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071)

1907 人参与  2022年02月13日 06:36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评论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我们念到《感应篇》第二十七节:

【不彰人短。不衒己长。】

这两句话,对我们为人处世是最宝贵的教训。人生活在世间,都有他本份的工作;本份的工作做好了,是本份,你应该要做好,有什么值得骄傲?所以没有理由去炫耀自己的长处。做得不好是过失。做好是本份,做得不好就是过失,就是罪业。造作罪业最容易,往往最严重的是口业,造谣生事,拨弄是非。

诸位都知道,现在这个世间有大灾难。昨天美国、澳洲同修打电话来给我,问我八月十八号怎么过?你说怎么过?到哪里去避难?谚语常讲「在劫难逃」,你往哪里逃?今天最重要的、最聪明的,如何能把这个劫难化解,而不是逃避。劫难从哪里来的?从心里头变现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相宗讲「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业障的根源,是自己的起心动念;化解,还是起心动念。这个化解不是一时的,不是一次,这一次劫难来了,我们赶快断恶修善,劫难没有了再造恶业,这种心态是没有办法避免灾难的。恶业、恶念,一断永断,劫难才真的化解了。我们利用这个机会,这个机会是修行的好机会,时节因缘,刻不容缓。我们要在最短的期间当中,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提升到佛菩萨的境界,这个劫难就没有了,这个劫难就化解。不肯向上提升,或者是我提升一下,劫难过了我再下来,那就完了,没有这个道理。

古大德曾经给我们做了个榜样∣宋朝莹珂法师,《往生传》里有他,《净土圣贤录》里也有他,《安士全书》「西归直指」里也记载着有他。这是个出家人,不守清规,违犯戒律。他还算不糊涂,算是个觉悟的人,他自己心里想一想,自己一生的行为,将来果报一定在地狱,这他自己知道,决定在地狱。他向同参道友们请教,有什么办法能够救他?同学们就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所以关起门来念阿弥陀佛,念了三天三夜;不吃东西,也不喝水,也不睡觉,三天三夜拼命。总算他诚心,所以诚则灵,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十年之后,我再来接引你。」莹珂法师给阿弥陀佛说,他说:「我的恶习气很重,禁不起诱惑,外面一引诱,我又要造罪业,在这十年当中,我不晓得又做了多少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他这个祈求,阿弥陀佛点点头,答应他了。跟他讲:「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好不好?」莹珂法师说:「好。」非常欢喜。把他的寮房门打开,告诉大众,三天之后他要往生。

寺庙里没有人相信他,无恶不作的一个人,关门三天,晓得你在里头干什么?居然说三天之后他要往生。好!反正三天时间不长,大家看着你,看你三天之后往生不往生?到第三天,果然他是换了干净衣服,沐浴,邀请道场同参道友,帮助他念佛给他送行。当然大家都很欢喜,一个人真正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他也不生病,人那么正常。念到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一刻钟时间很短,他就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我现在要走了」,跟大家辞行,坐在那里就走了。证实了《弥陀经》上所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没有错!你在念佛堂念了这么久,没有把阿弥陀佛念来,你的心不诚。为什么人家念三天,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你们念这么久,阿弥陀佛消息都没有,原因在哪里,自己应该晓得。

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去作佛去了。诸位要想想,从凡夫地一下提升到佛菩萨的境界,这是我们很好的例子,很好的榜样。我相信历代像莹珂法师这样,真正回头、彻底回头,改过自新,从一个恶人变成一个最善的人,这是真回头,一念之间;这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自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没有人记下来,他也不会告诉人。念佛往生人,不知道有多少,《往生传》、《净土圣贤录》能够记下来的少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而已。这个事实,我们要懂得,我们还有什么恐惧,还有什么害怕。日子怎么过?老实念佛过。我们这个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暂时还没去,就要多替阿弥陀佛做宣扬的工作,多为一切众生做榜样的工作,这就对了。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大众,劝导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决定要改过自新。


昨天跟诸位说了,他这个批注一开端说得很好,「人之有短,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你们听听昨天的录像带,我昨天讲得很清楚。这几句话在现在跟大家讲,你们可能没有印象,古时候这几句话就很严重了。我们这个时代,会有这么大的灾难,实在讲没有接受圣贤的教诲。一切随顺自己的烦恼去生活,哪有不造业的道理?造极严重的罪业,还以为是好事,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不但学佛,违背佛菩萨的教诲,世间的善法也已经一无所知,把一切恶法当作善法,把一切恶念、邪念当作正念,所以感召得大灾难。我们今天要彻底忏悔,使我们自己一生,生活在真正感恩、幸福、美满之中。怎样才能做到?耳不闻恶声,眼不见恶事,你才能守住自己的清净心。可是世间许多人,学佛的人也在所不免,这其中还有出家人,专门打听别人的恶行恶事。一天到晚遇到人就是是是非非,造极重的罪业,他不知道。别人的事情,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听都不听。

