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有本事的人,都不张扬 文/二次元猫小姐 1 我们公司员工的性别比例有点失调,仅有的男劳动力都被派到外地驻厂了。驻守办公室的,除了老板,剩下的全是女生。于是,我们老板除了当老板以外,还兼任搬运工、扛水工、灯泡修理工等职务。 前不久公司新来一个女同事,入职当天就看见老板换水,她赶紧上前帮忙。我们公司饮水机特高,新同事个头又小,完全帮不上什么忙,老板示意她不必紧张,说:这种力气活儿不用你们女生做。 新同事手足无措地在旁边比划,惶恐得不得了。我们几个老员工在旁边若无其事地看着,一等老板换完水,我们就各自端着杯子冲上去了。老板转身走开,新同事拍着心口说:老板还要亲自换水吗?好吓人啊…… 听她讲,她在前一个公司上班的时候,办公室的女生要轮流给部门经理洗杯子,规定口杯要用牙膏洗,杯壁不可有污渍
言多必失,聪明人三不说 文/张梓夕 网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会说话的人让人笑,不会说话的人让人恼。 说话是一种本能,会说话则是一种修养。 “好听”的话会悦人悦己,“难听”的话则伤人伤己,把话说得漂亮是一个人最大的体面,也是顶级的智慧。 言多必失,聪明的人从不说这三句话。 1、不懂别人的苦,就别说劝人大度的话 网上有一句很扎心的话:“你不懂我的苦,就别劝我大度。” 可现实中,总有太多人一边不去理解别人的苦,一边又急于劝慰他人原谅。 大白前几天过生日,三五个好友在他家聚餐,兴致正高的时候,他爸爸来家里送礼物,没想到大白二话没说把爸爸轰了出去。 在场的朋友虽然都知道大白和父亲关系不好,却还是忍不住开始七嘴八舌地劝解大白: “父子关系再不好,他终归也是你的爸爸,你不该对他这么
搬开别人的绊脚石,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文/晓枫 1 我同学梅子下岗后,专程到外地学习做当地的特色包子。 学成后,开了一家包子店,因其味道鲜美、样式独特,每天顾客不断,供不应求。 有个中年女人见梅子生意好,就在旁边开了个包子店,可是味道差,没人去买,女人看着堆成小山似的包子发愁。 梅子渐渐了解了女人的情况:家住附近,老公常年生病,儿子上学,她在一家包子店打工维持生活。 看到梅子生意好,她就想蹭热度来开家店,凭着在包子店耳濡目染学到的丁点技术,自然做不好美味的包子。 就在女人垂头丧气准备收摊时,梅子来到她店里说:“我教你做包子吧!”女人见惯了同行生妒嫉,没想梅子主动来教她,很是意外。 听说梅子要教女人做包子,亲戚都劝她,你出钱学的技术白白教给别人,她学会了,会抢了你的生意。
老油条总结的17条交际经验,让你圆滑处世,少走弯路,少吃亏! 1、说话要经过脑子,谨慎言行,重要的事我给你讲三遍:话多无益!话多无益!话多无益!嘴只是一个大喇叭而已,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音调和音量,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几十年的交情,有时候一句话就断送了,在这方面吃过亏的人才能真的懂。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滔滔不绝,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爱听你说话,就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你的家底,不仅对你失去兴趣,还会偷着笑你大傻。 2、别人请求你帮忙,如果不能帮人帮到底,就婉言拒绝,千万不要答应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不帮、办不成,或者半路而退,不仅让你把之前付出的人情葬送,还会落下临阵掉链子、不够义气的骂名,更会耽误人家的大事。 3、遇到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心里有了
高手从不炫耀而是点到为止 文/炉叔 1 妻子晚上回家说她们部门这次聚餐不是很开心,好好一顿饭,活生生地变成了讨伐大会。 原来她们公司的小张去财务部报账时报错了,由于涉及到部门所有人,于是遭到了同事们的抱怨。 其中要数楠楠最来劲,一个劲地翻着白眼吐槽,还翻出了小张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历史错误。 好几个新人听后都偷着笑,但是楠楠却越讲越来劲,丝毫不给小张面子,最后小张忍无可忍,也将楠楠搞错数据被领导骂还试图勾引上司等丑事都翻出来。楠楠恼羞成怒,小张也丝毫不示弱,要不是在场的同事阻拦,他俩现场就能来一场男女对决的大战。 可是,由于楠楠的咄咄逼人,最终,下不来台的,除了小张,还有楠楠她自己。 当你准备让别人丢人现眼的时候,那么离自己丢人现眼也就不远了。 有时候你的错误,别人不说,但是
