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一个人是否厚道,看这4个地方 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学问再渊博,但如果品行不好、为人不正,也将不容易被社会认可。 厚道是高尚的美德。平常的生活中,人们评价厚道不厚道,无非是说做人忠诚不忠诚、善良不善良、踏实不踏实,从根本上讲,其实是评价一个人的品行的好坏。 一个人是否厚道,关键取决于4点。 1 厚道之人懂得心存善念 为人善良宽容不刻薄,为厚道。 厚道的人善良感恩,和他们相处,让人放心。 厚道不是懦弱,而是谦逊和仁慈。厚道的人会牢牢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伤害过他们的人,他们却不会铭记于心。 厚道的人,拥有着纯洁美丽的心,这样的人大多数时候都感恩在心,对人诚实大方。 朋友陷入困境中,他们就挺身而出;朋友陷入失望中,他们也陪其左右。他们拥有真诚的
不懂得拒绝,正在拖垮你:干脆,就是最高情商的拒绝 文/粥左罗 今天这篇文章聊聊如何拒绝,因为太多人不懂得拒绝,包括曾经的我,深受其害。 一 不懂得拒绝别人,正在拖垮你 我做新媒体编辑时有个小领导,专业能力强,升职潜力大,但最终没有做出多少成绩就离开了。 为什么?说来挺不可思议却又很现实:不懂得拒绝,把他拖垮了。 我们俩工位挨着,上班的时候,每天都有其它部门的同事过来找他: 公司每年都要做几次行业峰会,会展部的同事动不动就过来:能不能帮我们写个活动预热稿?可以帮我们写个招募文案么?有个嘉宾的演讲稿要在公众号上发,能不能看看怎么传播更好? 广告也是公众号的重要业务,不过这个业务是交给销售部门全权负责的,我们只管审核发布,但销售的同事还是经常过来:能不能帮我们做一下排版?能不能帮
做人最忌讳的,是太有身份感 文/净静 1 有这么一则古代笑话: 有个才子家道中落,从之前的三餐大鱼大肉沦落到吃不饱睡不暖的地步,但他拼命掩饰自己的贫穷,还时常装阔气。 于是被一个小偷盯上了,小偷到他家里才发现,原来这只是个穷困潦倒的才子,不禁破口大骂。 才子听到后,赶紧出来跟小偷理论:“我可是本地大名鼎鼎的才子,能来到我家是你的荣幸。” “不稀罕。”小偷不屑地说完后转身准备离开。 才子连忙掏出仅剩的家传之宝,塞给小偷说:“我这么有名,怎么可能没钱,这个给你。你到外面可千万不要说我家很穷啊!” 很多人看完后,都笑这位才子竟爱慕虚荣到这程度,实在是活得太不通透了。 笑完一想,才发现生活中因为太有身份感而死要面子、硬摆架子的人其实不少。 2 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可否认的是,
有一种高级的情商,叫“不抬扛” 文/哈叔 有时候,我真得挺佩服一些人的,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们总能华丽丽地给你当头一棒。 你说,努力工作是一个人最靠谱的选择。 他会很愤慨地反驳你,别再一天到晚熬毒鸡汤了,家里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再努力也没鸟用! 你说,抽烟有害健康,熬夜真得会死人。 他反驳你,净胡说八道,我爷爷抽了一辈子烟,活到85岁,我家楼下的张婶天天上夜班,也没见她死了。 …… 这两年,我写了不少文章,在“留言区”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像上面这种“抬杠”的情况还真不少。 有些人真得是满身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怼天怼地怼众生。 我在另外一个平台上也发文章,有一个人在留言区的评论,简直用不堪入目来形容。 后来,我忍不住点进他的个人主页,发现他所有转发的内容,清一色的都
我曾为不懂圆滑世故而羞耻 文/栾晶 1 我们国人一向是活得很小心,比如我父母那辈人,从来不敢随心所欲。 尤其在关系高度浓缩的饭桌上,餐桌交际十分考验人:互动时不仅要动嘴,身体还要跟得上,最好是二者配合默契。 先说动嘴。 动嘴就是聊天,这一点非常讲究招数。 比如,对方说:“哎呀你的真丝裙好漂亮,你穿上真年轻!” 你会怎么反应?肯定是心花怒放啊,恨不得花都开到脸上。 但你不会那样做,那样太不礼貌了,显得你非常不谦虚,你得控制那花开放的程度,最好是半开不开。 结果就是,你用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拒绝了对方的夸赞:“只是一件旧衣裳啦,人老珠黄的!