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73页

10月18日

一篇难得的绝世好文!(值得品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62次
一篇难得的绝世好文!(值得品读)

来源 | 读书369 01 空白也是一种色彩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争取金钱和地位,沉溺于琐事和俗务,这些事物充斥着人生。这种没有空白的生命,最终有几个不是赢了别人,输了自己。没有空白的人生,永远都不会有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愉悦。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艺术,有时就是一门留白的艺术。 02 活法不止一种生命有无数种形式,在这个世界上,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活法。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享受生命,坚持寻找心中最让自己舒适的一种活法,就是最好的。 03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芸芸众生,执着地活着,追求爱情的甜蜜、婚姻的圆满、事业的成功,都是为了寻找灵魂的香味——幸福。幸福是上天掷到人间的一块最费思量的诱饵,没有得到的时候,它让你魂牵梦萦,一旦得到,又让你感到味道索然。因此,满足才是最大的幸福。 04 回归到零

10月18日

“人情薄如纸,人心狠如狼”关系再好,也要守住这三条底线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63次
“人情薄如纸,人心狠如狼”关系再好,也要守住这三条底线

来源 | 励志语录‍‍‍‍‍‍‍‍‍作者 | 简影人之所以会进化成一种群居动物,是因为需要彼此的帮扶,同时也有交流沟通的内在需求。生存于这个社会,谁也不可能脱离社交关系而存在,再自闭也会与他人产生关联与羁绊。在人际交往时,很多人习惯袒露出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以此换来他人同样的礼貌相待。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交换并不一定能如人所愿,总有人会有意无意的打破这一平衡。老话常说:“人情薄如纸,人心狠如狼。”不论你与对方的关系多好,都要守住这3条底线,才能真正维护好双方的感情。1金钱的底线电影《寄生虫》中曾说:“钱,就像一个熨斗,能烫平生活的所有褶皱。”生活想要维系,必少不了金钱帮自己兜底,想要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不能没有财富的加持。也正是因为如此,钱也会助长人性之中贪婪的部分,让人脱离原有的轨道,开始失

10月18日

余生,和让你舒服的人在一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32次
余生,和让你舒服的人在一起

作者 :儒风君人生海海,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我们一路走来,需要不断地和人打交道。如果遇见相处不来的人,难免会心生疲累,烦不胜烦。反之,遇见相处舒服的人,往往会如沐春风,受益良多。悦人不如悦己,余生,和以下这4种人在一起,相处舒服,来往舒心,就是最明智的选择。1出言有尺的人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人说出的话,最能暴露出他的修养和情商。没有边界感的人,说话不管时间、场合、对象,张口便说。既不考虑言语的尺度,也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伤人于无形之中。这样的人,即便无心,听者有意,只会让人在不适中避而远之。而出言有尺的人,说话之前,能换位思考,言辞之间,能将心比心。他们忍得住自己的口舌之欲,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们不会大张旗鼓地炫耀,而是低调做人,言语藏锋,以免刺伤他人自尊

10月18日

大醉以后能写好草书吗?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13次
大醉以后能写好草书吗?

大醉后才能写好草书的说法,坊间一直盛行,原因大概是受了唐诗中一些描写的影响。最著名的要数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了,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你看,一个是醉后成了诗仙,一个是酒后成了草圣,看来酒的作用还真大。同样,怀素在《自叙帖》中引用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也与酒有关,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淋漓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新奇、无定则都是酒带来的,酒醒了好像什么都写不出来了。中国的许多文化都与酒有关系,酒也确实使许多故事带有了传奇色彩,大到荆轲刺秦,小到吟诗作对,酒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容否认,酒给许多人带来了胆量,带来了文思。在一定条件下,酒助长了一种感觉,催化了一种情绪,是完全合理的。

10月18日

我是怎样把篆书写出“明清味”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28次
我是怎样把篆书写出“明清味”的?

江西青年书家赖泽炯,虽然出生于1990年,但他已经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大展上入展,而且他主要以学习小篆为主,入展作品也多为小篆。他的篆书主要学习吴让之风格,虽然现在他的个人面目还不明显,但年轻的他走在正确的路上,仍让人充满期待。赖泽炯书法作品对于学习小篆的思考,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浅谈小篆学习》,对他的思路有些了解:浅谈小篆的学习■赖泽炯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一门艺术,然而文字却以中国的汉字书写才被称为书法。它与西方国家的英语不同,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书写,而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有着各种不同的书写表现方式,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方可圆……赖泽炯书法作品我从小喜欢涂鸦,在整个校园生活中一直被老师表扬字写得漂亮,懵懂少年心中难免自喜。出生在农村,学习条件亦不如现在城市的孩子这么优越,没有专业老师也没

10月18日

李清照为何看不上苏轼?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42次
李清照为何看不上苏轼?

