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院 - 第12页

02月17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6)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50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6)

诸位同学,大家好!读圣贤书果然能够契入境界,自自然然的如宗门古大德所说的,说「左右逢源,头头是道」,我们少分领略到《华严》的境界,而后六根接触外境,无不是「大方广」,无不是「佛华严」。就是回过头来展开《感应篇》,这一篇文章字字句句都与「大方广佛华严」相应。于是我们明白了,《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过去我们在讲席当中,多次说明这个「一」,不是专一,是任一。我说任一,是讲佛法里面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任何一法都包含全部,所谓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那我们要问,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包不包括《感应篇》?大家想想。甚至于说包不包括基督教的《新、旧约》,包不包括伊斯兰的《古兰经》?统统包括,这是真的。岂不闻佛家常说「悟了之后,哪一法不是佛法」?什么叫佛法?「大方广佛华严」

02月17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5)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29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5)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四十四节,这是「背逆大恶」最后的一句:【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批注里面告诉我们,「孔子所取之刚毅,主于理者;太上所戒之刚强,动于气者」,这是我们首先要辨别的,决定不能够错解其意。人生病,肉体部分麻木,就叫做不仁;麻木的时候不知痛痒,正如同麻醉是相同的,这是简单解释什么叫『刚强不仁』。凡是刚强而不仁的这种人,也就是说完全是意气用事,感情用事,不讲道理的,随顺自己的喜怒待人接物,如果不合自己的,不但排斥,往往妄加陷害。这里头写得好,他说「好刚使气之人,待人遇物,不知痛痒,纯是杀机」。我们冷静的思惟,我们有没有犯这个毛病?不是不想害人,是没有害人的机会,没有害人的权柄。如果自己当权,自己有机会,不知道害多少好人,不知道障碍多少好事。为什么我们知道自己有?自己的烦恼

02月17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4)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41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4)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前面四个字介绍过了,后面这四个字没讲。《汇编》批注里头说得很清楚,同性称之为宗,异性称之为亲,所以宗跟亲是有区分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这里说得很好,「虽有远近亲疏不等,实皆我身关系之人」。父子、兄弟、族人同一个姓,这是宗,是一个祖宗一脉相承传下来的。亲这是异姓结为婚姻,所以有家亲眷属。虽然同姓跟异差别,可是既然结为婚姻之后,这都是一家人。所以都应该以亲爱忠诚来对待,同患难,共甘苦,这从人伦上说。如果从佛法上说,那个范围就大了,一般人很难理解,很难接受,但是它是事实真相。这个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读得很多,我们也认真的提出来讨论过,确实是事实。事实的真相,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同宗。在世法里,同根是从伦理上说的,同一个祖先。在佛法里面,我们同一个

02月17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3)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992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3)

诸位同学,大家好!:【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这一段是诸恶的根源。而在今天的社会,所谓在整个世界上,我们随时随处都能够见到,甚至于自己冷静的反省反省,这几句我们哪一句没有犯?所以今天社会的不安、动乱,天灾人祸,其来有至。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无量寿经》三十三品,佛讲得好,说「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佛真是慈悲到极处,眼看着众生造业受报,以无尽的悲心来教导,亿万人中真正能回头的,不过是二、三而已。所以古圣先贤,你们读他们的典籍,才深知他们用心之苦。世尊、孔子为什么终身从事于教育的工作,还不是《无量寿经》上讲的这几句话吗?谁能教?明白的人能教,明白的人毕竟是少数,迷惑的人是多数。世间人亲近善知识的时间少,我们亲近老师,毕竟跟老师相处的时间短,而跟同学相处的时间长。同学的

02月17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2)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934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2)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里面讲恶报的文很长,前面七个小段,是根本的大恶,也就是说万恶的根源。从:【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到这个地方,这总共是七小段,我们应当时时警惕。这七桩事情,如果我们细心去反省、去思惟,我们都犯了,只是犯的程度有浅深不同,影响的范围有广狭不等,当然结罪、果报也就不相同了。总而言之,这是恶业,由恶业才感召天灾人祸,种种不善的果报。如果我们不能够细心的反省检讨,从根本上改过自新,不但我们的道业不能成就,只怕人身都保不住,人间的福报,那就更不必提了。这是一个学佛的人,首先必须要觉悟的。这一段文我们还没讲完,今天我们接着看第六个小节:【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02月17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1)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06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1)

