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86页

09月10日

接纳的心态,让生命能量不再消磨于抗争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13次
接纳的心态,让生命能量不再消磨于抗争

让你真正超越评判的,是你的成长和提升,是你总是选择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灵魂及灵魂道路。01允许生命中的一切正常流动接纳并不意味着背离你的真实内心,并不意味着让你强迫自己处于“非你所是”的振动与能量中。接纳,是你允许生命中的一切正常流动。它意味着,你选择不再浪费你宝贵的能量去抗拒,与你不想要的东西保持距离;而是通过自然而坚定地敞开心,来让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流经你。接着,你可以明智地选择将能量用在更有创造性的领域,用在你真正所爱、所喜悦的地方。于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会更顺利地到来。仔细体会一下:当你选择接纳的时候,你的身心散发出来的,是不是“敞开与信任”的意识振动状态?毫无疑问,它最终会吸引并带来更多与之同频共振的人事物。你内在深刻地知晓并确认:一切事物都在以某种方式服务于你生命的成长

09月10日

16副古代商店对联,太有才,没点文化真看不懂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57次
16副古代商店对联,太有才,没点文化真看不懂

来源 | 网络以前人们开店,都会拟几副对联。但是,因为没有好的实用的,又没有文人墨客帮忙写,流传下来的好对联很少。诗词君找了几副很好的店铺对联,聊可一慰读者。-1-相传一个老翁开了一个质肆,请一位名土撰联,名士集四书句为联云: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四境之内,万物皆备于我;或曰取之,或曰勿取,三年无改,一介不以与人。质肆,就是当铺。这副集句联十个恰当。“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出自《孟子》,当铺,即是互相置换,以你所有,换你没有的。“四境之内”即言其广开门路,贸通天下。“万物皆备于我”也出于《孟子》,原本是说万物本性都与我所相通,因此“乐莫大焉”,感到莫大快乐。作者在这既取其原文乐观自信之意,又利用字面意思,说明万物皆可典当,而四境之内凡有需求,本当铺也俱能满足。“或曰取之,或曰勿取”是化用《孟子•

09月10日

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47次
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来源 | 每晚一卷书‍作者 | 晚君2005年,芬兰曾出过一部动画短片《最后的编织》。视频中,女人正在悬崖边上奋力地编织围巾,可无论她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围巾坠落的速度。眼看毛线见底了,她又将自己的头发拿来继续编织。很快,头发用尽的她被扯到了悬崖下面。生死攸关之际,她咬断了一直束缚自己的围巾,拼命爬了上来。望着深不见底的悬崖,女人感到一阵心悸,终于丢掉了手中的织针。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像女人手中编织的围巾,你越舍不得放手,就越会一步步拖垮你。作家茨威格说过:适度的坚‍持是执着,执着是良药;过度的执着是执迷,执迷是毒药。执念一起,处处都是牢笼。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01走出成败的执念,接纳平凡一只杯子,若是倒满牛奶,我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若是倒满果汁,我们会说这是“一杯果汁”。只有

09月10日

教师节 | 高山仰止,致敬中华10大师德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24次
教师节 | 高山仰止,致敬中华10大师德

作者 :儒风君师德正,才能学风正;学风正,学生的三观才能正。今天2023年9月10日,是第39个教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致敬中华10大师德。也祝福天下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桃李满天下,余生永安康!1因材施教颜渊问仁,对这个水平最高的弟子,孔子提出要求,让他做到“克己复礼。”樊迟水平比较低,当他问起仁的含义,孔子告诉他"仁者爱人"。司马牛性格急躁而且多言,针对他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教育他说话慎重,不要信口开河,管住自己的嘴巴。同一个问题,面对不同的学生,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尊重学生的天赋和秉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长足的发展。2有教无类孔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在孔子的时代,学费就是绑在一起的两条干肉。不管是谁,只要有干肉拜师,孔子都会

09月09日

夫妻能不能相伴到老,上天早就注定好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情感问题_情感电台_口述情感_情感文章_两性情感_情感美文_情感生活_情感话题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72次
夫妻能不能相伴到老,上天早就注定好了。

任何一段感情,能不能走到最后,其实早在冥冥之中,已有定数。弘一法师说:“遇见了,是因为有债要还了,”“离开了,是因为还清了。”人这一生,会遇见很多不同的人,有的人,注定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只能陪你一程,晃晃悠悠终会走散,有的人注定陪你一生,兜兜转转,还是会相逢。而那些能够白头偕老,一起携手走到生命尽头的夫妻,往往都做好了这3件事。  01、多搭台,不拆台 有句古话说的好:“弱者拆台,强者补台,智者搭台。”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不会搭台的人,注定无法走很远,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关系,在夫妻相处中也是如此,如果夫妻间总是相互拆台,互相指责和嫌弃,就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和不稳定。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感情会被消耗殆尽,最终走向离婚和分手。相反,夫妻关系要想长久,应该相互支持,鼓励对方,当一个人受到另一半的支持

