍和坚强,是你的独立和乐观!一个人,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人的生活,我们必须要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晴天带伞,雨天撑伞。未雨绸缪有规划,活好当下不懒惰!一个人,甭管他人怎么待你,我们都要做真诚的自己。做好自己的事,问心无愧;走好自己的路,全力以赴。人这一生,别人有别人的生活,你也有你的日子,没有啥可比性,谁能活好自己,谁就最成功!一个人不要伤害善良的人,不要去做伤人的事。路走过,总有痕迹;事做了,总有因果。我们不求做到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做到,堂堂正正,问心无愧的活!一个人,人活一世,不会全然顺遂,走世间路,总有逆境
有一句话说的好: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想把你陪伴的人,总能挤出时间给惊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实就在于:想或不想。把你放心上,会对你用心;把你放风里,会把你无视。男人彻底放弃一个女人的表现,一个字:厌。01、对你没了兴趣一个对你有兴趣的人,你就如同宝藏,他总想着把你珍藏起来,就怕别人发现你的好。而如若一个对你没兴趣的人,即便是你光鲜亮丽的站在他面前,他也觉察不出你的优秀。人啊,其实很多时候,感觉错了,再继续也就没有啥必要了。没有了爱意,没有了兴趣,对你没有了探究的欲望,也没有想要和你久伴的心情,这份感情,也就走到头了。心里厌倦了,在一起的时间很长了,没有新鲜感了,或者是,磨合的很累了,都会让你一个人失去兴趣。当你对人失去兴趣,你就不会把目光放在他身上,也不会把时间花在他身上,其实男
来源 | 诗词世界我叫赵士程。我的妻子叫唐婉。我妻子爱的人叫陆游。曾经我以为,只要付出我的全副真心,哪怕婉儿此刻不爱我,她也终有一天会爱上我。直到那一天,在沈园,看到婉儿见到陆游时脸上那凄恻的神情,我才晓得我错了。错得彻头彻尾!她从来没有爱过我。自始至终,她爱的人只有一个陆游。自始至终,我只是一个笑话!0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本是南宋宗室,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旁人都道我家世清贵,锦衣玉食,前途无忧,该当是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他们都很羡慕我。可我却只羡慕一个男子,他叫陆游。他或许家世不如我,权力不如我,富贵不如我,可他有唐婉这样一个妻子,他便千百万倍地胜过我。我已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初次见到她的了。我只记得初见到她时,一颗心跳动得热烈,一贯沉着安稳的表情变得破碎,我慌张失措,手脚都乱了分寸。情
来源 | 百草园书店新的一年,踏上新的征程,迎接全新的自己。不紧不慢过自己的日子,感觉身边的温暖,这或许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人生路漫漫,悠长的岁月,要努力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就是属于恬淡日子里的幸福美满。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多么的奢华,简单朴素就好。或许是坐在窗前晒冬日的暖阳,或许是做一桌可口的美食,或许是读一本喜欢的书籍。只要是做温暖的事,心里都是欢喜的。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知道,人生中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并在自己热爱的生活里,让生命闪闪发光。”我们要去相信,生命中总有些美好,是专门为治愈你而来,万物向阳,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度,也充满了惊喜。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种感受和心态,心情舒畅,生活温暖了,也就知足了。把我们的心安顿好了,内心平衡了
来源 | 老子道德经作者 | 逍遥子在人际关系中,异性之间的交往是一门微妙的学问,涉及到尊重、边界和情感的平衡。然而,有时候,人们可能在不自觉中越过了适度的界限,导致关系的微妙变化。下面我们来探讨异性之间在共享某些东西上的边界,切勿掩耳盗铃,明白其中的底线。1亲密的共事和工作场合在职场中,与异性同事亲密共事是常见的情形。事实上,良好的工作关系对于整个团队的协作至关重要。然而,在建立共事关系时,我们需要明智地处理亲密与距离的平衡。过分的亲密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误解,甚至给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合理的工作关系建立在专业和友好的基础之上。共事时,注意保持适度的距离感,不要在工作场合表现过于亲昵,以免给同事留下不当的印象。尊重职场规范,保持专业性,对于异性同事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健康。2感情的倾诉
林散之很多书法初学者向我抱怨:老师,天天练字练字,却看不到一丁点的进步,这书法到底该咋练?其实这说出了大多数初学者的困惑。笔者在网上也看过很多网友,确实每天在发习作,每天天坚持练字,精神可嘉,有这股毅力,练字就有希望,但是看字却不得法,用笔都不对,下再多的功夫也是徒劳,反而使自己越走越远。关键要找方法,光傻练也不行!其实练书法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当代书法大家林散之给初学者的建议就是六个字“定时、定量、定帖”。准确理解这六个字,用好这六个字,对学习书法是有很大帮助的。天开新图画无言联第一,定时。每天坚持练习,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很少人能够做到,但初学者必须要做到,不能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聚会娱乐活动就不写,三天打鱼两天上网,那不行。第二,定量。因为书法首先是一门技艺,然后才是艺术
“书圣”王羲之将汉字冲和潇洒之美发挥到了顶峰;“亚圣”颜真卿将书法雄健浑厚之态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赵孟頫则是把书法的笔画、结字之美与实用性做到了完美统一。学界认为,他的字对于初学者来说最为“友好”。原因是既有严谨丰富的笔法,一丝不苟的用笔,在细节处理上又不像“二王”那样过于复杂,练起来易上手,且出成果较快。不过,这些优点也成了后世书家批评赵孟頫的“证据”,董其昌、傅山年轻时都批评过他,认为他的字“俗”“媚”,过于圆滑。而当今的一些书法家也指出赵孟頫的字“俗媚”。不过,这些指责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的,就是赵氏学魏晋唐人笔法学得太精妙了,以至于给人以“缺乏个性”的感觉。事实上,赵孟頫的字并不“俗”,而且以一种更“大众化”的方式普及古法。晋人尚“韵”、宋人尚“意”,但“韵”“意”太玄乎,后人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