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幸福的人,不管在哪里,在什么环境,他们都能感受到幸福;不幸福的人,不管拥有什么,拥有多少,都不幸福。幸福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于心灵的充实。幸福,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能力。不依赖他人《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人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刚健的精神,自强不息。自强的本质,是依靠自己,人这一辈子,不要指望依靠别人,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靠父母,靠朋友,靠关系,都只是暂时的,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靠来靠去,最后才发现: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最终决定你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的,从来都是你自己。宋代张端义《贵耳集》中记载:宋孝宗到灵隐寺礼佛,看到观音菩萨手持念珠。于是便问陪同的和尚僧辉:菩萨手执念珠,念什么呢?僧辉回道:念观世音菩萨。宋孝宗又问:为什么要念自己呢?僧辉答道:求人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庄子曰: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意思是,忘记脚的存在,穿什么样的鞋子都合适;忘记腰的存在,系什么样的带子都合适;忘记是非之争,无论什么事情,都会心情舒畅。太阳有起有落,生活有苦有甜,遇事多往前看,常翻篇。善忘,是一种智慧。 忘言《尚书》:唯口出好兴戎。意思是说,说话不慎,容易惹起争端。与人交往中,说话要谨慎,留余地,看破不说破。这并非圆滑世故,而是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让彼此都舒服的处世智慧。温庭筠是唐代著名词人,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人物。温庭筠才华横溢,有温八叉之称,但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这和他口无遮拦,乱说话,得罪上司令狐绹,有很大的关系。《礼记·表记》里有一句话:君子不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元 白朴《沁园春》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意思是:天下的道理,不争往往会经常取胜。可很多人觉得,不争是窝囊,不争得不到,不争心不快。人世间,是你的,你不必争;不是你的,你争不来。不争,是一生的修行。不争口舌老子曾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从不多言,愚者才会滔滔不绝。生活中,有些人,不论听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辩驳。喜欢在言语中占上风,结果往往让冲突升级,没事变成有事,小事变成大事。正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人与人相处,贵在沉默止语,不在牙尖嘴利。比起口若悬河,沉默寡言更有力量,比起锱铢必较,懂得进退更有姿态。曾有青年请教一位长寿的长者:怎样才能做到和你一般,健康又
作者:亦文朗诵:柳顺涛来源:安般兰若(ID:anbanlr)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道德经》里讲:“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静,常解为安静、冷静。是一种不争的状态,坦然、豁达。万般事,一颗心,难说会有不躁。暑夏寒冬,冷热交替。人生仿若四季,顺时少,逆时多,偶遇悲喜交加,愤懑不平。白帆过尽,唯有“静”字解千愁。天下万物,任你狂乱、痴迷、繁华、激荡,最终,都要归于平静。静,是万物之根本。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01静,是一种气质古人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湖面的画像是因为湖水的寂静,才能映光返照。人心要是能静到极致,也会生出一种智慧来,大道至简,万般归一,不过一个“静”字。读书之人,喜欢“静读”,圆月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小问题,虽然这些小问题对我们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慢慢累积的话可能会成大问题!所以今天,咱们来瞧瞧这20个冷门的小知识,一起学习一下吧!20个冷门小知识1、吃了辣的东西,感觉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许盐,含一下,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2、牙齿黄,可以把花生嚼碎后含在嘴里,并刷牙三分钟,很有效。3、若有小面积皮肤损伤或者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4、切辣椒,辣手的话,可以试试用牙膏洗手,效果不错。5、仰头点眼药水时微微张嘴,这样眼睛就不会乱眨了。6、嘴里有溃疡,就用维生素C贴在溃疡处,等它溶化后溃疡基本就好了。7、眼睛进了小灰尘,闭上眼睛用力咳嗽几下,灰尘就会自己出来。8、洗完脸后,用手指沾些细盐在鼻头两侧轻轻按摩,然后再用清水冲洗,黑头和粉刺就会清除
