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壹 贫富祸福 皆由己作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译文】能够享有价值千金产业的,一定是一个能够承担千金福报的人;能够享有价值百金产业的,一定是一个能够承担百金福报的人;应该饿死的,一定是应该遭受饿死报应的人。这些都是各人自己造成的,上天不过是根据各人的本质而加厚些微罢了。贰从后种种 譬如新生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译文】你以前所犯的种种过失,要拔得干干净净的,就有如昨天的你已经死了,从今天起,做个全新的人,以后一切的一切,譬如今天刚刚新生。这样,那你就算是获得精神重生的身命了,你的命运也就可以完全不一样了。叁吉福可得 凶祸可避《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
所谓教养,是我们语言的适度,行为的得体,与人交往的温柔与善良。它似春风,不经意间吹拂过脸颊;它似秋雨,浇灌心田送来阵阵凉爽。真正的教养,都藏在日常生活的小事里。01给别人递剪刀、铅笔等物件时,把尖的一头握在手中对着自己。有一种教养叫:为别人多考虑一点。02先进电梯,会按住开门键,直到所有人都上来。有一种教养叫:能等一等就等一等。03进食堂、超市、商场时,开门或拨开门帘后看一眼身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用手扶一下免得打到后面的人。有一种教养叫:多看一眼,多扶一下。04借东西前要征得同意,不要私自翻找,哪怕关系再熟。有一种教养叫:为人有分寸,做事不逾界。05去别人家里,不要随便坐在人家的床上。有一种教养叫:哪怕主随客便,也不等于随便。06送客时,尽量等看不见客人了再关门。有一种教养叫:送你离开,直到
诗人顾城说:“风在结它的叶,草在结它的籽,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到了一定年纪后,才发现相处不累,久处不厌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这首小诗,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样子:相处舒服,无言也暖。01相处舒服,频率相同《小窗幽记》有云: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起初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最后关系却慢慢变淡,能一直联系的已寥寥无几。所有关系的变淡,说到底是因为频率不同。《易经》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同频的人才会久处不厌。所谓频率相同,不过是朋友之间的理解和懂得;夫妻之间的欣赏与包容。频率相同的人,懂得倾听,而不是争辩。频率相同的人,懂得你的言外之意,理解你的山河万里,尊重你的与我不同。和这样的人在一起,
网上对“初老”一词的解释是:“因为工作压力以及生活紧凑的影响,现代人往往心比实际年龄老得快。不知不觉中,年纪轻轻时,就开始面临了老的征兆。”不论男女,对“老”一字都显得异常敏感。时光都去哪儿了,仿佛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变老了呢?其实我们不是老了,而是逐渐成熟,蜕去曾经的“外衣”,在岁月里“破茧成蝶”,遇见更好的自己。以下5个初老现象,看看你中了几条? 01 莫名其妙就会一大早醒过来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会突然起的很早。然后漫无目的在家瞎晃悠,这里动一下,那里翻一下,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莫名的心里空荡荡,一种想哭的冲动涌上心头。一天下来,如同行尸走肉般,干什么都没劲,吃什么都形同嚼蜡。 02 发际线越来越高,脱发越来越严重地板好像自己会生出头发,不管怎么擦都擦不完;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一如林语堂所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潇洒人生,这便是苏轼。想要成为他这样的人,那么这六首诗词值得借鉴,不仅是六种经历,更是六种感悟,读懂即可幡然醒悟。《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人在得意时要能稳住,生活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往往是最得意的时候。俗语有云:天若让你亡,必先让你狂。人在得意时如果不能稳住,往往会骄傲自大,从而失去正确的方向,导致一错再错。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不断学习,学会反思
曾有人戏言:“人活于世,便是‘人活于事’。”世间人千千万,人间事万万千。有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有人“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但不管“古今多少事”,最终亦不过“都付笑谈中”。心情简单了,生活就简单了。学着做一个“无事人”,你会发现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美好。01不纠从前事,退步是向前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五代·布袋和尚《插秧歌》这首诗出自一位五代后梁时期的高僧所写的。高僧出身农家,人虽矮小,身体却很强壮,极擅长插秧。一日,他在田中插秧。不经意间,他发现正是自己一步步地后退,才有了秧苗的一步步前进。于是,他恍然大悟:“退步,原来是向前!”当你前方无路时,何必一直执着向前呢,退后一步,没准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海棠花开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优雅,有的粗鲁,有的善良,有的自私。然而,真正让我们敬佩的,是那些有修养的人。他们的存在,就像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有修养的人,是有教养的人。教养并不仅仅是礼貌和规矩,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伤害到他人。他们会用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而不是嘲笑和贬低。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尊重和谦逊。有修养的人,是有知识的人。知识是修养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真正的修养。他们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的理解世界,才
来源 | 读书369读史明智,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存下来,慢慢讲给孩子听。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1降低期待,少在乎他人眼光。佛说: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心念,决定了万事万物。京碧寺寺门扁额书有“第一义谛”四个大字,龙飞凤舞,灵韵非凡。很多爱好书法的游客都慕名而来,据悉,这字出自洪川大师之手。大约两百余年前,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寺里的和尚请他写这4个字。洪川大师初时将这四字写在纸上,可是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讳的人,瞧见他的字,批评道:“这幅写得不好。”“这一幅呢?”洪川大师问。“不行不行,比前一幅还差!”这位和尚说。洪川大师并未生气,耐着性子又一连写了八十四幅“第一义谛”,可和尚仍觉不够完美。最后,这位和尚有事离开了片刻。洪川大师心想,这下就能避开和尚那挑剔的眼光了!于是,他心无羁绊,自由自在地挥洒出“第一义谛”四
作者 :儒风君周国平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本身。究其根源,累的是那颗始终想不开、放不下的心。不跟伴侣较劲,婚姻自然长久;不跟儿女较劲,儿女自然成才;不和自己较劲,生活自然轻松。 1不跟伴侣较劲戴建业教授是农村学子,妻子却是城里的干部子弟。两人生长环境的不同、观念相差甚远,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为了解决矛盾,妻子提出一个方法:以后家里的大事你说了算,小事由我来管。戴建业听了很激动,觉得自己的命太好了,妻子这么通情达理。但很快,戴建业就发现,在妻子眼中家里就没什么大事。每次当他觉得这事儿很大,要发表一些意见。妻子就会说:“这么点小事,你一个大男人还要管?”这样忍气吞声的日子,持续了8年。戴建业经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拖到很晚才回家,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