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谈谈中医对饮食的看法。 你在吃饭,饭也在“吃”你 人们习惯于听从意识的指挥,该吃这个,有营养,该吃那个,补微量元素。却从没问过身体,你到底想不想吃,到底想吃什么,吃下去的这些,是滋养还是消耗?饭,是种享受。饥了,饿了,饭菜端上来,香气扑鼻,吃起来有滋有味。饱了,放下筷子,多一口也不吃。吃完饭,精力充沛,神清气爽,这叫“吃美了”,叫“怡”。如此简单的吃饭一事儿,却有多少人许久都没有感受过它的乐趣了。有人说,很多年了,我都没有过饿的感觉。有人说,我只是每天都吃些我认为该吃的东西,但从不觉得好吃。还有人说,“吃美了”的状态,只存在于我儿时的记忆里。“吃美了”是食物之精转化为人体的精,炼精化气,气来养神。神得到滋养,人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满足。儿童肾精
身体骨相算命图解1、眼眶子骨凹陷者,眼里重利益与权势,亲情薄。2、腮骨阔,吃苦不灰心,报复心强3、牙骨凹陷者,一生多贵4、胸骨凸出者,一生辛劳5、额骨凸出者,做事慢性子,善于思考6、鼻梁露骨者,性格挑剔,一生多贫7、耳骨软者没有主见8、耳骨坚硬者,性格强势9、印堂骨平满,做事有魄力10、眉骨塌陷,做事能力不足11、胸骨高凸者,一生穷尽精力而终获困顿。12、脑顶骨隆起凸起者,早年聪明。13、两个眉骨距离近的人做事专注14、玉枕骨高正者富贵,平陷者低贱。注:玉枕骨一般指的是额骨,额骨宜饱满丰隆,忌讳塌陷低窄。15、头壳两旁凸出者,聪明富厚。注:这样的骨相人也属于胆大妄为的16、鼻梁如竹节者克子,低塌者夫妻不睦。注:鼻梁起节的人性格刚强难化,而塌陷的人夫妻有克。17、颧骨高者,易主掌权,女主克夫,
疾病的来源:“怨、恨、恼、怒、烦” 善人叫我不怨人, 此是成佛大道根, 从今以后天天问, 你还怨人不怨人。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真正地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的一个最底层的代码原因。 如果真正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病,不仅仅是要从他身体层面上看,最重要的是要去看他的心性。而每个人的心性又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光明的一面,只不过被我们的某一些禀性所覆盖了,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一样,而这些乌云在我们的心性里面,是什么呢?就是怨、恨、恼、怒、烦,这些怨、恨、恼、怒、烦的情绪,不仅仅令到我们不快乐,不健康,不成功,更重要的是,它令到我们浑身疾病缠身,几乎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病,我们身上所有的疾病,都与我们的这些
关注先天之本,也就是激活肾经。肾经上的每个穴位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一样,通过按这个穴位,让它再撞击、再通别的穴位,最后整条经都通了,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最后,您会发现整个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全改善了。从哪里着手激活肾经呢?从太溪穴激活。因为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源头。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太溪穴”。从名字不难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顾名思义也就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此穴内物质是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到本穴后,冷降水形成了较为宽大浅溪,因此名“太溪”,也称“大溪穴”。如果肾水充盈,精之充足,肾的“原阳”或者说“真水”才会发挥其作用,温润营养我们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经过这么
要如何返老还童?如何培养自己?老年的人或者年轻身体衰弱的人,抗衰抗老只有一个秘诀,就是“静”,养静。什么思想也没有,但不是昏睡,心境很清明,头脑很清楚,等于动物的冬眠。养多少时间不一定,看年龄关系,至少一个周期七天。七天下来,等到青春的气息恢复了,阳气发动啦!千万不要动欲念啊!有了男女关系的欲念一配合就完了!所以道家讲性命双修,就等于佛家的心性念头。这个作用要分辨得清楚,没有一点杂念,没有一点恶念,也没有一点邪念,没有一点不正之念,这个时候等到一阳来复,正子时位置到了,阳气就恢复了。只要你这样一次能够把握得住,还不要说每次,一次能够把握得住,祛病延年之药就在你手上,就有把握。不过也很难啊,虽然你把握了,但这个阳气潜伏变化,的确有冲关之象,一关一关很难转啊!冲上来的时候第一个就是腰部,腰酸背痛
