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04页

03月26日

张丽俊:稻盛和夫让你越来越优秀的8条人生建议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稻盛和夫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84次
张丽俊:稻盛和夫让你越来越优秀的8条人生建议

导语:今天,我们依然感觉到环境未见变好,这时候,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反脆弱系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来抵御风险。那么如何成长?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这八条人生建议,对我们很有帮助,今天分享给大家。成长,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生活,就是一路做减法的过程。01.戒掉情绪“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是很重要的。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必烦恼,或者说不该烦恼。切不可烦心伤神,而应该充分反省,然后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去行动处事,从而把负面的郁闷和烦恼变为迈向新未来的动力。人生在世,忧愁、失败和烦恼在所难免。但如果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持续烦恼不已,则并无意义。懊恼、烦忧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导致身体疾病,从而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不幸。所以说,坏事既然已经发生,就不要一直烦闷忧愁,而应该拥抱新思维,采取新行动。对于已然发生的

03月26日

张辉:一个44岁的人给你提个醒,人生下半场,我才意识到什么最重要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779次
张辉:一个44岁的人给你提个醒,人生下半场,我才意识到什么最重要

Photo by raymond revaldi on Unsplash作者:张辉来源:辉哥奇谭(ID:huigeshow)导语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百万粉丝账号主理人张辉,他曾在华为、摩托罗拉、百度任职,出版过书籍《人生护城河》,对时间、成长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本文是他从过去44年的生活经历和20多年职场生涯中,提炼出的44条重要且有价值的人生感悟,看似只是碎片化的想法,但是连起来看,却能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当我们能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就不会再恐惧于岁月的流逝,因为我们在每一天都选择了用时间塑造自己,而不是听任时间瓦解我们。推荐你认真阅读,相信你会有所启发。01. 大部分人声称自己在意时间,但我观察后发现:人们在用各种方式逃离当下。02. 每天都能做到以下三句话,可以确保人的精神永葆青春:第

03月26日

梁晓声: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920次
梁晓声: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Photo by José Martín Ramírez C on Unsplash作者:梁晓声来源:领教工坊(ID:ClecChina)本文摘编自《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辽宁人民出版社导语如何定义一个人的平凡或不平凡?近年我们的文化以各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太多太多所谓的“不平凡”人士,而且,最终对他们“不平凡”的评价往往总是会落在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历史文化后遗症。“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具体说来。”“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这,我还

03月2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6)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36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6)

诸位同学,请看《感应篇》第八十七节:【掳掠致富。巧诈求迁。】《汇编》批注第一行我们念念。「所谓掳掠,非因兵火,安得有之。然居官吞剥百姓,私窃公帑,豪强重利举债,皆掳掠也。以此致富,悉出家破人离,妻啼子泣之余,岂能安享」,这一段已经把『掳掠』的意思说得很透彻了。这个在佛家里面就是属于「盗戒」,盗戒的范围非常广泛,不论用什么样的手段方式夺取别人的财物,或者是剥削别人的利益,都是属于盗戒。盗戒果报之严重,如果不是佛说,世间人确实没有法子理解。佛在经论上说得非常清楚,也说得很多、很详细,如果我们盗一个人的财物,结罪比较轻,将来还债还一个人的。如果是公共的设施,像世人所谓的贪官污吏,他所侵夺的是人民的税收,国家的财物,结罪将来要还债,所有纳税人都是他的债主,这个事情就麻烦大了。我们要看看债主是谁?债主

03月2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5)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310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5)

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讲到《感应篇》第八十六节:【强取强求。好侵好夺。】这些恶行恶业,都是从一个错误观念上产生的,这个错误观念就是佛经上讲的「我执」。佛在经上常讲,执着要是不能够打破,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无论怎样用功,修学什么样的法门,总在六道里面流转,永无出期。凡圣的分水就在这个地方,破了我执,这就是圣人;没有破我执,就是凡夫。为什么「我执」这么难破?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造成的。六道凡夫起心动念都执着这个身是我,这错误的见解;「见惑」,就是错误的见解,你看错了。身不是我,我在哪里?我是什么?实在讲真理就在眼前,就在当下,可惜我们不觉悟。我们伸出一只手,我的手,我的脚,我的眼睛,我的耳朵。这身体?我的身体。扩展到外面,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我的城市,我的国家,我的

