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843页

03月05日

转型还是等死,这场疫情倒逼企业变革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商业培训_商业模式_商业财经_商业计划书_商业保险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80次
转型还是等死,这场疫情倒逼企业变革

大家正准备复工复产时,我所在城市的一家经营了25年的饭店,宣布永久性关闭了,消息虽然震惊但也在预料之中。一位网友罗列了一份《中国疫情十大受损行业》,其数据是否属实有待考证,但这也是想也能想到的,如餐饮业、旅游业、电影、房地产等,人们短期很难再外出娱乐休闲了,居家时间占比将加重。当然,也不是一片都是残局,以前一些不起眼的商家利用互联网都能把生意做得热火朝天。01、及时止损也是上上策虽说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落在实体经济,但不要忘了,这个时代可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5G大门,24小时在线将会是生活常态。对于那家25年的饭店为什么收摊利索,断舍离这么果断呢?为什么不尝试利用互联网重整旗鼓呢?其实,类似这样的实体店太多了。北京的一家KTV,人均消费2000元以上,疫情出现后,立马与员工

03月05日

周国平:我们在两性关系中袒露的不仅是肉体,更是灵魂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89次
周国平:我们在两性关系中袒露的不仅是肉体,更是灵魂

灵与肉 1、灵与肉的奇妙结合我爱美丽的肉体。然而,使肉体美丽的是灵魂。如果没有灵魂,肉体只是一块物质,它也许匀称,丰满,白皙,但不可能美丽。我爱自由的灵魂。然而,灵魂要享受它的自由,必须依靠肉体。如果没有肉体,灵魂只是一个幽灵,它不再能读书,听音乐,看风景,不再能与另一颗灵魂相爱,不再有生命的激情和欢乐,自由对它便毫无意义。所以,我更爱灵与肉的奇妙结合。2、灵魂是神在肉体中的栖居有时候我想,人的肉体是相似的,由同样的物质组成,服从着同样的生物学法则,唯有灵魂的不同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有时候我又想,灵魂是神在肉体中的栖居,不管人的肉体在肤色和外貌上怎样千差万别,那栖居于其中的必定是同一个神。3、性是自然界的一大神秘生物学用染色体的差异解释性别的来由,但它解释不了染色体的差异缘何发生。

03月05日

如果努力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更努力一点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06次
如果努力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更努力一点

‍一个人有梦想的人,不会去嘲笑另一个人的梦想。01、努力是一种能力。我在知乎曾看到一个故事,感动了很久。有一个妹子因为梦想,去了德国,即使当时的她一无所有。为了省钱,她租住的小阁楼,得猫着腰走,一米六的朋友去看她,都站不直。什么便宜吃什么,一天预算是一欧。衣服更别提了,逛的是跳蚤市场,一欧一件毛衣,二欧一件大衣,三欧一双皮鞋......很多同学都嘲笑她,那么穷还出国,过得这么苦逼,还真是爱慕虚荣。然而,她就是有这么一种能力,能把这些声音都过滤掉,任凭周围人嘲笑,依旧我素我行,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图书馆。有人问,你见过早晨四点的太阳吗?这个妹子起床的时候,还没有太阳。就这么死磕了三年,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毕竟这个头衔,在全校只有7个名额。顺利签约工作,一年到手几百万。原来内心强大的人,根

03月05日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女人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21次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01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伤心欲绝。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爱外婆,也爱母亲,很难分清爱谁更多一些。所以,外婆走了,她那般难过,哭到歇斯底里,哭到失去力气,不睡觉,不吃饭,守着已经离去的外婆,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和带走。外婆终究被带走的时候,她发疯般地和人撕扯起来。父亲和母亲一人一边拉着她,她挣扎,太用力,衣服的袖子都被撕开,张大嘴巴却喊不出来——已经哭到了失声。外婆走后,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和她一样的吃不下睡不着。可是母亲却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

03月05日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52次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话:“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折射出其教养与素质,无论你的外表经过了怎样的包装,但发自内心的东西,依然会暴露于言行。01、出言有尺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的表达,也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不要拿自己的个性去挑战别人的脾气。学会尊重,让别人舒服,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素养。 “关系好”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生气”不等于“开不起玩笑”,“我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错”,“我没有恶意”不等于“没造成伤害”。 说话的时候,多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有时候,可能一句轻描淡写的指责,就会成为压垮情绪的最后那根稻草,一个看似玩笑的评论可能就是轻轻一推的多米诺骨牌。你

