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01人体是宇宙的缩影祝玄冲道长:如果想知道经脉对于修炼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人体经脉的来龙去脉,才能真正理解经脉对于修炼的重要性。人体的经脉最核心的是先天奇经八脉与后天的“十二经脉”系统,而“十二经脉”直解隶属于人体“五脏六腑”。《黄帝内经》言“五脏为阴”,效法的是地道;“六腑为阳”,效法的是天道。《黄帝内经》中有一个核心思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而这与修炼又有什么关联呢?在丹道体系里,大道又被称为先天虚无混元——炁或混沌之炁。那么“虚无”为什么又和“混沌”扯上关系呢?我先简单的把这个概念讲一讲,混沌是源于盘古开天辟地这一上古神话中的一句话:“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为阳、地为阴,阴阳是两种相反的能量,就好像数学里面的+1和-1的关系一样,一个是正,一个是负,它们本质相反
作者简介:王汎森(1958-),历史学家,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历史的思考”是我喜欢用的名词,我的意思是,任何一种现代学科都有通识的任务,正如经济学教导人们“经济学的思考”,历史学一样可以培养“历史的思考”。“历史的思考”至少有几个要素:第一、是历史想像能力的培养。这是人文教育很重要的环节,在经过相当的培养之后,能使历史世界在脑海中活起来、亮起来。第二、要尽可能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全景式的掌握,包括纵深的及横亘的两个层面。它训练人们避免零星的、孤立的、点状地看历史事件,而倾向于将历史事件理解为一方面是历时性的因果相续,一方面是一个时代中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而成,有些是原先已在(given)的条件,但也有人类靠着努力可以加以改变的部分。这种“认知复杂度”的培养,使得一个人
盘坐是筑基的第一法。好多经典著作都有筑基多少天,自己看也对,盘坐是第一法,是筑基。筑基有三种情况:第一,筑基得很好,根基打得非常好。第二,马马虎虎。第三,根本就没有什么筑基,歪着,斜着,不正。盘坐时,坐着坐着,脊柱弯了,弯了也不知道。你筑基时就斜了,天梯就上不去,天梯不能登上巧空,就不巧妙。“舌抵上腭,闭目收心,调身调息,静神虚无。五指分开,两手手心向下,分左右放在两膝上,使心神一无所想,空无一事,万虑俱忘,无视无思,无听无虑,无将无迎,无内无外。含眼光,凝耳韵,缄舌气,听心息,是为和合四象。清虚空默,任其自然,方为合法。收心静坐的第一点、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坐住。要求闭目收心,舌抵上腭,调身调息,静神虚无。五指分开,两手手心向下,分左右放在两膝上(盘坐用散盘、自然盘、单盘、双盘都可),此手式
佛家叫禅定,道家曰打坐,我们叫入定。下面介绍入定修练的训练方法和标准:为什么要进行入定训练,这是属于哪个层次的?练功第一个阶段先入静,放松是关键,放松之后逐渐过渡到入静。放松的途径很多,用数息也行,观想也行,良性意念也行,有几十种方法帮助你入静,到一定程度就动极生静。关键是放松,入静之后是入定,才能出现超高级功能。所谓入定,就是把浅表意识压抑住,把深层意识开发出来做功,这就是特异功能,是慧。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在训练方面,要有专门时间进行定力训练。定力训练较之念力训练有着质的差别,念力训练不一定在一种绝对入静下,而定力训练要在绝对入静状态。入定训练方法有出世训练和入世训练两种。出世训练即与世隔绝,专门每天去打坐,慢慢的把世间的烦恼扔到一边,很快入静入定。入世训练即在烦杂,噪乱的社会环境中去练
真正的道场不是寺庙、不是禅堂,真实的道场就是每一个当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个念头。 修行不是一种逃避;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或是争权夺利。修行要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是入口。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能以平心静气处理而心不妄动,就是真修行。如果你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钱就是道场。如果畏惧生死,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 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修行必须从那裡进行,利用平时修行而得的智慧处理它。 不要跳过婚姻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同事的问题、钱的问题、生死问
