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大凡修行者,不知入手处,如盲摸象。以种种法门为入手,殊不知,此已过站,下不得车了。动辙问:你有何实修?你可有六通?阳神出否?金丹成否?可否招神摄鬼?可否降雨开晴?可有种种丹诀?可有种种法术?如此喋喋不休,如同开矿取宝一般!却不知,矿藏虽丰,人人不缺!背着却是负累!有了煤矿,想那铁矿,再则金矿.....无有休止。人有一矿,看似比我丰厚,我则去贪他,进一步则去骗他哄他,偷他抢他。有则以种种法诱他,以种种事求他。而当见有真宝,舍其身为人无我者,好似不同于道,则动念引他,以利惑他。不成其事,则造谣谤他,毁他。元真!你既要入门,当识的那门,当寻的那门!有门不得其入,当求那钥匙!譬如远行,当辩南北一般。此为远足根本。那门又是什么?元真!老道这里告诉你!不管你修行做人,惟以信为门!以诚为匙!以清为本,以静
关心中国科学发展的人经常问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辉煌的成就,但是为什么近代以来“落后”了?为什么中国近代没有出现像西方这种自然科学?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化与科学技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认清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之处,以及和现代西方科学的差异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古代科学必然随着中华正统文化的复兴而复兴。“只在心上分”宇宙、时空和生命的玄机深奥无穷,如何才能探测到这些奥秘呢?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的汉代张衡,是个科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具有多方面卓越才能。他为人谦和,讲究德操,他说:“一个人不必担心地位不尊贵,而应该担心道德不崇高。”为什么张衡这么关心“道德”呢?这“道德”和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起。“修心”是探索宇宙
如果跟一个气场比较干净的人在一起,他散发出的气场能把我们的气场给予净化。为什么有些人的思维很敏捷,但是,到了另外一个人面前,他的思维会突然错乱或停顿了呢?每一个人的气场都有一种释放和吸收的功能,如果经常和气场比较污浊的人接触,他也会把我们的气场给染污了。如果跟一个气场比较干净的人在一起,他散发出的气场能把我们的气场给予净化。心灵气场会相互干扰我们经常说手机打多了,手机频率的辐射会干扰我们。实际上心灵的气场一样可以干扰手机的频率,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就像人与人之间坐在一起,如果你说的话,我反抗,或者我说话,你反抗,敏感的人可以感觉到对方散发出的气场和氛围很强烈。那么,有些人的思维很敏捷,但是,在某些人面前,他的思维会突然错乱或停顿,主要是因为他的气场被另外一个气场包裹了,他气场的功力没有对方的
人体打坐的神奇从外看金字塔是神奇的,向内找,人的身体比金字塔不知要神奇多少倍。人在打坐的时候,往往要求人盘腿而坐,双腿叠加,双手放在膝盖上,叫五心(手心、脚心、百会)朝天。这时,人体打坐的形状,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形状,就能采集到天体中高层空间的能量,得到天人合一的状态。长期的打坐下去,人的身体就会健康;人的思想就会宁静;人的头脑就会清醒,还能开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功能。眼能看到奇景,鼻能嗅到异香;耳能听到妙音;舌能尝到甘味,身体感到轻松、有漂在空中的感觉;意识通灵,清醒的意识到另外空间的存在,眼耳鼻舌身意同时感受到身临仙境的妙不可言的状态。从道家的角度上讲人在盘腿打坐的时候,头顶着天,接收着宇宙天体的高能量,叫开天门;会阴被坐在底下,避免能量从会阴逃出,叫闭地户;双手心、双脚心加上头顶
明心见性与性光修炼”这个专题,准备分为八个问题来讲。(一)什么是明心见性?什么是性光?(二)性光在修炼中起什么作用?(三)性光到底什么样?它有什么特性?性光有层次之分吗?(四)你为什么没有修出性光(无明的原因)?(五)怎样才能修炼出性光?(六)如何巩固和提高性光?(七)下一步该修炼什么?(八)哪些人不适合修性光?下面,我将分别讲解。一、什么是明心见性?什么是性光?明心见性与性光都是修炼到高级阶段的现象,是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也是人体修炼的阶段果位。在静修入定时,修炼进入虚空状态,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但又似乎身体在气中包裹着,忽然,全身光明透亮,眼前现出光体,这,就是明心见性,也叫见到了本来面目,见到了真我,见到了本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人体亦分为显性系统和隐性系统,难道人体这部显隐