03月05日

疫情还没结束,我已经戒了朋友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47次
疫情还没结束,我已经戒了朋友圈

最近的疫情看上去平稳了许多,我的心情也平和了不少。不仅仅是因为疫情有了好转,而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刷过朋友圈了,主要还是不想被太多的信息和情绪干扰。过去一个月里,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焦虑之中,各种难辨真假的新闻和消息疯转。我沉浸其中,每天都会刷上五六个小时,肾上腺素激增,心里跌宕起伏,恐慌,愤怒,自豪,无奈,各种情绪快速轮动。刷到最后,我只觉得疲惫。世界没有因为我关注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好,也没有因为我错过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差,反而是我自己,生活失去了重心。我决定不看朋友圈,不刷微博,把自己从信息海洋中彻底抽离出来。放下手机,我把家里好好打扫了两遍,读了一本买了许久却一直在书架上积灰的书,还跟着孩子一起跳绳,做平板支撑。当我做着这些具体的事情,解决着具体的问题时,我的内心逐渐平静,感到无比的充实。01

03月05日

天道酬勤!地道酬什么?人道酬什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194次
天道酬勤!地道酬什么?人道酬什么?

万物之理,古人称之为“道”。“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丰富的表达之一。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庄子也说盗亦有道……那么到底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天道酬勤”,那么地道酬什么?人道酬什么?1、天道酬勤天道,简单地说就是天体运行变化之道。天道酬勤取典于《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何为勤?珍惜时间,辛劳认真为勤。何为奋?奋发有为,自力创造为奋。勤奋的人大多都是有着辛劳奋力的思想,所以勤奋的人能努力的对待所有的事,因此勤奋的人在自身发展上也更加的得力。天道酬勤、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

03月05日

兰花的人文精神:郑思肖写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_竹文化知识_兰文化大观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368次
兰花的人文精神:郑思肖写兰。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前,他一心想"为朝廷理乱丝"。 宋灭亡后,他誓不做元朝的官,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他自称"德祐遗臣","痛恨莫能生报国",乃执意"不信山河属别人",立志"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主取太平"。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他一生反对元朝,言论激烈,态度坚决。平时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抒发自己亡国之恨的情怀。郑思肖善诗歌,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他所画的兰花是离土裸露着根部的兰花。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尤其是在《心史》一诗中更寄托了他不愿当亡国奴和思宋之情:纵遇圣明过尧舜,毕竟不是亲父母,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

03月05日

60分贝暖男医生离世:疫情面前,让我们读懂了传承五千年的君子之风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66次
60分贝暖男医生离世:疫情面前,让我们读懂了传承五千年的君子之风

近日,一则“60分贝暖男医生离世”的消息,让广大网友纷纷泪目。这位暖男医生名叫江学庆,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外科主任。在平日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不论问题多么棘手,情况多么紧急,他说话的音量总是保持在最让人舒服的60分贝左右。也正是因为这一习惯,他被人称为“60分贝医生”。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江医生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接受采访时,他的同事说:“江医生很暖,曾像大树一样罩着他们。”正如荀子所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灾难面前,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江医生那样的君子。他们的所言所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1、不忧不惧,身有浩然之气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前者是搬弄是非、遇

03月05日

最好的活法: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63次
最好的活法: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是因为心里装的事情太多。要想活得快乐,就要能够抵御物质的诱惑和内心情绪的影响。因为人生所有的拥有和失去,都只是暂时而已。正如《庄子》里有句话这样写:“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八个字:物来顺应,物去不留。做人,不因任何身外之物而自寻烦恼,比什么都强。1、物来顺应古语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人生亦是如此,未来总是迷茫不可知。物来顺应,就是我们面对未知生活时应该有的态度。无论未来有什么事情降临于自己生命中,都坦然的接受。无论惊与喜,都不会过度的排斥,用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春去秋来,夏冬往复,鸿雁南飞,弦月摇树……万物兴歇皆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正是因为顺应了自然的规律,顺遂了自己的天性,才有令人驻足的美丽。人生一世,不因外界喧嚣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