今天是澳洲净宗学会佛七圆满日,行师要我对大家讲几句话,这一次的佛七,我虽然没有全程的参加,但是对佛七殊胜的状况,我很清楚。大家念佛都相当得力,由此可以体会到念佛的好处,念佛真实的利益。佛七只是一个开端,有没有终止的时间?给诸位说,决定没有。聪明的人,会学的人,从这个好的开始,要一直延续下去,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但决定得生净土,生到净土之后,功夫依旧不间断,还是这一句老话,老办法|「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一直到圆满菩提,证到如来究竟果位。这成佛之后,我们念佛是不是可以放下?还不行。依然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广度十方无量无边众生,要为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榜样,当生成佛的好榜样。必须要知道,世间一切法,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佛在《金刚般若》

02月1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0)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720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10)

这两天大家的心情,都被台湾大地震震动了。灾难还不断的再继续发生,各个地方救援的工作也逐渐展开了。佛在《般若经》里面,无数次的告诉我们,大悲心能生智慧。这一句话,乍听起来很不容易体会,为什么大悲心跟智慧连在一起?其实佛所讲的道理非常正确,一切诸佛如来无不是依大悲心而成就的。所以佛法当中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个动力。如同世间的一切众生,每天真是可以说不惜生命,今天社会上一般人讲,拼!拼命。为的是什么?赚钱。所以那个钱是个动力,名利是动力,要是没有名利,他什么都不干了,而人就懈怠了。诸佛菩萨、修道人,名利心非常淡泊,人家要争的,他们根本就不争。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努力的修学,教化众生,大悲心。所以大悲心能生智慧,大悲心能生善巧方便。我们今天修学功夫不得力,大悲心不足;不肯认真努力,没有大

02月1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09)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566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09)

昨天到今天早晨报导得很多,大家都晓得,这是一场很大的灾难。每个人听到了,都非常惊慌恐怖。像这个灾难,在西方土耳其也发生,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死亡的人数比台湾要多很多倍。这些地方使我们深深感触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人命无常,国土危脆」。地震时间只有几秒钟,我们看到很凄惨的讯息,有很多全家死亡的,几秒钟的时间。像这样的灾难,可能是刚刚开始。我们过去看过天主教的文件,他们对内部所发预测灾难的文件,预测全球大地震连续二十四个小时。几秒钟的时间就造成这样大的灾难,二十四小时的大地震,可能整个世界都毁灭了。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应当有高度的警觉心。怎样做最妥善的处置?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诲,依教奉行;从内心里面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要着相。生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佛在经典上把宇宙人生的状况,给我们

02月1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08)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36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08)

诸位同学,大家好!佛在经上教导我们如何与朋友相处,佛说了五条,我们应当要记住,要认真努力去修学。特别是诸位同学今天在培训班,我们既是同学又是朋友,所以关系非常的密切,同学、同志;在经教上一定要互相切磋琢磨,要认真的研究讨论,彼此都会有进步,也能够利益众生。昨天我听常普讲经,他讲到「四缘」,讲的有问题。昨天好象同学们去听得很少,晚上听说有应酬去了。佛在经上讲这四种缘: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这个意思我们必须要把它辨别清楚。「亲因缘」,所有一切众生人人都圆满具足,十法界的业因统统具足。在十法界里面依正庄严的现象,这是「所缘缘」。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个生活现象?十法界为什么不相同?用现在科学家所说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许多空间的维次,所缘缘不一样。所缘缘也非常非常复杂,我们就最重要的来讲,就

02月1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07)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40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07)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四十二节:【诳诸无识。谤诸同学。】《汇编》里面将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也举了不少的例子,说明这里面的业因果报。又引了一节佛在经上教导我们怎样与朋友相处,这一段经文不多,实实在在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而且要落实。「佛言,人处朋友,彼此皆有五事」。儒家的教育重视伦常,中国人讲五伦: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所以朋友在五伦之中,跟我们本身的关系非常密切。如何能够尽朋友的道义,佛给我们说了五桩事情。第一是「彼此若作恶业,当递相劝止」,所以朋友有互相规过的义务。如果看到朋友做错事情,不说这就不够朋友了,这不是朋友了。但是规劝有礼,所以一定要守礼,懂得礼节。规过绝不当第三者之面,私下劝勉,这是朋友。父母的教诲,可以当兄弟姊妹众人一起教诲,这是勉励自己的子弟;而有外人,父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