我相信,如果现在有谁说,中国古典诗词的没落是从苏轼开始的,或许会被很多人群嘲,被打上诸如“不太古风李太白”、“冷门诗人李商隐”等标签。但值得玩味的是,这种论调却是从宋代便出现了,且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时期。更有趣的是,持此论调的人在历史上也并非寂寂无名,他们同样也是享誉古今的文坛大家,被现代人尊崇,比如《沧浪诗话》的作者严羽,还有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严羽:苏轼写诗的方法,直接导致了诗歌的没落南宋文学理论家严羽被誉为“宋元明清诗话第一人”,他对苏轼的不满非常明显,其在《沧浪诗话》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这句话说得很重,在宋代诗坛上,严羽是铁杆的“唐粉”,宗唐一派,认为宋代的诗歌是劣质的,其发生质变的节点就在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出现,诗歌开始

10月18日

启功“力推”的字帖,赵孟頫每天练10遍,如今纳入书法“教科书”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13次
启功“力推”的字帖,赵孟頫每天练10遍,如今纳入书法“教科书”

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要想日后强化笔法,展现出意境、神采之美,进入艺术领域,选择一本优质的入门法帖,具有先入为主的重要性。能影响用笔习惯、控笔力道以及审美风格等根基,就像建设一栋大楼,或养成一种饮食口味,控制日后的发展方向,确立后极难改变。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像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等人的法帖,饱含完备法度、灵活风姿和细腻笔势,选择法帖时就会偏向“二王”及“唐楷”。实际上像《九成宫》、《十七帖》这类作品,用笔细致高深,难以领悟内在精髓,笔画间的牵丝映带,或提按转折中的方劲刚健之气,拿捏不到位。不仅会产生僵硬流俗等问题,还会削减书法兴趣,但是初学者为了保证日后的艺术发展,不能摒弃晋唐的温雅清逸、劲健醇和之风,选起来颇为困难。好在近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向初学者“力推”一本入门字帖,集合六朝风

10月16日

自我管理的3个习惯,养成受益终生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76次
自我管理的3个习惯,养成受益终生

人这一生,说到底就是学着管理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都会在某个时刻影响我们的人生。时间管理,空间管理,情绪管理,养成这个三个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受益终生。时间管理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杂诗》中写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勤勉,岁月不待人。时间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有好好珍惜,合理利用,才能提升效率,收获良多。王阳明有一首诗《读易》: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包蒙戒为寇,童牿事宜早。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三十五岁,因为上疏请求“去权奸”,得罪了刘瑾,被廷杖四十,下放诏狱。一般人到了大牢,不是哭哭啼啼,就是四处鸣冤,但是王阳明没有,他在抓紧时间读《易经》。王阳明不但自己学习,而且还与狱友互相讲习,经常通宵达旦,以至于忘了身在囹

10月16日

人生建议:永远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深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70次
人生建议:永远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深刻)

作者:青允来源:富书(ID:kolfrc)导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的教育也不一样,不要用自己的尺,去丈量和干扰别人的生活。前阵子,在2023年度演讲中,雷军的一句话击中了很多年轻人的心:“不要随便给年轻人太多的建议,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深以为然。现在的年轻人真的被输入了太多的建议了,“躺平”、“冲刺”、“考研”、“考编”、“冲大厂”、“回农村”、“自媒体”.......以至于很多人满满的内耗与焦虑。苏格拉底曾说:“我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诚然,纵使经验相似,但人生之路亦各自不同,因此不可轻言对别人进行劝导。我们大多数时候的想法,都是自己一些狭隘片面的想法,根本不足以指导别人,即使关系再好,也不要随便给别人建议。成年人最大的清醒,莫过于闭上自以为是的嘴巴,深度提升自己。1摆正位置

10月16日

哲思 | 遇事最顶级的思维方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57次
哲思 | 遇事最顶级的思维方式

遇事最顶级的思维方式刘润在《底层逻辑》中讲过这么一句话: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尖高手改变模型。著名作家丹·希思提出一个概念叫“上游思维”。遇到问题不急于应对,而是把眼光投向上游,追根溯源,如此才能根治问题。然而现实中的我们,习惯把精力放在应付不断出现的问题上,四处灭火。这是典型的下游思维。美国一知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校读书的时候,班里蚊子特别多,很多同学被叮咬得无心听课。放学时老师便吩咐学生自带工具,准备灭蚊行动。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工具,蚊子拍、捕蚊网、灭蚊药等。而杜威竟然拿着一把镰刀走进了教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接下来,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可恼人的是,无论怎么努力,教室里的蚊子还是层出不穷。这时只见杜威拿着镰刀走到教室后的一片杂草旁,挥起镰刀开始割草。随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