03月2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4)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145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4)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八十六节,批注也只有两句:【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批注里面前面两段很重要,也很有意义。什么叫『强取强求』?「分所不当得,而必欲得之,谓之强」。分是本份,你本份里面不应该得的,这里面的范围就非常广,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包括在其中了。你不应当得的财富,你一定要得到;不应当得到的地位,你也一定要夺得,这就叫强;凡是属于这一类的。其实这合不合乎因果的道理?决定不符合。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命里没有的,我一定要得到,真的会得到了,因果定律就被推翻了。不但佛法给我们说,世出世间的贤圣,一切宗教里面的神圣,无一不是阐扬因果的真理。换句话说,你本份不应该得的,你现在勉强一定要得到,你果然得到了,还是你命里所有的。换句话说,所谓「分所不当得」,是你现前;换句话说,譬如说财富,

03月2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3)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19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3)

诸位同学,大家好!上一个星期我到美国加州访问,我们这个课程停了一个星期,今天我们开始恢复。这一次访问加州,因缘是看了《慕西》四十一期,美国青少年犯罪统计的数字,我们这一次到旧金山、洛杉矶两个地方实地去观察,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上升,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如果不能够改善,这个世间的灾难,许多人讲的「末日」,很可能会变成事实。而今天改善,实在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地区,由于二十世纪中叶以后,普遍的将人文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忽视了,过分的着重在工商、科技、经济上的发展,于是举世之人,意识形态里面,无一不是充满竞争。诸位要读儒书,孟子说得很好,「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今天不是一国,全世界每个国家,从上到下哪一个不在争利!不择手段去竞争,这不是国之危矣,这是世界危矣。能挽救世间的劫运,

03月2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2)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73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2)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感应篇》第八十五节:【恚怒师傅。抵触父兄。】这两句批注里面讲得很清楚,「此与慢其先生有别」,慢是轻慢,我们一般讲,没有把师父看在眼里,「慢是无故而慢之」。这个地方『恚怒师傅』,「此是因教责而恚怒之也」。老师教训学生,学生不服,心里面恚怒,恚是心里面的憎恨,怒是表现在外面。「古人事师之道,无犯无隐。」这四个字是古时候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凡有所教,皆当虚心和气以受之,何可恚怒乎。恚怒者,必是薄德无福之人也。」这一段话我们应当记住。 现在世风日下,师道已经不存在,不但师道没有了,实在说孝道也没有了。今天的社会我们普遍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儿女不孝父母,学生不敬师长,已经形成了风气。我们处在这个社会里头,应该怎样去做,那就要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想在道业上有成就。如果在道业上

03月2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1)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045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1)

诸位同学,大家好!这几天,我因为有一些各个宗教的应酬,另外一些事务,我们将早晨讲经停了五天,今天我们恢复到正常了。请看《感应篇》第八十四节,这也有两句话:【埋蛊厌人。用药杀树。】这在整个大段落里面,这是第十一个大段。无因,换句话说,没有原因,无缘无故造作的恶业。『埋蛊厌人』,在新加坡这个地区我们很少听过,我在少年时代,抗战期间在湖南、在贵州,在读书的时候,这些事情常常听到。是不是真有其事?我没有见过,但是我听说的就太多太多了。可能有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在从前帝王专制时代是犯法的行为,国家法律所不容许的。「蛊」,听说有许多许多种,古大德告诉我们,凡是蓄意去养蛊,放蛊害人,都有很深的过失。他为什么要放蛊害人?听说蛊毒到一个阶段,如果不放,不害别人,它反过来伤自己。所以这种事情,不害人就害自己,有什

03月26日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0)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85次
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190)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感应篇》第八十三节:【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这一节批注里面说得非常好,它的意思就是说,『失便』用现在的话就是过失,或者是在他不得志的时候,遭遇到困境的时候。世间一般人往往在这个时候说他种种过失,过失或许有之,多数无中生有,而是猜测、推想,并没有事实根据,所以是我假理想,这冤枉人。注子里面有几句话,说的真是实话,「天下之事境,本来败易而成难。」所以是好事多磨,成就非常不容易。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甚至于自己细心想一想一生的遭遇,事能成,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事,决定不是利益自己的事,这样的好事能不能成就?也未必然。我们知道为什么,这要众生的福报。我们自己发心为众生服务,为众生做一点好事,众生有没有福报?没有福报,我们的发心,我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