也有些同修告诉我:法师,有什么人造你谣言。他听人家造谣,还去录音,把那个录音带录下来,送给我,我从来不听。这些文字从来不看,我都把它丢在垃圾桶,处理掉。为什么?我愿意保持一个最佳的印象,心目当中,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是善人,人人对我都有恩德。他纵然有一些毁谤、闲言闲语,那是他的误会,或者是他听信别人的谣言,不是他的本意,何必挂在心上?何必让自己清净心里染上一个污点?外面来的问题你接不接受,不接受,你永远保持清净心,你接受才会被污染,你不接受绝对不会被污染,我们何必干这些事情?人要懂得一个大原则|「与人为善」,佛经上讲得更清楚、更透彻,「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我们要用孝敬心来对待,孝顺心;既然是未来诸佛,我们要以恭敬心对待,这不是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以孝顺、恭敬对待一切众生,成就自己的善业,成就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我们这才是真正学佛,这才是真正回头。与自己利害的,一概不理会。与众生有利害的,害,没有什么大害,也不必去理会,如果有大的损害,这要用智慧来处理,不可以用感情用事。

有人欺骗我们,我遇到过,过去道安法师遇到的太多了。什么事情?骗钱,道安法师常常被人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是不知道;不知道那就糊涂了,他知道人家骗他。给不给他?还是给他。这一点了不起,知道你来骗我,我还给你,这是度众生的方法。骗久之后,他如果哪一天晓得了,原来老和尚每一次都知道,他就生惭愧心,就回头了。老和尚不糊涂。我们遇到这些事情,如果没有道安法师那种智慧、度量,也有个方法│查证,去查一查是不是事实。如果他事实上需要,他用的是不正当的手段,我们还是要帮助他。如果他把这个钱骗去吃喝玩乐,做些不正当的事情,我们可以不给他。这也是个处理方法。

人念念当中要向善处去想,念念念人的长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都有长处,也都有缺点、也都有过失,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容人之过,赞叹别人的长处,培养自己的道心。真正有道心,决定没有灾难,决定有佛菩萨护念,决定有护法神保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遇到善人,我们都会尽力去保护他、去维护他,善与善相应。你不善的心、不善的行,诸佛菩萨、善神远离了,妖魔鬼怪围绕你,这《感应篇》里面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你会常常遇到灾难,你会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们今天在这个环境,我曾经跟诸位说过多次,这个修学环境千载难逢,不是很容易遇到的,这个地方有真正护法,比父母照顾还要周到。李木源居士他在这照顾我们,他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常常一天忘记吃饭。这样的人来护持我们,我们要不用功、不发愤,怎么对得起人家?

昨天上午,早晨他到居士林出了车祸,车不晓得撞在什么地方,轮胎爆炸,他两个小时完全失掉记忆,什么都不知道,他居然能把车开到居士林。人家看到车那个样子,看他有没受伤,打开车门,他出来了,没事,他什么都不知道。许清标他们一些人,扶他到二楼,给他喝水,吃了一点稀饭,一个多小时以后,他才恢复知觉。太辛苦了,太劳累了,一天到晚都是想怎样把道场维护好,怎样把大家照顾好。李文华在不在?请他打电话给会长,我今天到香港去,请他不要到机场送行,让他多休息。以后我进出,都不希望他来接送,没有必要,太辛苦了,希望他多休息。他睡眠不足,常常忘记吃饭,不行!他说有一天半夜,醒过来肚子饿了,想想为什么会饿?一天没吃饭。大菩萨在此地护持我们,全心全力照顾,走遍世界,我看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我们有这样的人在身边照顾我们,我们自己不认真、不努力,那就是罪业;如果你是打妄想,那罪业就更重。这个恩德超过父母,我们到处贴了朴老的题字│「知恩报恩」,要常常想到。如何报恩?认真努力用功,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将来肩负弘法利生的使命,续佛慧命,这才能真正报恩。今天照顾我们不是普通人,不能随顺佛的教诫,就对不起李会长,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的教诲。所以这个因缘,非常希有。过去你们有许多同修知道,韩馆长对我们照顾,那跟李木源相比,差很远!李木源是连自己家都不顾,生命都不顾,你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善知识?

我看到他这样的护持,所以我决定不离开新加坡;我离开新加坡,我对不起他。澳洲那个地方,我给他说过了,我帮助澳洲团结宗教,和睦族群。如果是这种事情,他们邀请我,我会去参加;不是这个事情,我不去。澳洲打佛七,悟行他们搞就行了,我要把全部的时间放在此地,配合李会长。这个地方有劫难,我也不会离开,我也不会去找个地方避难,哪有这种道理?人要有道义,决定不能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一切罪业的根本,必须连根拔除,我们才能消业障,才能化解灾难。

今天我们九点半钟就要到机场,今天早晨讲经停一次,明天的《华严经》照常讲,你们同修在网络上看,《华严经》我在香港也照常讲。晚上,在香港讲五十三参,也有网络,你们也能够收得到。好!我们就散会。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4130.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