1读《论语》,也要读《孟子》我想举的第一部书是《论语》。你若要反对中国文化,那很简单,第一就该打倒孔家店。当时立意要打倒孔家店的人,就都在《论语》里找话柄。如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说这是孔子看不起女人。又如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又如“子见南子”,把来编成剧本表演。拿《论语》里凡可以挑剔出毛病的,都找出来。至于如《论语》开卷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何毛病呢?这就不管了。至少从汉朝开始,那时中国人就普遍读《论语》,像如今天的小学教科书。《论语》《孝经》《尔雅》,人人必读。《尔雅》是一部字典,现在我们另外有合用的字典,不需要读《尔雅》。《孝经》今天也不须读,已经经过很多人研究,《孝经》并不是孔子讲的话。我想《论语》还应该是我们今天人人必读的一部书。倘使要
媒体上关于读书的文章不少,但相当一部分是误导。比如有人提倡快乐学习,大体上,读书是快乐的,但读书不能只要快乐,有些枯燥的书也要读。也有人说,书应该写得让大家都懂,这种观点也不对,一些科学原理或深奥的思想很难写得人人都懂,阳春白雪注定是少数人的。文学史说白居易写诗通俗易懂,连老太太都能懂,我不太信——这老太太也许就很有学问,一般的老太太,《卖炭翁》或许听得懂,《长恨歌》也能听得懂吗?还有人说现在是读图时代,我不反对读图,21世纪有很多有意义的图,但绝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通过图来反映。有些事画图的确看得懂,可有些事画图不但看不懂,可能还会引起误解。你们应该怎样读书?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不讲抽象的,我讲具体的。首先要明确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同的目的决定了读书的不同方法和途径。为求知而读:读书就要学会选择若
《法言》有云:“言,心声也。”言语是思想的发声,从一个人的话里,往往可以听出其内心的声音。从而初步判断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是否值得交往。那些人品差的人,开口闭口都离不开以下三种话,身边若有此类人,请注意提防,一定不要深交。01胡说八道的闲话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段话很火:“你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生活中,爱胡说八道的人,大抵如此。说人闲话,正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日子过分空洞与苍白,所以他们需要用别人的茶余饭后,去增添自己的色彩。他们常常口无遮拦,用一己之见揣度别人的心思,总见不得身边的人好。添油加醋是他们的本事,“心直口快”是他们的说辞。热衷于把嘴欠当耿直,把刻薄当幽默。他们只看得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从来看不见自身的鄙陋与没教养。佛说:“管自己,是佛;管别人,是魔
祸福无门,为人所召。《吕氏春秋》有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思是说,把池水抽干可以抓到鱼,只不过第二年就没鱼了。竭泽而渔必无鱼,人也是如此,透支自己的人,注定走不远。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一味地用力透支,就是一场灾难。任何时候,都能把握好尺度,不透支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自律。01不透支健康哲人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因为健康,才是我们立足于世的最大本钱。人生不过百年,穷也好,富也好,名利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更何况,钱再赚得多,也要有命花。 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和梦想,拼命工作,频频熬夜。可在患上淋巴癌,得知自己生命可能只剩100天的时候,他才顿悟,人生最贵的,就是健康。如果你透支了自己的健康,
作者:洞见yimo,来源:洞见(DJ00123987)事来则应,事过不留。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学者王士祯曾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王阳明和孔子一样,未立文字。《传习录》为阳明弟子所作,书中收录的是阳明师生日常对话和信件。今天,国学君从中精选王阳明和弟子8段对话,让我们一起领悟哲人智慧。01关于情绪弟子曰:有所忿懥,如何?阳明曰: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译文:弟子问:情绪不好,愤怒怨恨怎么办?先生说:顺其自然,不要沾上主观意气,就能保持本心的平静。国学君说:愤怒的情绪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如果任由自己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