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谭旭颖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不觉又是一年别春时。此刻,就站在季节的门槛,再次把春天好好回味一番,每一个向春而行的你,是否有了新的领悟和遇见。或许也曾难免于迷茫,或许也曾途经过慌乱,但一定也会有花开的惊艳,心动的浪漫,自由自在的奔赴,猝不及防的温暖。春季是希望又治愈的时节,尤其在这个期盼已久的春天,当从容的脚步从早春的新绿点点行至暮春的落花翩翩,我们挥别从前,我们不言遗憾,我们春风满面,我们豪情万千。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春去无需追,东风起时再相会。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在这如常的四季轮回里,却蕴藏着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之美。年岁越长,越觉春意如期而至的可贵,越喜欢殷红窦绿,草长莺飞,越珍惜烟火日常,抚心之味。远行趁春
来源 | 慈怀读书会“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如空气一般的存在,即珍贵又日常。无论是平凡还是富足,我们都渴望平静且喜乐的生活。讲究而不奢侈,精致而不浪费的生活哲学,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修的“人生学分”。蔡颖卿,是台湾著名畅销书作家,被誉为“最懂生活的生活家”。经营一间生活工作室,养育两个女儿,对生活有着天赋般的热爱和用心。《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是蔡颖卿最具生活美学理念的作品,在她诗意的文字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她笔下生活的美好,更能感受到那种美好生活背后的美好心态。年轻时都向往“诗和远方”,认为眼前的生活只是“苟且”,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有人真的可以把每日柴米油盐的日常,过得如诗一般写意。接下来,让我们和这位生活美学家一起漫步生活,学习在平凡的日常中,获得快乐诗意的力量。1你珍爱的物品中藏着爱
作者 :儒风君 · 彩霞满天姹紫嫣红的春天,已经渐渐走远;夏天,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今日立夏,又称“立夏节”。顾名思义,它标志着夏季开始的时刻。俗话说:“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民间认为,对于庄稼来说,今天下场雨最好。现代人看来,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在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仪式。当您吹着空调、吃着冰镇西瓜的时候,是否想过:几百年前的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红楼梦》中的众多主子、仆人们,是如何度过这难熬的炎炎夏日的。1睡“子午觉”夏天,主人和婆子丫鬟们都会休息一个时辰。第三十回,宝玉踱到了母亲王夫人那里,王夫人已经在凉榻上睡着了。“谁知目今盛暑之时,又当早饭已过,各处主仆人等多半都因日长神倦之时,宝玉背着手,到一处,一处鸦雀无闻……”这段文字,
作者 :儒风君2024年5月5日,迎来立夏节气。《历书》有言:“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雷雨频繁,万物旺盛生长,处于季节更替的关键时刻。俗话说:“立夏四忌,一年顺利。”立夏到了,这4件事千万别做,保身体健康平安,迎接美好夏日,看完为家人转发收藏!1食忌生冷《金匮要略》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主运化水谷,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倘若脾胃旺盛,调养得宜,便能远离疾病,身体安康。而脾胃最是喜温恶寒,饮食生冷,极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诱发多种疾病。立夏过后,气温持续上升,本就会使得脾胃功能不如往常。恰恰很多人却偏爱各种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凉拌菜、生食海鲜等。可短暂的舒适凉爽,一时的口腹之欲,势
文丨诗词君 诵丨球球今天是2024年5月4日,中国的“青年节”。105年前,一群热血的中国青年,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打出“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从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深入人心。又是一年五月,阳光明媚,又是一年五四,血脉偾张。五四运动已历百年,而中国青年,精神不灭。一代代青年,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青春的多姿多彩。如今,我们虽已到了中年,却不曾随着岁月老去。我们的心依然蓬勃有力,依然充满阳光,我们走得一点也不局促,一点也不衰微。谈笑风生间,我们仍然可以大声地说,我们依然是青年! 青春是意气风发的《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1919—2024五四风雷,激荡百年穿越历史的云烟,在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浩瀚征途中,始终燃烧着一只闪耀着青春光辉的炽热火焰。青年是什么?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朵花。青年就是花正盛开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美好,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无奋斗,不青春。青年带给世界热情与朝气,是未来的希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05年前,中国有一群青年,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给社会带去了新希望,名之“新青年”。他们敢于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挺起脊梁,朝气蓬勃,不畏黑暗,勇敢发声。他们为了民族和自由,在昏暗中竭力传递着光明,他们让我们在硝烟弥漫的年代,看到了青年的力量。那时的青年们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胸怀和素养,一个没有格局的人,很难在道阻且长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格局开阔,方能笑看世间云卷云舒,无惧人生大起大落。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容人、利他。01读书宋代文人黄庭坚曾说:“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对人言语无味。”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让一个人博闻广识,内心充盈。战国时,苏秦曾游历于各国,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的游说之路异常坎坷,无奈之下,潦倒而归。迎接苏秦的,是家人的冷漠和轻贱。苏秦没有崩溃,也没有指责家人的不理解。他把精力放在读书上,希望能够开阔眼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每当睡意来袭,苏秦就取过铁锥,朝着自己大腿刺去,鲜血流淌至脚跟的痛感使他猛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虽然距今已近百年,其留下的五四精神却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之奋斗。五月,一个激昂奋进的时节,犹记百年前无数爱国的有识之士,无数跟我们一般大的有志青年,在五月四日那天,掀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运动,又称“五四风雷”。血染往事,花开一片,落红无数。往日峥嵘岁月渐渐离我们远去,而我们又岂能忘记五四,忘记伟大的五四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27年6月2日,享有国际声誉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效屈子投水自沉。一年之后,王国维先生忌日,清华为之立碑,碑文由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撰写。碑文的最后一句,是: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此时五四运动已过去将近十年
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1919年5月4日,爆发了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今天是五四运动104周年,国学君为大家精选了101条经典语录,让我们重温五四精神。1陈寅恪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3、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4、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5、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6、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7、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国学君说:陈寅恪学贯中西,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胡仕林公元978年七夕,星河灿烂,笙乐缭绕。汴京城一处幽闭的居所内,舞妓步态翩翩,引得众人拍手叫好。而有位男子眉头不展,无心去看这一切。他不停地喝着酒,一声叹息过后,他提笔濡墨,写下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完后,他命歌妓演唱此词。宋太宗得知此事后大怒。见他如此思念故国,太宗派人给他送去一杯含有牵机药的毒酒。他不甘地一饮而尽,离开了人世。这个因词绝命的才子,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是个艺术全才,音词书画样样精通,其中词的成就最高,被后世称为“千古词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