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生而为人,总有觉得人间不值得的时刻,也总有情绪低落、崩溃无助的时候,甚至更有一死了之的想法。前几天《奇葩说》的辩题—— 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给了我当头一棒。身为一个经常徘徊在崩溃边缘的成年人,我很赞同傅首尔说的那句话:藏不住的崩溃只是伤痕,藏得住的崩溃才是勋章。成年人有崩溃的权利,但更多的是撑下去的责任。冷暖自知,悲苦自渡听过一句话: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的确,正如傅首尔说的: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你以为的崩溃,在别人眼里却是笑话。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情绪崩溃的人站在顶楼欲往下跳,只见楼下有人说:跳啊,跳啊,再不跳我就走啦!结果,崩溃的那人纵身一跃。做人,永远不要高估人性和高估关系。你以为崩溃的时候,会有温暖的一双手握紧你,殊不知,冷暖自知,悲苦自渡才是人间真相。朋友
网上很流行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成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正如歌德所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用好的心态去感受事物,发现并体味幸福的感觉,这样的人生总能与众不同。羡慕别人的幸福是一种错觉作家马德曾说:“一个人总在仰望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仔细想想,这世上没有谁是绝对幸福的,也没有谁是绝对不幸的。有时你以为的幸福,别人正在经历;而别人以为的幸福,你也正在感受。盲目的羡慕别人的幸福,是一种错觉。莫言曾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人,来到这世上,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羡慕。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
人生最困难的事,是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无知,是通往智慧殿堂的门槛。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无意识的狂妄自大当中,愚蠢却不自知。正如福楼拜所说:“大地有其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没有尽头。”太自以为是的人生,一场悲剧。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以为是俗话说:无知者无畏。生活中,我们身边总不乏一些无知自大之辈,对事情全然不懂却胆大包天,愚蠢至极。殊不知,由无知生出的自信只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劫匪不做任何防护措施到银行抢劫,很快就被警方抓获。他不做防护措施的原因令人哭笑不得,他在网上听说柠檬水是隐形水,可以将事物隐藏,于是,在脸上涂满了柠檬水后大胆作案。如此无脑且大胆的行为,只能葬送他的一生。正如那句话所说:“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
康德说:“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很多时候你抱怨没有得到想要的生活,是因为你还不够自律。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却又不付诸行动。而那些活得精致美好又成功的人,都明白只有足够自律,才能足够优秀。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不放纵自己、不听从欲望、不逃避痛苦、不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把自律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才能拥有高质量的人生。一、自律的人,早戒掉了低级欲望亚里士多德说:“要成为优秀的人,我们不能只有优秀的想法和或者优秀的感觉,我们必须优秀地行动才行。”深以为然。生活形形色色,诱惑太多,而自律的人,总能坚守自己的原则。谷歌高级工程师马特·卡茨,曾为自己定下一个30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如:每天骑自行车上
作家亦舒曾说:“愈是运气不好,愈要沉住气默默振作,静静熬过去,切勿扰攘,制造笑柄,留下后患。”人生旅途,难免有高峰有低谷,有得意也有失意。其实,每个人都有扛不住的时候,都有感到焦虑,感到烦躁,甚至感到活不下去的时刻。但当一个人处在低谷时,要沉住气,戒掉焦虑与情绪。沉得住气,是一种难得的生存智慧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惨遭宫刑,虽遭受如此厄运,他却没有怨天尤人,心智大乱失去理智,而是沉住气发愤著书,最终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沉得住气的人,不会在低谷期抱怨命不好,时运不济,而是会沉下心来寻找到突破口,这不仅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难得的生存智慧。武侠剧《神雕侠侣》中隐居深谷不出世的老妇——裘千尺算得上是最沉得住气的人物。裘千尺被丈夫公孙止挑断筋络,十多年来困于绝情谷的百丈深洞中,全凭一棵长
中国历代是非常重视文化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认为艺术是一种游戏,被排在了最后。中国人写字、画画都用一支毛笔,公事之余要在宣纸上写写画画。中国的文人将这些当做是业余爱好,以自娱自乐为主。尽管古人不愿做专业的书法家,但是字写不好也是相当丢人的。古人重视书法,因为书法是学问。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就是说,如果画画只以形似为基准,只是儿童的见识。我曾提出搞艺术的要有民族、现代、个人三个特性,这主要是针对绘画提出的。但不论书法绘画,没有这三个风格就不能成为大家,如此看来,提出这三个特性对书法也是有用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民族的特色,创作就没有了传统的根基。有了民族特色以后还要有时代特色,把古人的东西都临摹一遍,即使临得很像也没有用,因为不是现在的
导语 ﻪ毛泽东称《西游记》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都有个坚定的信仰”。顾城对他的看法是,“毛泽东喜欢孙悟空,喜欢林黛玉,喜欢李逵,喜欢李贺,喜欢李白。不难看出,他喜欢的都是生性自由、真性情的人物。”他认为,毛泽东“几乎是将这几本中国家喻户晓广受欢迎的书实演了一遍。井冈山恰似梁山泊聚义,后来的抗日战争、与蒋介石内战,跟苏联交涉、与美国周旋很像三国演义”。到文革时期,“我们看见典型的动作就是上边的下来,下边的上去,说这个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天下大乱形势大好,这便如同大闹天宫,在孙悟空那里玉皇大帝也不算什么,毛泽东则说造反有理,敢把皇帝拉下马。最惊人的是他站在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说这个话,他是玉皇大帝,却想当孙悟空。” ● ﻪ在不同的时候、不同语境下,毛泽东对孙悟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抗战时期
旧中国主权沦丧,统治腐朽,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为了救亡图存,青年毛泽东上下求索,寻求救国真理。在读书求知与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最终选择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研究一个拔本塞源的方法” 青年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列强的欺凌,军阀的反动,社会的黑暗,使他痛感“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他立志“研究一个拔本塞源的方法”,即从根本上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法。 毛泽东对民族危亡境地深表忧虑,他感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1915年5月,为抗议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人们将5月7日立为国耻纪念日。毛泽东愤然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表达对袁世凯卖国的极大愤慨,显露出勇担使命、雪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谋过面的总统尼克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完全献身的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诗人”。如果说,“诗人”是特指毛泽东的个性化特征,那么,“历史造诣很深”则适用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不仅“历史造诣很深”,且读史、鉴史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志趣,也是他们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智慧。毛泽东:“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泽东嗜书如命,史书为最。图源网络早在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因之“劝大家读历史”,并指出,。正是在对历史典籍充分研读之后,他得出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
对床与众不同的“讲究” 毛泽东在生活起居方面以简单随便著称,但对自己的床却有与众不同的“讲究”。 一生喜爱简朴的毛泽东,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惊人的“财富”! 当走进紫云轩毛泽东的起居室时,你会惊讶地看到,他睡的硬木板双人床不仅十分宽大而且十分简朴,大床的一半放满了整整一尺高的书籍。 这张既不高贵又不豪华的大木板床可谓来之不易,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 当毛泽东初进北京时,便对身边工作人员发了一通脾气。原来,毛泽东对卧室那张弹簧床极不满意。 其实,这间卧室内唯一豪华的家具就是这张弹簧床。警卫员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床,坐在上面就像是坐在沙发上一样。他们觉得这个床要比毛泽东在农村时睡的任何一张床都要高级,于是,将这张床摆好。等待新主人休息。 可新主人毛泽东并不买账。他看到这张床,声音很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