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纵观稻盛先生一生的成就,上天并没有给他一个幸运的开始,成功也并非是注定的。但是,稻盛先生将这些不利条件一一转变成了成功的基石。区分人生之明暗的纬线并非幸与不幸,而是心态。遭遇困难之时,不能放弃希望;取得成功之时,不忘感恩与谦虚。永远积极地、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人若能做到这些,那么不管他身处何种境地,必能重新振作。01人人都是经营者我经常使用“同志”“伙伴”这样的词。因为我们公司和其他一般公司创立的过程不同,是以我为中心的8位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一起,由出资帮助我们的各位朋友作为股东组建起来的。团结一心是公司经营的基础。公司内部的关系不是经营者与员工这样的纵向关系,而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共同实现梦想的“同志”关系,也就是称之为“伙伴”的横向关系。创业以来,我们心连着心、歃血
作为经营者,要想成大器,做大事,就必须认清工作的意义。自己尽可能轻松,驱使员工卖命,借此赚大钱、发大财,这样的经营者大有人在。但是,只把赚钱和享乐当作人生目的,从结果来说经营者自己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企业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毕竟,社会总是期待经营者具备更为高尚的人生目的。那么,经营者具体应该怎么工作?又是为什么而工作?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一书中给出了答案。01无论如何也要让事业成功首先,理所当然,经营者必须将他的事业引向成功。无论是创建风险企业,还是继承原有的事业,让事业走上轨道,促使它成长发展,乃是经营者的第一要务。这个出发点,就是要抱着“无论如何也要让事业成功”这种强烈的愿望去工作,在这一点上做到极致。这种强烈的“意识”类似于格斗时必须具备的“斗争心”。缺乏这种
成功的人是相似的,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失败。关于稻盛和夫的成功,无须赘述,单单是他宛如神迹的管理能力就已是教科书式的榜样。但除了管理能力,他的人品更是值得我们膜拜。作为普通人,他懂得回报社会;未作为员工,他勇于挑战逆境从不抱怨;作为管理者,他常怀利他之心。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人品使然。01在生活中为社会、为世人竭尽全力我们人类拥有超凡的智慧。于是,我们开动聪明的头脑使现代科学得到发展,建构起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社会。人类因智慧而置身于所有生物的顶点,食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维持生存并谋求繁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普通的动植物献出自己的生命以帮助其他生物生存,而我们人类却剥夺动植物的生命,借以延续自己的生命并维持繁荣。考虑到这一点,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人类在拥有超凡智慧的同时,也应该具备超凡的理性和良心。那么
营销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基本课题,它是我们真正理解市场的手段,也能让我们知道我们在顾客心中的位置,它是经营中的重要要素,我们的营销战略必须回到基本的层面。中国市场格局需要我们从六个方向提升自己的能力。01营销的系统能力营销的系统能力是企业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在企业成本中,原料成本、财务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都是需要关注的。但是,有一个更重要的成本需要给予更高度的关注,这个成本叫系统成本。真正决定一个企业成本能力的实际上是系统成本,而系统成本所反映出来的能力是什么呢?那就是企业在整个市场当中的营销体现。所以,企业营销概念并不是企业个别部门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整个企业集团军为整个销售目标发动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个一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四点来概括:1.关心市场结构重于关心销售规模记得曾经随中
人类历史就是领导者的历史,这么说也不为过,这个规律在企业经营中也完全适用。事实上,一个领导者可以让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也可以让一个企业陷入悲惨的境地或破灭,这种事我们已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思考一下领导者所需要的资质,一切便不言自明。今天这篇文章中,稻盛先生具体阐述了一流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哪些资质和思维方式。01什么是领导者所需的资质?中国明朝的吕新吾在其著作《呻吟语》中曾论及领导者所需的资质,他把领导者的资质分为三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我们往往起用那些拥有才能—具有战略思维,身怀一技之长,巧言善辩的所谓“聪明才辩”者为领导人。例如,政府往往将那些通过国家公务员一级考试、千挑万选出来的“秀才”提拔为行政领导。然而,按照吕新吾的说法,这
实现目标犹如登山,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远不要让现在的思维限制对未来的思考。——稻盛和夫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我反复进行着各种实验,有失败也有成功。当时在无机化学的研究者中,同我年龄相仿的,有人拿到了奖学金赴美留学;有人在优秀的大企业里,使用最尖端的设备进行最先进的实验;而我在一个如此破旧、衰败的企业里,连最起码的设备都没有,日复一日地做着混合原料粉末这样简单的工作。“一直从事如此单调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来?”我问自己。再进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呢?”想到这些,我不禁心灰意冷,一度过得很消极。01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哪怕只一厘米解除这样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说:要预见到将来。就是说,不要将目光仅仅放在当下,而要从长远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这
2011年6月2日,盛和塾(福岛)开塾仪式按原计划如期进行。此前3个月东日本地震,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面对正在与前所未有的困难搏斗的福岛塾生,稻盛和夫以日航重建为例,阐述了经营企业中哲学的必要性,以及哲学所具备的强大力量。稻盛和夫认为:经营的真谛就是把哲学做到极致。01在逆境中找到的“哲学”所谓“哲学”是什么呢?我的经营哲学(即“philosophy”)在京瓷创业不久后产生,现在已经成了企业成长发展的基石。我想讲一讲这个哲学诞生的经过。我大学毕业后,在松风工业里,开发陶瓷新材料制造的产品。虽然我还很年轻,但很快,不仅仅是研究新材料,而且从使用这种材料开发产品,到制定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设备,从日常的生产活动到与客户打交道的销售活动,有关这个产品的几乎全部工作都由我来负责。但是就公司经营而言,我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工作的同时,必须保持明确的目标。——稻盛和夫01改变“心态”我原本也像随处可见的小青年一样兴趣多变不善于将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在50年这么漫长的时间里能够一心一意专注于工作呢?那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我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只要改变“心态” 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对于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一开始我并没有什么兴趣。在大学时我专攻的是当时最热门的有机化学,但我想去的公司不肯录用我,所以我不得已才就职于松风工业,而研究新型陶瓷也是被分配的、不得不做的工作。刚进公司时,我所属的研究室一共只有五六个人,除我之外,其他研究人员都是从事绝缘瓷瓶材料的改良工作的,因为在当时,那才是企业的核心
人生·事业的结果 = 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人生和事业的结果由“思维方式”“努力”和“能力”三个要素的乘积决定。这个“能力”和“努力”分别可以从0分到100分打分,两者相乘。这样的话,与自以为能力强、骄傲自满、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认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热情的人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事业成果。在这之上,再乘上“思维方式”。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生态度。从–100分到+100分打分。因为是相乘关系,稍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所以,在“人生·工作的方程式”中,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备作为人应该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所谓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思考“作为人,何谓正确”。01作为人,何谓正确哲学的根本就在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话。“要正直
企业要想获得成功,首先下属要获得成长和进步,这样就需要领导者将下属的利益和幸福放在心间,本着善意和关爱之心进行指导和培养。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是下属,领导者本身也会因此而获得同样的升华。所以那些优秀的领导者都需要具备以下这7种资质。0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领导者是一个部门的代表,也是企业的代表。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必须率先垂范,向全体组织成员展示自身勤奋的工作姿态,并以此带领员工,统率整个团队集体。每当我向大家询问“你对于工作是否努力”时,众人的回答都是“我已经尽了全力在努力工作”。然而,我这里所指的,是超于常人的那种努力。在现实中,即便我们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是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付出的努力在我们之上,那么我们最终还是会在竞争中失败,自己之前已经付出的努力也将全部化为泡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