倒是你,半点皱纹也没有!” 这是很标准的答案,它包含两大要素: 1、千万不能承认自己好; 2、要凸显别人比自己好。 你们开始用这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文/陈阿咪 1 老张和老李,曾经是最铁的兄弟。 小时候,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老张家里比老李光景好一点。所以,那时他常常会背着家里人,用纸包几块肉,带到学校里分给老李吃。 老李儿时个头矮小,但凡在学校里受了欺负,老张也会二话不说挽起袖子替他出头。 一起长大的发小,再加上一直以来他对老李的照顾,所以老张从不怀疑他们的友谊。 去年,老张的孩子生病缺钱,他很理所当然地开口向老李借了。 老李正在计划开店,钱备着要当成本。 犹犹豫豫,支支吾吾,最后还是拒绝了。 老张很失望,他说几十年的感情,关键时还怎么就指望不上了呢? 倒是老张的妻子看得明白,只是淡淡的一句: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把老张的心,击得落花流水。 2 太重感情,容易受伤 中国
做人如春风,处事如秋风 文/明心 1 曾有人在聊天中提问:“你最佩服的人是怎样的?” 当时脑海里立即浮现了一个身影,然而却怎么都说不好他给我的感觉,只觉得自己才疏学浅,竟找不到恰当的话语来描述。 直到后来,在不经意间想到这么一句话:“做人如春风,处事如秋风。” 提起春风,你会想到什么? 是袁枚诗里“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的气派?是李白笔下“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的欣喜?还是杨万里口中“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的舒适畅快? 春风所到之处,皆是温暖、新生和希望。 难怪夸赞一个人的修行品德之时,总会想到“如沐春风”这个词。 如春风般温暖的人,最可贵。 月色皎洁,微风阵阵,有位禅师沿着林间小路缓步而行,准备回屋。不料,在路口的拐弯处撞见了刚从屋里出来,却空手而归的小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从不做这件事 文/小椰子 1 作家李尚龙讲过这样一件小事: 有一次,他在地铁里捧着一本莫言的《丰乳肥臀》,一个路人看了一眼书名,然后很鄙视地摇了摇头。 路人也许在想:这家伙竟然敢在公开场合看黄书。 还有一次,李尚龙在教师休息室里捧着一本《希望永远都在》。 一个老师走了进来,看到了他,再看了一眼书名,用很嘲弄的口气说:“你也看鸡汤啊。” 那个老师不知道的是,《希望永远都在》是一本讲柬埔寨历史的书,只是名字像鸡汤而已。书里面的故事,血淋淋的,让人思考着世界的变革和柬埔寨的过去。 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评判他人。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以己度人,妄加评论。 但是凭什么呢? 看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
厚道的力量 1 厚道,是无为而为 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 “别去看他”和“别去讥笑他”是一种做人风范,在中国叫做“厚道”。 厚道是人的本性之一。 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没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诃夫称之为“教养”。 2 厚道,是看不见的道德 如果美德分为显性与隐性,厚道则具有隐性特征。 厚道不是愚钝,很多时候像愚钝。 所谓“贵人话语迟”,迟在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评价沉着,君子讷于言。 尤其在别人蒙羞之际,“迟”的评价保全了别人的面子。 真正的愚钝是不明曲直,而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以宽怀给别人一个补救的机会。 厚道者能沉得住气。 厚道不一定得到厚道的回报,但厚道之为厚道,就在不图回报,随他去。 急功近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