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01余华在《活着》中写: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想想的确是这样的。时间不声不响,岁月不言不语,却悄无声息地就改变了很多东西。 它从不提前知会我们,也无需知会,因为我们总能后知后觉地明白一些事情。很多着急的关系,最开始相见恨晚,过一段时间却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而时间就像一把巨大的筛子,能留下的,才是最真的。 很多在当下不如人意的事,比如工作、学习上的压力,现实生活的重担,经历的时候很苦。后来才发现,有压力才有动力,最好的年纪不该消沉,更不该碌碌无为。 很多得到,在时光的筛选中慢慢失去,而很多失去,在时光的沉淀下也变成了一种得到。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你想知道,时间总会在最合适的时机告诉你答案。岁月证明一切,一切自在人心。 兜兜转转,原来还是时光,最懂人
01近来,在网上很流行一句话:2020年,能重新来过吗?诚然,在新年伊始,就发生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变故,打乱了很多人的新年计划,跟往常喜庆的气氛有所不同,今年多了一些沉重与伤感。看到不少读者在后台留言,已经将近十天没有出门了,待在屋里,找书读,找剧看,做室内运动,偶尔有些苦闷,但也能苦中作乐。是呀,我们都在默默的忍耐、坚持。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战着,施工队通宵达旦盖起了医院,后勤的物资正加急从全国各地增援,其余大部分的人,安分的呆在家,不出门,不聚餐。这场忍耐,不是消极妥协,而是坚信:一切的不顺心都只是暂时。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转机。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02堂哥在镇上有家小餐馆,往年春节期间,在家里见不到他的影子,今年他却静静的呆在家里。他的生意受到
有这样一则故事。战国时候,范雎见秦昭王。可第一次、第二次见面的时候,范雎都不说话,这让推荐他去见昭王的人觉得很难堪。 范雎却说,他的建议可以让秦国很快强大起来,并能在诸侯中称霸。但是,秦昭王显得心不在焉,不能专心,所以他不能跟昭王讲什么。 推荐的人听范雎这样说了以后,就跑去跟秦昭王说明原因。到了第三次见范雎时,秦昭王就推掉了所有的公事,并叫所有侍从都下去,单独和范雎见面,客气地向他请教。范雎见时机成熟,且隔墙无人,才一吐真言。《论语》里有言:“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所以说话需谨慎,切不可交浅言深,不可轻言妄语。01、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唐朝武周年间,有个诗人叫宋之问,为了媚附权贵,他巴结武则天面前的红人张易之。后来发生神龙政变李显复位,宋之问因依附错了对象,被贬为泷洲参军。他
01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才是姿态网络上,曾经有个“一个人做过最孤独的事情排行榜”:夜晚一个人坐公交,看路边不停变换的灯光、树木和行人;听到一句熟悉的歌词,想起从前的一个人,如今却不在自己身边…...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带着淡淡的忧伤。但很多网友却不满地说:“我就喜欢孤独,孤独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享受?”是啊,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才是姿态。学会享受孤独,能让一个人活得更加清醒而坚韧,逐渐穿越迷茫,变得越来越强大。著名作家梭罗,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喜欢孤独的人。他曾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自己建造木屋,自己捕鱼,自己种粮食,自己坐在船上吹笛子自娱自乐。他不与任何人产生社交,只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观察各种动物和植物。每到晚上,梭罗就非常享受地坐在简
比病毒传播更可怕的,是恐慌情绪的传播。“新冠肺炎”(NCP)爆发已一个多月了,“战疫”进行到现在已经进入到“攻心战”阶段,病毒带来的“情绪破坏效应”,已经开始大于病毒本身的破坏力。其实很多事件带来的破坏,往往都是情绪蔓延导致的,比如金融危机中很多银行和公司的破产,往往都是因为一个负面消息的突然爆发,引发了人们的挤兑潮,形成了“羊群效应”,结果导致多年基业毁于一旦。更何况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越快,“情绪传播“也就越迅速,带来的“羊群效应”就越瞬时,随时一触即发。所以我们不仅要防病毒,更要学会应对恐慌情绪,从而疏通我们的心理。上个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特,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病人因头痛、精神疲倦等,每隔28天就来治疗一次。于是他们就将28天称为“情绪定律”。
