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取决于视野所处的高度,更在于心海纳川的宽度。用眼看世界,难免一叶障目;用心观世界,万物尽收于眼底;而用一颗优等的心去触摸世界,一人一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明朗历历。能将世界收藏于心的人,必然拥有一颗优等的心灵,不纷扰,不喧哗,却在衣不惊世,语不夺人的不张扬中,彰显着一种人格的明媚与高贵。- 01 -毕淑敏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优等的心,是一颗坚固的心,定然密不透风,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优等的心,也是经过了世风尘雨的洗礼后,散发出的一种遗世脱俗的安静。这份安静,若能自带光源,便会让这颗优等的心盛放饱满,透出丰盈。因为赠人玫瑰,所以余生暗香;因为借人之智,所以完美于自身。拥有优等之心的人,闪亮的是真正的优秀。即使把这个世界都看透,却仍然可
从前有两座山,一座山上住着“一休”和尚,另一座山上住着“二休”和尚。山上没有水。每天一休与二休都需要到山下来挑水,两人便成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一休没有下山挑水 ,二休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一个月都过去了,一休还是没下山挑水,二休终于忍不住了,决定上山看个究竟。当他达到一休的山上时,却吃惊地发现老友正在庙前悠闲地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水喝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一休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二休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
1曾文正公说:“做人从早起起。”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这一桩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记得从前俞平伯先生有两行名诗:“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在这“暖暖……远远……”的情形之下,毅然决然地从被窝里蹿出来,尤其是在北方那样寒冷的天气,实在是不容易。惟以其不容易,所以那个举动被称为开始做人的第一件事。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做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历史上若干嘉言懿行,也有不少是标榜早起的。例如,《颜氏家训》里便有“黎明即起”的句子。至少我们不会听说哪一个人为了早晨晏起而受到人的赞美。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是众所熟知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祖逖是志士,他所闻的鸡不是我们在天将破晓时听见的鸡啼,而是“中夜闻荒鸡鸣”。中夜起舞之后是否还回去再睡,史无明文,我想大概是不再回去睡了。黑茫茫的后半
您是属于喜欢说话的人呢,还是不太爱说话?我呢,应该算不爱说话的。虽然视情况看对手,有时会变得口若悬河,不过平常却是闷葫芦一个。也害怕详尽地说明什么,尽量不做这类事情。哪怕话说得不透彻,招致周围的误解(这种事屡屡发生),也照样坦然自若:没办法,人生就是这么回事。不是自吹,这方面我倒是做得很高明。接电话是苦差一桩,在派对上跟别人交谈也是弱项,回答采访同样令我心力交瘁,甚至连回封邮件都觉得疲惫不堪。让我跟人家做对谈和书信往来之类的工作,我一律回绝。假如命令我闭嘴,我可以永远闭口不言,也不会感到丝毫痛苦。独自一人看看书,听听音乐,去外边逛逛,跟猫儿玩玩,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上大学时,我过着单身生活,有时一连半个月都不跟人说一句话。这样的性格该说是难以相处吧,一般不讨人喜欢,但对小说家这份工作来说却
一、最根本的责任心我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视为最根本的责任心,理由就在于,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
诗人顾城曾说:“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人到了一定年纪,见多了油腻,看过了浮躁,渐渐会发现,活得干净有多么难得。它能一眼映见我们灵魂的底色。活得干净,心才清静。前两天,好友跑来和我倾诉:她和合租的室友闹掰了,正为找房子而发愁。“客厅就像垃圾场,换洗的衣服直接扔在沙发上,用完厨房总是拖到有异味了才去清洗。”好友坐在沙发上,扭过头对我说。相反新来的男同事却让她连连称赞,喜欢穿白衬衫,袖口处总是平整干净,她停顿了一下,想了想说:“他就像刘昊然的那种干净,如冰岛皑皑未化的融冰,让人看着就舒服。”是呀,一个干净的人,光是朴素地站在那,就足已让人欣喜。相反邋遢的人,看起来显得毫无秩序,似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也毫不在意。想起孟德斯鸠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更是如此。”干净
“及时回复”是一个很小的重要细节,却总被人忽视。迟到的时候没有及时说明原因,朋友也许会担心你的安全;工作进度没有及时汇报,其他同事只能干等着你的消息。一句简单的“收到”“好”“平安到家”......等等,背后可能是对别人尊重,让别人放心,更让人觉得你很靠谱。及时回复,是一种好习惯,更是一种教养。01、做了就忘了?一天上班后,领导让小王给上级部门送一个材料。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回复。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回复,直到中午领导在楼道里看见了他。领导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又问他怎么送的?他说那个人不在,只好委托办公室的人转交了。领导一听,脑海里马上浮出了三个字:靠不住。此后,领导再也不会轻易委托他去办重要的事了。这么小的事,不回复就是“靠不住”了吗?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别人交代诸如此类的小事
有人说,三观不合的人是没办法做朋友的。就像你说大海好漂亮,他却说里面死了很多人。 三观不合,两个人相处起来会特别累。01、三观不合的人,连话都说不到一起。人和人之间的区别,真的很大。三观不合的人,就像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人,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找不到破解彼此语言的密码。你特别兴奋地和他分享你升职加薪的消息,他白你一眼,说那个破公司再怎么升职加薪有什么意思;你特别认真的跟他讲最近看的一部影片的心得,他却很不耐烦,不就是场电影吗,哪来那么多感慨;你看到街边的流浪汉,觉得很心酸,心情很低落,他却在一旁笑,别假惺惺的了,这又没别人看着。有人说,和三观的不同的人在一起,要么不说话,要么被气炸。不管你是高兴还是难过,他都跟你不在一个频道上。你的欢喜他不屑一顾,你的难过他嗤之以鼻,你的感慨他不胜其烦。有时候
有人曾经问过,在人生转折点生了一场大病,是一种什么体验? 下面有条人气很高的评论回答: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生一场病,你就会明白: 有些事情,只有在经历过后,才会渐渐懂得; 有些道理,只有回过头来看,才发现都是真的。01、爱惜身体人生百年,犹如一瞬。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地位高还是低,其实都是过眼云烟。 唯有健康,才是我们这一生最该看重的东西。 生一场病,你就会知道,除了你自己,没人会为你的健康买单。 还记得演员李冰冰在节目上说过,自己在国外工作时,因为劳累过度、身体严重被透支,导致连续21天高烧不退。 最后她不得不终止拍摄,提前回国治疗。 李冰冰坦言:“自从生了一场大病,我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了,容易累、没力气,不能像以前那么能熬了。我虐不起自己了,身体真的会报废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善良地以为,一个人说话难听只是因为他心直口快,一个人满嘴负能量只是因为他日子过得不顺。其实,在交谈之中让对方觉得舒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言谈之中,往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身边的人这样说话,那就不要深交了。01、说话难听的人。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你追电视剧追的正开心,她跑过来啧啧两声就开始说,“你怎么看些这个东西,这是给傻子看的,又没营养又浪费时间,别看了别看了。”你买了件新衣服刚穿出门,她就瞟了两眼开始问,“你这衣服多少买的?哎呀买贵了,真的不好看,浪费呀!”她总会在你兴高采烈的时候泼你冷水,在你开心愉悦的时候搅你心情,口无遮拦,出口伤人,毁人心情,还不自知。可别把一个人说话难听当做是性子直,不会说话。说话难听,一次两次还可以理解成心直口快,如果次次如此,只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