逢人不说事,便是无事人 文/儒风君 所谓金口玉言,用得少了才是金口,话不多才叫玉言。 因为黄金白玉贵在稀有,要是数量多了也一样会贬值。 语贵在精而不在多,人前开口话少说。 逢人不说三种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1、逢人不说大话 饱满成熟的稻谷从来都是低垂着头,只有空空的稻壳才总是仰头向天。 一个人不论才能高低,都该做到沉稳内敛,大话、空话要少说。 曾国藩年轻气盛时,热衷于在同僚面前展示自己,经常掉书袋卖弄学识。 直到因为口无遮拦惹出诸多事端,曾国藩这才意识到说大话的后果,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恶习。 他自我反省,总结出自己常犯的三个错误: 一是自以为是,自己喋喋不休,听不进别人的观点; 二是开玩笑时没有分寸,常常因此惹他人不快; 三是喜欢辩论,出口必压对方一头,逞一时口舌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这才是人生的豁达和智慧 文/木舟 1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苦而不言不是要你打断牙和血吞,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学会吃一点无伤大雅的亏。 少抱怨是因为没有人喜欢听你的抱怨。面对苦难时,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难,苦而不言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辛弃疾,二十岁便出入行伍,曾在万军中俘虏敌军大将,屡立战功;二十五岁执笔上言平戎十论,有霍去病卫青的气概,指点江山豪气干云。 但不久一贬再贬,英雄沦落为田舍菜翁,其间幽忿落寞之情,有谁共鸣? 写下“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辛稼轩,不想抱怨吗? 他不是不想,而是明白抱怨无用,干脆就不抱怨了。他把他的一腔孤愤化为词中沟壑,那怨气怒气,不平之气酿成了他青史留名的
有一种聪明,叫替他人着想 文/李思圆 1 上周末,我回农村亲戚家。 中午我下厨做了一道麻辣花椒鱼。正当我往油锅里翻炒调料时,大婶婶说,豆瓣放少了,建议我再多搁一点。 结果中午开饭时,其他人都夸鱼肉味道好,可大婶婶却没怎么吃,而是夹桌子上的其他菜。于是我问她,是我做得不好吃吗?她憨厚地笑着说,好吃啊,但我吃不了辣。 当时我就感到很奇怪,于是反问,你吃不了辣为什么刚才还让我加了那么多豆瓣? 她说,我就想着大家都喜欢吃辣,不能为了我一个人就把味道变淡嘛。 大婶一辈子都待在农村,一直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她确实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太高的文化,但她在村里却一直很受人尊重。我想这跟她凡事为别人着想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凡事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几乎是人的本能行为。可是那些即便吃一道简单的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自己 文/苏心 1 上周,在大学当老师的朋友萌萌,和我讲了一件让她很郁闷的事。 她家去年搬到一个离单位很近的小区,她每天走路上下班,老公的驾照还没有下来,自己家的车位就一直空着。 她们那栋楼有一个邻居微信群,平时楼上楼下的有什么事就在群里说一声。开始的时候,邻居想借用她家车位,总要和她打声招呼,后来看她家没有车,渐渐也就不说了,谁抢上谁用,萌萌也没有说啥,毕竟自己家还没有买车,车位空着也是空着,用就用呗。 上个月,萌萌老公的驾照下来了。他们早就看好了车,驾照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提回了车,她赶紧在群里发了三遍提示,告诉大家,自己家买车了,请邻居们以后不要再占用她家车位、谢谢之类的话。 可让萌萌烦恼的是,这样的话她重复了近一个月,还是有邻居装看不到,依旧经常占用
有一种高情商,叫 “遇事不随意指责” 文/恋小暖 1 最近,朋友跟我炫耀一件事情:“女儿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和我这个当妈的分享。” 12岁的翩翩少女,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却和妈妈成了知己朋友,买东西不谎报价格,去网吧玩游戏也敢回家说,和同学逃课去“探险”也照说不误。 也正因为女儿敢说,朋友才有机会在了解实情后,耐心地和她沟通。 朋友不随意指责,女儿也不会厌恶地反抗。相反,女儿很信任妈妈,也能知错就改。 我诧异:“你是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的?” 她得意地回复:“很简单,遇事不指责。” 朋友还对我讲起很久以前。 那时候,丈夫长期失业在家。她是个家庭主妇,没有收入,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随时担心下餐要喝西北风。 白天,夫妻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动不动就吵架,把气撒在对方身上。夜深人静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