生命是一朵花,静静地开,悄悄地落。听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群人的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很多人不喜欢独处,他们在一个人的时候,会感到寂寞难耐,茫然失措。于是乎,索性辗转于推杯换盏之间,马不停蹄地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与繁华。却从未与自己的灵魂有过一场促膝长谈,心中的那份宁静也与自己渐行渐远。在这段特殊时期,虽然我们不便出门,不便与人接触。但不意味生活就会枯燥无味,了无生趣。至少我们可以享受这一段宝贵的独处时光。毕竟,人生需要独处的时刻,在独处中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回归精神的安宁,找回生命本真的快乐。1、独处,是做回自己很喜欢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一段话:“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独处有一益处,无需对付一些无用的人际关系,不用周旋于别人
“我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51年9个月零4天了。这段时间里我一直爱你,从我第一眼看到你,直到现在。”这段话出自《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男主角阿尔萨的表白,说出这番话时,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跨越半个世界的等待和守候,让这场爱情令人唏嘘、感慨。《霍乱时期的爱情》被称为马尔克斯最好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爱情的千百种模样:让人念念不忘的初恋,俗不可耐的婚姻,爱而不得的相思,以及激情褪去、归于平淡的相守相伴。爱情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爱情。1、爱你的人,都藏在细节里每一段爱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从激情走向平淡。没有了所谓的激情,剩下的就是细微到一个人难以注意、在漫长的岁月里还能打动彼此的细节了。真正爱你的人,他的爱会渗透在对待你的点点滴滴当中,你不用猜,只是感受就会发觉爱的存在
“在这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可见,婚姻之中,有摩擦和争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你会发现,虽然吵架难以避免,但结果差别却很大:有些夫妻越吵越激烈,最后关系破裂;有些夫妻也时常吵架,但感情没受到负面影响,甚至更亲密。由此可见,争吵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错误地对待争吵。《如何正确吵架》的作者朱迪斯·莱特,是美国著名婚姻与生活方式教练、演讲家、咨询师。她发现,争吵不仅仅是具体事件引发的,它还可能反映出一方或双方未被满足的渴望、未被解决的问题以及某种需要打破的思维模式。如果伴侣为了避免争吵,维持表面和谐,对爱情有害无益。只有学会正确的吵架方式,勇敢吵,坦诚吵,才有机会解决我们各自身上和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伴侣一同成长的机会,共同走上持续
1、懂得释怀中年之后,该释怀的释怀,该放下的放下。不要再为难自己,委屈自己,不要再逞强,不要再纠结。我们已经过了任性的年龄,生命已经由不得你再去糟蹋。如果自己不爱惜,又有谁会真的在乎?懂得释怀,心态会更好,看得更开,自然也就更加长寿、快乐。2、愿意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时代已经发生改变,生活观念也在不停地变换更新。我们不能总守着以往的观念来过日子,也要懂得与时俱进,多了解现在的新观念。如果你愿意走出家门,去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接受当下最新潮的事物和观念,那你一定就是一个乐在享受生活的人。3、乐天派据《美国心理学家杂志》报道:“约有17%的美国人是乐天派,他们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有明确的目的和很强的社会认同感,他们要比悲观派的人更健康。”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生活的意义。在意大利的
国学大师曾说:“做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靠谱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表现,它决定着你未来朋友的多少,也间接影响着你未来能够走多远。俗话说:行要好伴,居要好邻。人活在世上,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可能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靠谱是一种稀缺品质,它往往自带一种安全属性,与靠谱的人相处,不用猜疑、顾虑,不用提心吊胆,有一种从内心生出的踏实,格外安心。深知,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聪明的人,缺的是为人处事靠谱踏实之人。人的一生,能与靠谱的人在一起,就是你最大的福气,余生不长,一定要和靠谱的人同行。1、靠谱的人,为人低调谦卑古语云: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仔细观察生活,不难发现,一个真正靠谱的人,必定是一个谦逊做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