在中国古代众多训诲箴言类书籍中,《六事箴言》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作者叶玉屏,清朝人,生平事迹不详,大概是清中后期人,他以独到的眼光,广搜遗书史传语录,辑录前贤先儒妙论,编成了这本简约精致的《六事箴言》。一、孙思邈曰:胆欲大则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译文】孙思邈说:做人要气魄宏大,思虑精细,智慧圆融而行为端方。二、林逋曰: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伤,忍无辱。【译文】林逋说:真诚待人可以无悔,宽恕别人可以消除仇怨,谦和待人可以免除彼此伤害,善于忍耐则不会招致羞辱。三、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译文】行善容易,躲避乐施好善的虚名却难。四、畏能止祸,足能止贪。【译文】畏惧戒慎能防止灾祸,知足常乐能遏止贪婪。五、富贵骄人,固不善,学问骄人害亦不细。【译文】因为富贵而骄恣无礼,固然很不好;因学识渊博而骄横无礼
什么是释怀?用丰子恺先生的话说,释怀就是:“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遇见了就好好珍惜,错过了就努力释怀,然后微笑着踏上人生的另一段旅程。这样的人生,最是幸福。01释怀就是做好自己杨绛先生曾说:“我不和任何人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学会释怀,就是懂得不处处和人争比。不去强求身外的人和事,不去羡慕他人的得与失。做好自己,随心随性随喜,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不争不闹不抢,顺其自然,生命里自然都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学会释怀是让我们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用力地去爱,去生活,而后蓬蓬勃勃、元气满满地一路欢歌。将“功利和得到”、“索取与获得”的一颗心释怀。你就会发现我们握不住过往即逝的繁华,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自己的命运。所谓一念起落,决定心安。世间再大,释怀的心,足以容得下天地,足以让我们
作者:深海,来源:名著听书(dushu3690)风光得意总有时,跌宕起伏才是人生常态。人这一辈子,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对挫折心生抱怨是本能,调节自愈、解决难题则是一种本事。曾仕强教授曾说:“当一个人格局大到能够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时,那离他转运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时运不济时需稳住心态,及时清理人生的内存,丢弃拖累自己的人和事。主动扔掉这三样旧东西,必能摆脱困境,好运不请自来。01过于保守的旧思维正在拖垮你的人生初读《骆驼祥子》忍不住感叹主人公的命运多舛。后来发觉祥子的悲剧人生,早就埋藏在了他狭隘又顽固的旧思维中。起初祥子卖力苦干,拥有了自己的人力车,但他为了多拉几个人,全然不顾战争的危险。别的车夫都小心翼翼,他却盲目出车,结果不仅车被拉走,自己也被抓了“壮丁”。好不容易逃出来,刘四爷建议他
作者:每晚CC,来源:每晚一卷书(JYXZ89896)《苏东坡传》中,讲过一个苏轼教子的故事。公元1084年,苏轼的长子苏迈,被派到江西德兴县任县尉。这是苏迈首次出仕,他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担忧。苏轼也觉察到了儿子的心思,便于分别之际,送了苏迈一方砚台。砚台底下,苏轼亲手刻上了四句铭文: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他以砚台告诉儿子:学习圣贤之道时,要求知若渴;谋官取仕时,要时时警醒自己;治理财政时,要多想着让利于民;书写判狱文书时,要心怀仁慈宽容。受到父亲的苦心教诲,苏迈果然不负父望,成为一位为民着想的好官。时至今日,他仍被德兴县的百姓所敬仰。苏轼教育后辈时,从来不去苦口婆心地劝解,或是疾声厉色地管教。他选择的,一直都是谆谆教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子孙后
作者:北木南来源:夜听(ID: yetingfm)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杨绛说:“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世间熙熙攘攘,人生悲喜自渡,解锁幸福的钥匙,不在别人的口袋,它藏在自己的手中。人这一生,不过就是自己成全自己,最好的活法不过12个字:骨子坚强、品行干净、内心善良。01骨子坚强你是不是经常对自己说:我不行、我办不到、我太差了......对自我的否定,其实都源于内心不够强大。你可以比别人差,但一定要让骨子里刻着坚强。孔子说:“真正的内心强大,不是困斗之勇,而是适于时势临大难且不惧的圣人之勇。”内心强大的人,会在逆境中锤炼自己。抗癌17年的小伙王晨便是如此。6岁时因癌症被截肢。19岁时考上西南民族大学。23岁时成功保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身体残疾,并没有消磨他学习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