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28页

04月06日

刘丰老师:我们忏悔的是什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91次
刘丰老师:我们忏悔的是什么?

黄敏男:“忏悔”这个词经常造成许多人的负罪感。现在很多修行的人,越善良、越完美主义的人越是习惯地背负着、放不下过去,放不过自己反而形成一种挂碍,事实上这也是一种障碍。 为什么要忏悔?我们不需要自我否定刘丰:很多人认为忏悔就是自我否定,就是承认错误。其实这是一个很表象的解释。因为对和错、是和非都在同一个空间层次上,你坚持对的时候,其实你的维度根本没有提升,这就是有可能我们说的着善、着功德相等。我们每个人内在是本自具足的,我们不需要自我否定,我们只需要觉察自己的哪一种认知让我们面对现在这个相。其实有时候我们错的只是一个交代,这种交代并没有去觉察,它并没有觉察错的原因。有时候我们用对错来评判一件事,而没有想是哪一个认知让我面对这件事情,找到它,然后去颠覆这个认知。因为认知就是业,我们的内在认知在现

04月05日

刘丰老师:走上修行路会感觉被边缘化怎么办?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93次
刘丰老师:走上修行路会感觉被边缘化怎么办?

问:走上修行路会感觉被边缘化怎么办?内心平和代表没有情绪、对什么都没感觉吗?修行人可以很入世修行的目标是提升自由度答:这也是修行人普遍面临的问题,以为只要修行就会被边缘,其实不是。修行人可以非常的入世,因为修行的目标是提升自由度。自由度的提升,不是不玩了,而是玩得更好,更懂得遵守规则,同时又知道怎么驾驭规则。在篮球场上,篮球规则就是原则,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能遵守规则,能很好地驾驭篮球技术。离开篮球场,到了排球场上,篮球规则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就是因为修行达到的自由度。他不是不玩了,而是能玩得更好,他能够随时进入,也能够随时出离,这样修行就达到了如去如来的境界。从来不犯规的球员也不一定是好球员,所以真正修行好的人,他也不是不犯规,只是他不会成为规矩的奴隶。他可以驾驭规则、超越规则,在他需

04月05日

刘丰老师:无财不养道,没有一分钱不是用来悟道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49次
刘丰老师:无财不养道,没有一分钱不是用来悟道的

问:如何能够了悟今生的使命?人是否由物质走向精神?如果活着时没有能开悟,那么意识离开身体时能否认知到高维?关于使命面对自己的短板答:我们累生累世都有相应的使命,我们真正的使命就是面对自己的短板,那才是我们真正要完成的、要超越的部分,这些可以通过不同的事情来历练。现实发生的不同的事情,面对这些事情出现的障碍,都直接指向我们自己内在的缺失。我们在现实当中,大部分人寻找的是一种五行相生的状态,这样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题目是什么,实际上真正成长的题目发生在五行相克的那一点上。为什么发生在相克的那点上?因为在那一点上不圆满,而那就是我们要超越的,就是我们的使命。精神和物质人是从精神走向物质人实际上是从精神走向物质,不是从物质走向精神,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有什么就会投影出什么样的物质状态。但我们人以为是颠倒的

04月05日

刘丰老师:烦恼即菩提,你周围的世界都在成就你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82次
刘丰老师:烦恼即菩提,你周围的世界都在成就你

关于正信相信自己智慧具足相信自己智慧具足,这是正信,是最重要的。真正的信不是信外在有一个大师,而是信不信你就是N维宇宙智慧具足的生命,由此作为基础,其他信心才有了基础。很多人从功能和结果中获得信心,那样容易局限。要从内在智慧和信念里获得这样的正信。烦恼即菩提烦恼是一扇门,智慧就在门背后当你把眼前的山看做目标,比如生活的富足,如果把它当成你一生的目标,你可能一生都很累。定目标时,还可以突破和更高。而那个更高,可以让你达到这个山头会容易得多。所以,我们在界定各个阶段的目标时,每个阶段目标的达成实际是一次印证的结果,是一个台阶,只有走上那个台阶,才能走到下一个台阶去。人生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给我们机会去提升,烦恼即菩提。烦恼是一扇门,智慧就在门背后。只有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信愿行证才能真正投射在现实

04月05日

刘丰老师:一念之转,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36次
刘丰老师:一念之转,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关于实修入世的每一个当下都跟内在关联发实修心实际是发的一个真正的大愿,就是念念都是在一个跟心法上的修正,所以万法必归于心法,万行必归于心行。只有在心境上的作用才是真正的实修,有些人说打坐打多长时间是实修吗?在不同的境界中流转是实修吗?其实真正的实修就是运用心法,真正跟自己的内在不离自性的修炼,而且入世的每一个当下都跟内在关联,这就是实修。关于发愿你所面临的世界,就是你所想的发愿,其实是在做能量的重组和设计,是你发出一个系列能量波,去和宇宙中的能量契合。首先,要认识到我们心灵能量具足。发愿以后,我们会强调各种特异现象是给我们机缘突破三维的,但显示的神秘会容易让人执着在高维状态里,就变成了另一种高维执着。你的心灵能量状态一直在帮助你定位现实能量状态。有些人目标明确,能够聚焦心灵所处的方向,他会有

04月05日

刘丰老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灵性光辉?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11次
刘丰老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灵性光辉?

