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54页

11月15日

诗词丨匆匆不觉秋已尽,岁月缓缓迎冬来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79次
诗词丨匆匆不觉秋已尽,岁月缓缓迎冬来

文丨诗词君不知不觉,转眼暮秋已别,冬天正悄悄地靠近。初冬,既有深秋的绚烂,也有冬天的寒意。此时节红叶满阶,黄花带霜,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乍寒忽暖初冬候,就让诗词君与诸位相约,共同领略诗词里那美妙如画的冬天。《冬晴》宋·陆游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丹枫未辞林,黄菊犹残枝。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气和未重裘,临水照须眉。悠然据石坐,亦复出门嬉。野老荷鉏至,一笑成幽期。吴中的霜雪来得晚,此时的初冬最是宜人。枫叶如火,红遍山林;黄菊朵朵,迎霜而立。鸿雁飞过长空,鱼儿在水中畅游。外出游玩,不用穿厚重的衣服,临水照影,坐看流云,当真是惬意极了。《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宋·胡寅祝融朝日丽东天,袅袅西风紫雁前。千玉散青攒叠巘,万云流白涨晴川。早冬时节,风和日丽,微风袅袅,白云

11月15日

十一月半:愿你无事绊心弦,所期所念皆如愿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58次
十一月半:愿你无事绊心弦,所期所念皆如愿

淅淅北风起,萧萧木叶稀。一眨眼的功夫,十一月已经过半。流光容易把人抛,纵有千般不舍,不知不觉今年也只剩最后一个半月了。不管过往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请不要再为难自己,请浅笑相拥一路坚持的自己。十一月半,愿我们在人间烟火中恣意地生活,愿我们所得皆所求,所求皆如愿!01十一月半,愿你心存热爱,一路向阳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一会儿天地间就被染上了一层黄晕。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天地如此壮阔,却又这样寂寥,像极了我此时的心情,今天你就要离开家乡、离开朋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内心一定盛满悲伤吧,但这又何必呢?你是那么优秀,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朋友与你交流,与你谈心。高适一生仕途顺利,

11月15日

景海峰:梁漱溟的出世间与随顺世间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46次
景海峰:梁漱溟的出世间与随顺世间

2023年11月12日,为纪念我国现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诞辰130周年,由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三讲“梁漱溟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在北京大学隆重开讲。“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三讲“梁漱溟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参会嘉宾合影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姜国华,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善品堂国学院导师陈越光,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以及梁漱溟先生亲属代表出席了活动。本场讲座由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善品堂国学院导师、深圳大学国学院教授景海峰主讲,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善品堂国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守常主持,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教授干春松评议。“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由中国文化书院发起设

11月15日

人生,急不得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39次
人生,急不得

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李白《庭前晚花开》人生,急不得。我们往前走,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这一路的好风景;我们努力前行,不是为了尽快到达终点,而是要在终点到来前,成就自己。慢下来,不着急,才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人生,急不得《醒世歌》中写道:日落息,日出作,春播夏锄秋收获。早熟命短有定数,顺天应时总没错。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急什么?所谓,欲速则不达。任何一件事情,想要做好它,就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心一慌,神就乱了,原本信手拈来的事情,也会纰漏百出。清代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周容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洲城去,吩咐书童捆了一大摞书籍跟随。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他们离蛟洲城还有两里多路。他就问摆渡人:城门关闭前,还来得及吗?摆

11月15日

室雅,何须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79次
室雅,何须大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馀。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白居易《松斋自题》鲁迅先生有小联曰:屋小如舟,人淡似菊。真正让人自在的,不是身居奥室,而是相对妙人;真正让人惬意的,不是室庐宽广,而是主人谦和。人有雅怀,纵使陋室容膝,亦觉如坐春风;人无雅量,即便广庭精舍,不过虚有装点。身居小室,心有大雅宋代陆游《小室其一》: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尺池鱼鱍鱍,拳石树苍苍。先贤不以陋室为耻,一间屋室虽只五六尺,却关乎居者品性。几本古书,二三盆栽,一轴挂画,书案茶席,初看似疏淡无奇,再看却自有格局,角角落落都精心营造。盈盈一室,气象万千。小室闲坐,烟霞具足 宋代李纲《望江南》:新阁就,向日借清光。广厦生风非我志,小窗容膝正相当。聊此傲羲皇。狨尾拂,高挂木绳床。老

