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有人曾经问过,在人生转折点生了一场大病,是一种什么体验? 下面有条人气很高的评论回答: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生一场病,你就会明白: 有些事情,只有在经历过后,才会渐渐懂得; 有些道理,只有回过头来看,才发现都是真的。01、爱惜身体人生百年,犹如一瞬。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地位高还是低,其实都是过眼云烟。 唯有健康,才是我们这一生最该看重的东西。 生一场病,你就会知道,除了你自己,没人会为你的健康买单。 还记得演员李冰冰在节目上说过,自己在国外工作时,因为劳累过度、身体严重被透支,导致连续21天高烧不退。 最后她不得不终止拍摄,提前回国治疗。 李冰冰坦言:“自从生了一场大病,我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了,容易累、没力气,不能像以前那么能熬了。我虐不起自己了,身体真的会报废的。”
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写道: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诚然,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只有学会释怀,才能拥有快乐。只有真正看淡一切,才能过更好的生活。- 01 -顺境中,看淡点有一次看电视上的访谈节目,正好是一位我原来非常喜欢的明星。几年前他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选择淡出娱乐圈,外界纷纷猜测,原因莫衷一是。如今才知道,当时他虽然名利双收,但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他觉得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决定换个方式生活。主持人问他,当初那么果断地离开,心里真的没有一丝留恋?是啊,丰厚的物质报酬,很多人无法企及的追捧,他却轻易的放弃了。他沉吟了一会儿,缓慢地说:如果说当时一点儿不纠结,那是假话,只是这些都是虚名与虚利,我对自己说,其实
1、常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一种偶然,离开是一种必然。那么,在这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去活?在快餐式的时代里,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背负着生儿育女的责任,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有时还要为身边的亲朋好友尽心尽力。可作为独立的自己,我们也理应多一些随心而行。在能力范围之内,给自己关心和善待,这样,才不会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太多遗憾。2、想起一位听友的留言:“对比从前,才发现那时候,自己对自己有多不好。总习惯去顾及那个的感受,考虑这个的心情,而自己不管情绪多么沉重,身体多么疲惫都默默承受,丝毫不敢有所松懈。常常把好的东西留给身边人,而自己吃穿用度都是粗糙廉价的。最后还被误解,嫌弃,本该是最好的年华,却把自己活成了最糟糕的样子。随着年龄渐长,才幡然醒悟,一路走来,努力做到不亏欠别人,却从未想过最不该亏欠的是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万句人生道理,都比不过一次好的选择。选择什么?很多人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的选择上,比如,在哪里上班,和谁做朋友,今天午饭吃什么……等等,很多人都忘记了,没有一些根本性的人生选择,表面的挑选再精心,也往往是无用的,错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似乎一直很努力,生活却难有真正的起色。比如,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并不完美的家庭,曾经受到父母的伤害,或是他们给你带来了根深蒂固的负面影响,这时你要做的第一个重要选择是你会逃避和远离这一切,假装看不到,假装可以把过去抛在脑后,还是去勇敢地面对真相,深入觉察原生家庭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语录1在我们脆弱的时候,会很想在父母面前大哭一场,希望得到父母安抚,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父母比我们还害怕冒险,我们的所有失败在他们看来都是一种理所当然,都会支
做事情容易放弃,不能恒久的坚持,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的问题。但几乎所有的人也都知道,只有“坚持”才能够将事情做好,无数的鸡汤励志文也会向你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却没有人告诉你,怎样才能够做到【坚持】。坚持不是一个告诉了你你就能做到的事情,你自己很多时候也并不想放弃,你自己也不想总是毫无定性,毫无耐心。但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才导致你做许多事情都中途夭折。而这篇文章要教给你的,就是别的人无法教给你的——怎样拥有坚持的能力。在讨论怎样坚持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为什么你做事情容易放弃?一个人做事情容易放弃,通常而言有4个层面的原因:一、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不适合你,你也不喜欢,或并非是被这件事情本身而是被它可能带给你的好处所吸引,那么往往这样的事情你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有
大雪茫茫下了一夜。白日冰雪消融之后,一切暴露无遗。依旧是茫然的大地和空虚的城市。雪仿佛是幻觉。中午与S吃饭。她内心如此热烈丰盛,却并未在世间找到可对应的人。人过中年,感情生活仍动荡不定。我看着她耳边一对珍珠与玳瑁镶嵌的美丽的耳环,觉得她每一缕发丝都在散发出荷尔蒙气息。女人天性就是为情爱而活。这是天性。我对她说,丝毫不用觉得软弱或者怀疑,就要这样走下去。世上的感情,无非分为可完尽的和无法完尽的两种。原因各异,不用分析。可完尽的感情,以努力和果决相对,即便付出大的代价也把它承担起来。不可完尽的感情,且把它当作一个礼物,善待对方,尽量给予快乐。到此为止。人的一生,能够得到身心统一有始有终可完尽的感情,机会稀少而珍贵。大部分人未曾得到过匹配的伴侣。不过是面对现实的一种分裂而机械的维持。两个人在一起却
日本有一群人,他们信奉极简主义,通过将自己的物品压缩到最少,在寥寥可数的物件中找到了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尽管外界看来有些极端,但他们认为这样才是一个人能真正享受自我的方式。今天小助手就带大家走进3位贯彻极简主义者的家,看看他们是怎么用最少的物品,实现最大的幸福的吧。极简者01:沼畑直树41岁的沼畑直树是日本开始极简主义的第一人。他和小女儿,一起贯彻着极简主义。他的家物品简单到极致,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视机,一个柜子。生活用品极少,所以随时随地就能打扫。极简主义让沼畑直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清洁空间,思维也得到了彻底放空。他认为,极简主义跟东方文化颇有渊源。因为东西方文化对所谓的“完整空间”有着不同见解。“西方文化中,要让一个空间完整代表放上其他东西;但是在茶道或禅学的世界中,物品被特意留白,是为
一、什么是自律?自律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律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向好的行为,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习惯。现实中,自律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自律看上去容易,而做起来并不容易,事实上一个人有多自律,就有多强大。大家都知道抽烟有害身体健康,但有的人尝试多次,始终戒不掉。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有一次看见一个学生手指被熏得焦黄,便指着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吕宋烟全数拿出来,当众销毁,并表示再不吸烟,张伯苓说到做到,此后再没吸过烟。所以有人说,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也是自己。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必须自律。二、自
近年来,极简主义生活备受推崇。极简生活提倡一种更人性化、经济环保、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极简生活的意义在于,拥有的越少,身心越自由,越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畅销书作家理查德·泰普勒的《极简生活法则》一书。作者认真观察了生活中大量成功人士的处世法则,他发现,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无论身处何种状况,总是能积极向上做正确的事。通过观察,他总结出一条条人生法则,由此他也被誉为“个人成长”的导师。《极简生活法则》中作者强调了一种人生观:“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态度并且能够坚持下去”。全书从个人、爱情、亲友、社会四个方面给出指导。按作者的说法,遵循这些“生活法则”会取得更多成就,更容易摆脱困境,生活会变得更丰富,并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是不是很想知道有哪些简单有效的生活法则?跟我一起去揭
所谓极简并不是指吃饭只吃一个菜,舍不得花钱等等,而是放弃无效的事情,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和幸福。 01 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正确的、有效的欲望上,比如健康养生、照顾家庭、关心朋友、追求美食等。 02 精神极简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比如画画、书法、钓鱼、跳舞等。然后充分学习、提高技能,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03 物质极简将家中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丢弃、送人、出售或捐赠。比如看过的杂志、书,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种礼物或装饰品。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不囤东西,不用便宜货、次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