一个人的功夫所呈现的内在和外显的状态,或者他达到的维度,这就是德。人有哪个境界的功夫,在日常生活中,他就显现在哪个状态的德性。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当人有了见性的功夫,就能修成众生平等的德。当他明心见性,见之本性的时候,他就能看清众生平等的本质了,就是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当他对具足圆满的智慧无条件恭敬的时候,完全谦下的时候,他行出的外形就是带着礼,这个是德,他的境界决定了他能行出这种生命状态了。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就是我的自性可以任意呈现心想事成,可以相由心生,这是功夫。这时他又能心体离念,他不执着在任何一个相上,他的心体不随念而执着,自性可以自动呈现,呈现了他也不着这个相,这个是德达到的境界。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不离自性是功,看所有

04月02日

孙伯翔谈《张猛龙碑》的艺术特色及临习要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787次
孙伯翔谈《张猛龙碑》的艺术特色及临习要领

在中国书法史上,魏碑书体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恰似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灿烂无比,光彩夺目。《张猛龙碑》是魏碑书体的著名碑刻之一,形成于北魏后期,是魏碑书体中非常完美成熟的碑刻,对后世的书法演变作用极大。尚碑的人临《张猛龙碑》,主宗其法,追求终生,借取气息,自成面目。宗帖的人也多涉足于它,从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我的临碑体会临习《张猛龙碑》,选择范本很重要,最好是原拓本。从广义上来说,这不太可能,因为好的拓本不容易得到,也买不起,整幅的《张猛龙碑》全拓价格更是昂贵,现在影印技术很先进,选择好的《张猛龙碑》影印范本来临写完全可以。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严格地强调了一个“法”字。若想学到法就必须学习古人的名碑、名帖,加以汲取、继承。这个继承既是我们临习书法的开始,又伴随我们创作的终生。前人的经典书法

04月02日

练字不宜从唐楷入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28次
练字不宜从唐楷入手!

长期以来,提及学习书法入门,书法教育界必言“先正楷,再行楷,再行书”。而正楷专指欧颜柳:欧体严谨,间架结构好,颜体舒展、大气雄厚,柳体瘦劲、法度森严。三者体现了点画、结构的规范化。无论是老师推荐,还是市面上出售的字帖,多以此三者为主。如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等。初听中国书协会员王天民说“颜柳害人,扼杀个性”,书法打基础应从隶书和魏楷开始,我大吃一惊,但细究下去,发现这是个有意思、有价值的话题。初学书法理当求“雅正”现实中不只一个人认为:最好以行书起步,兼练楷书。楷书的严谨会让你还没抓住它,就先有挫败感了,只适合于修炼稳健的基本功。行书发挥空间较大,可以很快看到自己的进步成果,对培养兴趣有益。想想也是,我小时候数次临《九成宫醴泉铭》,均不得其真髓

04月01日

刘孟浩:学习美学离不开文学实践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刘孟浩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42次
刘孟浩:学习美学离不开文学实践

学习美学离不开文学实践近日,一直在阅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文章,今天的一篇关于文学与美学关系的文章让我感触很深,促使着我码点字出来。一、诵读有利于提高语文水平,默读是没有作用的朱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在日常与他讨论美学的书信当中发现,大多数人的语文基础比较差。日常,我们都不太注重文字的组织能力的学习锻炼,随性化比较严重,认为这是属于专业人士所注重的。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遇到组织文字的场景,如写申请、发言稿、心得体会等等,虽然现在是计算机时代不再用手写,但常因一句话的组织前删后除的,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古代诗人都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更何况今人呢,但我们不是“诗人”,距离这种境界还在“千里之外”。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非常注重修辞,将这种能力定义为“修辞术”。如何提高这种能力呢?大声

03月31日

刘丰老师:相信众生本自具足,就不会升起傲慢心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73次
刘丰老师:相信众生本自具足,就不会升起傲慢心

灵性的傲慢在我们强调本自具足的时候,有时候会让人升起这么一种傲慢的心。如果他只是强调了自己内在的本自具足,当然相信本自具足可以让人不妄自菲薄,他可以有持续向内在合一的动力。但是后面还有一条,相信众生本自具足,这个时候就不会妄自尊大。如果认为自己本自具足,众生都是愚痴的,这时就会产生我慢,这种我慢就无法真正的让人呈现出一种自性圆满的生命状态。其实众生是自己投影的相,当你真正把自己的本自具足投射在众生的本自具足上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众生不是佛,众生的佛性才能真正的投射出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在现实中按照不同次第修炼的时候,会修出功能、觉受、图像,当一个人修到一定功能的时候,这个功能可能就是他的障碍了。比如我们现在来了一个四维境界的人,他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你问他什么他都知道,这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