11月14日

赖永海:外来宗教与传统思想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26次
赖永海:外来宗教与传统思想

作者简介:赖永海(1949-),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这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去谈论某种理论的能否流行及其流行程度。但是,在各个国家中,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内,为什么是这种理论占统治地位而不是那种理论占统治地位,其原因绝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多方面的。例如,普列汉诺夫就曾指出:“为着理解每一个特定的批判时代的‘智慧状态’,为着解释为什么在这一时代中正是这些学说,而不是另一些学说胜利着,那就应该预先了解前一时代的‘智慧状态’,应该知道,哪些学说和学派曾在当时统治过。”这是着重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去看待某一种学说的胜利。我们这里所要说的,比较接近后者,属于探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地说,

11月14日

陈来:王阳明的精神境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48次
陈来:王阳明的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陈来,善品堂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王阳明曾与王纯甫书指出:“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人在遭受巨大的人生波折、失败、困苦、屈辱的时候,精神和心理状态能够不为环境的变异或个人的得失所影响,这不仅是一个意志是否坚强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观问题,也是一个人精神锻炼、修养程度的检验。普通人的烦恼、沮丧、压抑、不快、怨恨等,在阳明看来,都是精神锻炼不够造成的“动心”。而君子在任何情况下能“无入而不自得”,就是要能够做到在这些情况之下“不动心”。这绝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境界,尽管人的心理的先天素质与定力不同,“不动心”的境界作为主体性的

11月14日

楼宇烈:爱情一时,亲情永恒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62次
楼宇烈:爱情一时,亲情永恒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今嵊州)人,1934年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明伦书院特聘讲师。爱情一时,亲情永恒天地阴阳相合,万物生生不息;男女夫妇相合,子孙代代繁衍。男婚女嫁,结婚成家,乃天理当然之事,亦为人生终身之大事。古时以婚礼为众礼之本,诚因为有夫妇,然后有父母、子女,然后有上下、长幼,人道伦理之序发端于斯,由此而立也。因此,夫妇二人都要特别珍惜这份缘分。古人说:“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善缘来合是为再续前缘,证盟三生;恶缘来合是要化解前缘,转恶为善。俗话说:“千年修得共枕眠。”今生相聚,成为一家,理当万分珍惜。“家和万事兴”,如何才能“家和”?这就需要夫妇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理

11月14日

南怀瑾:学文也好,学医也好,学政治也好,如果这本书都不摸,都不懂,够不上谈中国文化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86次
南怀瑾:学文也好,学医也好,学政治也好,如果这本书都不摸,都不懂,够不上谈中国文化

我现在不是讲西医,是讲中医第一部要读《黄帝内经》。其中第一篇就是说人了解阴阳六气,现在的人都不相信,学中医的也不肯读,认为是空洞的理论。阴阳就是下面、反面,阴阳两个字是代号,什么事都有正反两面,是相对的。甚至每天的气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对的。整个宇宙大气层跟着太阳月亮的行度,十二个月当中有六种变化,所以说是六气。哪六气呢?风、寒、暑、湿、燥、火。我看《黄帝内经》时只有十三岁。十三岁我已经教书了,因为家里办了一个小学,为了补充我在外国文化上的不足,请了一个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老师教这个小学。这个老师住在我家里,也教我,实际上我们都去教小学,所以我那个时候也站在台上教书了。这里顺便讲一个故事,当年我们派去日本的留学生,老一辈的都是秀才,已经有功名。我们那里派出去留学的有三个秀才,读书很了不起,回来却

11月14日

弘一法师:我出家已经二十年了,依旧喜欢看这类书,它使我的道德一天比一天高尚!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61次
弘一法师:我出家已经二十年了,依旧喜欢看这类书,它使我的道德一天比一天高尚!

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为我觉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但是有一点,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这不仅初级的学僧应该这样,就是升到佛教大学也要这样!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的却不多。这所谓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呀!咳!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实实地去信,却不容易啊!我以为无论如何,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须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又须知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以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决定地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Civitai网站怎么进|真爱旅舍|机场优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