09月09日

李商隐最好的四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世人孤独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23次
李商隐最好的四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世人孤独

作者:每晚CC,来源:每晚一卷书每晚一卷书(JYXZ8989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一个在世间跋涉的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厚重的行囊,叫孤独。而李商隐的行囊,尤为沉重。李商隐年少时,便经历了父亲离世的孤苦;成年后,他又因深陷党争,一生仕途坎坷,最后孤身一人客死异乡。虽然在这段坎坷的命途中,他也曾得到过贵人的照拂,也曾收获过刻骨的深情。然而繁华落尽,空余悲凉。到后来,他所珍视的,都一一消散在了他生命里;他所在意的,也都尽数离他而去。有人曾说:自李商隐之后,世间再没有比他更孤独的灵魂。看完李商隐的一生之后,我们也会明白:人生所有珍贵的东西,原来最后的指向,都是孤独。1孤独是,知交零落、往昔不再的失落。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

09月09日

自医者自愈,自强者自渡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51次
自医者自愈,自强者自渡

作者:洞见Moon,来源:洞见(DJ00123987)壁虎在遇到危险时,会主动折断尾巴吸引天敌,让本体逃生。然后躲起来不断分泌一种激素,刺激再生细胞,重新长出一条尾巴。恢复如初后,它继续出来捕食蚊虫。古人非常推崇壁虎这套断尾再生的行为:受伤之后能自愈,蛰伏之后依旧自强。每个成年人,也都应当拥有壁虎这种自愈的能力。面对人生的苦难,懂得自我疗伤,自我修复,活成自己的太阳。01自弃者,自废前段时间爆火的电影《消失的她》,男主角何非为了亿万遗产,设计害死了妻子李木子。被揭穿时,他歇斯底里地呼喊:怪妻子没有继续帮自己还钱;怨父母没有本事;恨自己投错了胎。事实上,李木子帮他还了上千万的赌债,还让其接手自家生意。可何非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在不断堕落中,放弃了原本可以美满的人生。仔细想想,生活中有很多像何

09月09日

《易经》:少年戒色,中年戒斗,晚年戒.....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73次
《易经》:少年戒色,中年戒斗,晚年戒.....

作者:燕归来,来源:了凡四训(lfsx188)最近读到过一句让我很惊艳的话:活这个字,是三点水旁的,它是流动的。什么叫活着,就是你还会变化。人生之所以被称为人生,是因为我们活在每一天。活着即是流动又变化的存在,恰如《易经》六十四卦,变化不止,生生不息。老祖宗说:少年戒色,中年戒斗,晚年戒得。这八字箴言也与《易经》的道理不谋而合。01少年戒色佛经上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亦有说:照见五蕴皆空。一切色相皆是空,佛门里所说的“色相”即是我们所见所闻,所触所感。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周遭见过的一切,在佛法里都是“五蕴色相”,如同梦幻泡影,来去都是空。年少的时候,容易把眼前的事物蒙蔽双眼。特别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更容易被外物迷惑,加之自身的分辨心弱,一失足便成了千古恨。《易经》上说:履霜坚冰至。

09月09日

说话的最高境界 ——讷言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77次
说话的最高境界 ——讷言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是一种本能。有的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有的人妙语连珠、奇趣横生;有的人信马由缰、漫无目的;有的人沉默寡言,只字片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话艺术。然而,朱自清却告诉我们:“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正如有网友抱怨:和不会说话的人聊天,能把天聊死,还会憋出内伤。既然我们学不来禅宗的“将嘴挂在墙上”,做到忘言,那么,我们可以试着学习孔子的讷言,就是说话要慢慢说,少说,不该说的不要说,这绝对是一种大智慧,也是说话的最高境界。01讷言,避免言多必失古语云:“知人不必言尽,留人三分余地。”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话说得太多太满,往往会招惹无妄之灾。三国演义中的许攸,曾献计曹操,奇袭乌巢,让曹操打赢了袁绍。但战后,许攸依仗着自己的战功,整天喝酒吹捧自己,直呼曹

09月09日

一个人的善报和恶报,往往会在60岁时出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07次
一个人的善报和恶报,往往会在60岁时出现!

作者 :儒风君中国有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生诸事,皆有因果,或迟或早,总会得到相应的报应。做多少善事,便有多少善果;做多少坏事,便有多少业果。年轻时种下的因,年老时都会一一收获或承担,少有人例外。而无论是善报,还是恶报,往往都会在一个人60岁左右时出现!1健康之报作家茨威格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年轻时,身强力壮,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体力和精力。很多人认为健康常伴于身,远远不到直面疾病和死亡的时候。即使有小病小痛,明白健康的价值,可一旦恢复,又抛诸脑后。于是,肆意挥霍身体,起居作息上,日夜颠倒,熬夜晚睡是家常便饭。饮食上不规律,或是胡吃海塞,任由发胖,或是节食饥饿,追求苗条。习惯上不讲究,要么抽烟喝酒,忙于应酬,要么久坐不动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