作者丨诗滢子墨 朗诵丨清源人生的路,总有几道弯,几道坎;生活的味,总有几分酸,几分涩。人这一辈子,别奢望太多,别期待太满,健康的活着,平淡的过着,就是一种幸福;真实的爱着,充实的忙着,就是一种知足。人生百态,事有百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属于自己的,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杨绛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是啊!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一味地生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会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乔布斯说过:“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绝,做不到的事不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会与人发生摩擦,与别人意见相左时,要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待、思考问题,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换位,可化干戈为玉帛,解决世间一切矛盾。在盲人的故事中:盲人摸象里,有人摸着象脚,说象的身体像树干;有人摸着象鼻,说象的身体像水管;有人摸着象牙,说象的身体像玉一样润泽。谁都没有错,只是以偏概全而已。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位置不同、层次不一,所看、所想都会产生偏差。这时,就算用再有力的说辞,也难以推翻别人的眼见为实和经验判断。世间很多矛盾,就是这样来的。所以,解决矛盾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换位。01换位,是解决矛盾最高明的方法鲁迅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住着对互相看不惯的冤家,燕子和蝙蝠。原因是燕子觉得日出代表早晨,日落则意味着傍晚。蝙蝠却认为,太阳落
水,是最健康、最廉价的保健饮品。我们一定要及时、科学地饮水。这样才能缓解病痛,促进健康长寿。只要喝对了,防病治病有绝招!01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能几天不喝水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说:“水为命脉也。”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也可以几天不睡觉,但不能几天不喝水。营养学认为,人需要七大营养素: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是七大营养素之首,不仅是维持的必须,也是其它营养素的载体。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以及废物排泄等每一个生命过程,全都离不开水。02别等口渴再喝水,小心渴坏了肾脏药王李时珍说:“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口渴,是身体向你发出“求救信号”,告诉你很多器官已经受到脱水的伤害。身体缺水时,血液含量减少,没有足够的压力支撑肾脏排水,会出现肾衰竭。要养成定时主
纵有三千烦恼,不如拈花一笑;就算心比天高,怎比琴瑟逍遥?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没有谁的一生,欢声笑语永相伴。总有一些困难,一些痛苦,需要我们去经受,去承担。人活着,谁都会有烦恼,每天都有烦恼,最重要的是你不理会烦恼,烦恼自然就没有了!因此,这世间最开心的活法,不过就是两句话: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记得以前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和尚,黑夜中下台阶,忽然觉得脚下踩了一个东西,“呱唧”一声,心想:“啊呀,一定是一只青蛙被我踩死了。”半夜,他梦见无数只青蛙来向他讨命,咬他的脚,拽他的衣服。老和尚大叫着惊醒,赶快喊来各位徒弟一起到佛前忏悔自己的罪过。第二天清早,一个徒弟见台阶下有一个被踩扁了的茄子,才知道师父昨天所说的青蛙,原来是只茄子啊!老和尚非常开悟地说:“原来我心中有我的执著,才
文丨诗词君 诵丨韩丹 01 忘年总有人问,一生中最好的年龄是什么时候呢?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青春年华;也有人说是尽享天伦之乐,坐着摇椅慢慢聊的老年......似乎我们都在羡慕还未到来或者已经逝去的年龄。其实,根本没有最好的年龄。往事不可追,过去的日子不会重来;人生多坎坷,来日不一定可期,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平时尽量少想自己的年龄,始终保持一颗“不老心”。衰老是自然规律,谁也逃不掉,也不能违背。但每天念叨一遍,这只会让你老得更快。“年轻化”的心态还能使免疫功能也跟着“年轻化”,让人体各个器官都能协调稳定。 02 忘病忘病不等于不积极治病,而是不要被疾病压倒,更不能丧失战胜疾病的意志。据说,由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占80%以上。即使是癌症也存在自然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