喉轮叫“受用轮”,生命的享受。我们人有许多思想不通,或者有自闭症、忧郁症,实际上最重要的,你们诸位医生去研究,是吃东西进去,食道管不干净。如果食道管干净了,自闭症、忧郁症就没有了。食道管是什么东西呢?我常常做比喻,像玻璃杯泡牛奶,牛奶喝完了,玻璃杯上留了一层白色,你不洗三次五次,玻璃杯就不透明了。我们食道管及下面的肠子,也像喝完牛奶的杯子,脏得很;所以学瑜伽的人,一定要把这些洗干净的。……现在向你们诸位建议,很重要的建议,这个食道、胃也可以用药弄干净,也可以用气功弄干净,都是有方法的。——《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食道管对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会有如此的重要吗?诚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一般人的食道管,是经常输送饮食的主要孔道,虽然饮食经过这条孔道就送到胃里接受消化,但是有些饮食的渣滓,仍然还会
壹 得不足喜 失不足忧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九弟阅《易知录》,现已看至隋朝。温经须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切不可兼营并骛,一无所得。【译文】考中了不值得高兴,落榜了也不值得痛苦,总之应以发愤读书为主旨。史书应该天天看,不可间断。九弟读《纲鉴易知录》,现在已经读到隋朝。学习经书必须先彻底读完一部,精通一种之后,再研究其他经书,千万不可齐抓,一无所得。贰德业并增 家业日起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译文】我们这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所谓修养,犹如我们栽种一盆花,需要时常修剪枝叶,又得施肥浇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当心照顾,便决不会开出好花来,甚至根本不开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况做人!当然更须加倍修养。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化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还有一部《老子》,全书只五千字。一部《庄子》,篇幅较巨,
一般人都认为孔孟之道是呆板的,只讲仁;其实有个秘密,现在把它揭穿。至少在我读书的经验,虽然读书不多,还没有看到过有人具体把它揭穿的。孔子同孟子有个密宗,孔子写了一部《春秋》,他自己感叹,“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这两句话有什么秘密呢?先说为什么知我者《春秋》。《春秋》记录了乱臣贼子,帝王一切的错误不良行为,一切的怪事,造成了社会乱象、历史演变。对此应该负责的是政治领导人、知识分子读书人,以及担负教育责任的人。是这些人的罪过,所以他们要负历史的责任,这是《春秋》的目的。所以说,对于《春秋》,“乱臣贼子惧”,这是正面的了解,知我者《春秋》,懂得它的精神所在。什么是罪我者《春秋》呢?有些人懂了《春秋》,才会用权谋,才会用手段,所以《春秋》也是一本谋略之书,也是一本兵书。懂了《
作者:Leyla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将军赶路,不追小兔。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你会不会拿着棒子漫山遍野追着蛇跑,一定要把那条蛇打死?也许你会说:当然不会,这样的做法也太傻了吧。可是,生活中你可能真的经历过这样的傻事:别人说了某句话戳到了你痛处,你气急败坏,想着下次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有人无意间让你丢了面子,你心怀怨恨,在反复拉扯中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被爱人背叛导致感情破裂,你痛苦不已,不断质问对方甚至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你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追蛇定律”。当你对着过往不断纠缠,其实就是带着流血的伤口,在追打那条咬过你的毒蛇。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谁能折磨一个人,除了他自己。”许多时刻,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心里那团解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