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不受欢迎,不是给别人设限而是给自己添堵 文/唤醒沉睡的猪 我们常说,一个人不可能取悦所有人。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很让人生厌,那么,这个人又会如何? 美国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这本书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叫《要成功,也要受欢迎》。文章称大多数人都希望被人喜欢,不仅仅因为这样会带来好心情,赢得人们的喜欢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在个人发展上。领导喜欢推荐某个人,常常取决于他人对他的正面评价,这种正面评价不光是这个人的工作能力,还有他能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 这篇文章道出了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受欢迎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在偌大的职场上,不是你一个人在奋斗,它更讲究团队的力量和作用,所以受欢迎程度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 可
工作这些年收获的几点处世之道 文/jenny-jane 为人,行路,历事是人生的三大事。工作这些年感悟最深的是:为人处世,不得要领往往南辕北辙,借力合力则游刃有余。 下面四条建议或许能够更好地帮助你为人处世: 在一个团体里,当你要发表与主管相反的意见时,你先要想想主管有没有接受指摘的雅量和本钱。 孔子讲得好——“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名单》,如果看过的话,你会记得当集中营里盖房子这一幕,德国军官用的方法不对,一位犹太女工程师说那样一定会垮的时候,德国军官怎么做?他先一枪打死那个犹太专家,再告诉下面的人,照她的方法去改。 再看看《史记》中伍子胥的故事。吴王夫差要攻打齐国,伍子胥力谏,说:'越国才真是大患,越王勾践存在一天
人际交往的3条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文/洞见kyrie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看一件事,做到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 刚入职的表弟发来消息,问我:“与人相处时,怎样才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为何自己总是在不经意间得罪了人?”。 想起不久前朋友说过的话:与人交往时,只考虑自己利益,不遵循规则的人,永远不会有真心朋友。 我深以为然。 一个人有没有遵循交往规则,直接影响对方判断他是否值得深交。 而在人际交往中,有3条是大家没有说出来,但非常重要的规则。 1、没有爽快的答应,其实就是拒绝 小何月底拿到奖金,出于兴奋,发了条朋友圈,得到了很多夸奖和鼓励,然而其中有个朋友,却留言询问奖金数额。 还未来得及揣测用意,朋友便发来了消息,先是一阵寒暄,随后便说手头紧,张嘴向小何借钱。 刚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看习惯就知道 文/代连华 1 假期和几位朋友出去旅游,夜晚住在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因为爬山很累,简单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起来,小腿肚子直打颤,站都站不稳。同住的王姐,虽然也是腿肚子疼,但还是支撑着打扫一片狼藉,把昨晚睡前吃的各种果皮、瓜子壳、面巾纸和饮料瓶统统扫进垃圾袋里。 “一会儿就有服务员打扫,不用管。”我对王姐说。 “随手就收拾了,也不费时间,正好活动活动筋骨。”王姐笑着说。 在我去卫生间的时候,王姐不仅把两张床重新铺好,连床单也抻得很平展。 “姐,我们可是花钱住的酒店呀。”我嘟囔着。 王姐只是笑笑,并不说什么,随手把掉在地上的长头发,用沾湿的卫生纸轻轻粘起扔进垃圾袋里。 她将我们的物品整理好,然后去叫吧台服务员检查房间,准备退房。 “天哪,第一
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 文/蒋小华 1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电话。曾几何时,不少人把要到牛人的电话或合影当成炫耀的资本。 不禁想起10多年前的一次,我偶然接触到某“大人物”,交流甚欢,蛮投缘的,相互留了电话。原以为这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不久,刚好遇到一件难事,想到了这位“大人物”。 于是,长长地发一条短信,没回。又打去一个电话,结果,只听到两个字:“没空”。说实话,当时很有挫败感。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拒绝,以为和对方留了电话存了微信,彼此应该能帮忙。但结果却发现,很多社交并没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别人电话,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仅仅是白打了一个电话。 因为你不够优秀——这么说虽然很残忍,但谁又愿意帮助一个不优秀却还总想着投机取巧的人
“不占便宜”是一个人的教养,也是情商 文/欣所向之 上周和两个朋友去吃西餐,本来也是随口约饭,所以在心里默认AA,吃完饭回来,就转过去饭钱。 没想到,第二天朋友又把钱原路转回来,附上“霸气”消息:姐请你们的。 我问,你发财了,这么豪?快收回去,这个月补助还没发呢。 朋友回复:是我提议要去吃饭的,你们陪我半天,当然我请客,下次咱再去吃,可别转回来了,麻烦! 听朋友真诚的口气,我只好作罢。在心里默默想:好吧,下次我请你。不过哪等得到下次,拖着拖着就忘了。双十一,赶紧买只口红送给“土豪姐”,她乐开了花。 说到底,大家都是学生,本来就没有多少收入。就算家境好点,也还是花父母的钱,这种白吃白喝的事情始终有些心不安。 何况,很多在心里想着下次再做的承诺,也许就没了下次。所以,与人相处,该
当人们在说“随便”的时候,其实一点都不随便 文/周梵 人们在关系中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常常不愿意主动而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总试图表现的特别识大体,随和,无欲无求,期待别人猜到你想要什么,并主动把你想要的给你。 1 我们常常在饭桌上见到这种人,旁人问TA吃什么,TA会说“随便,都可以。” 旁边点菜的友人点点头说,好,那我们点个水煮鱼吧。然后TA说“最好不要点太油的菜,不健康”,友人就说,“哦,那就清蒸鱼吧”。TA说“行啊,我都行”。 然后菜上了,吃着吃着TA又会说,“这鱼不是很新鲜,上次来吃他们家的鱼就不新鲜,应该不点鱼的。” 旁边点菜的人内心强大的,哈哈一笑不以为意,是的,知道了,下次就不点鱼了。 内心没那么强大的,又尴尬又憋屈,妈蛋,问你意见你不说,点完了又挑三拣四的!
关于人际交往,30岁前必须拎得清的7件事 文/李小墨 只要还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就是每个人都躲不开的课题。 不管是多么强大的人,都需要在别人的帮助和协助下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不可能单枪匹马地成功;而在日常生活里,不和谐的职场关系、亲密关系可能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多大的痛苦,人所共知。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社交和沟通能力,不仅决定一个人所能抵达的层次和格局,还决定一个人能否幸福地度过一生。 但人际交往是有自己的规则和禁忌的,规则之内行事,是从容得体、进退有度,规则之外行事,就是拎不清。 所以,在《请停止无效社交》这本书里,我努力把那些明白人未必肯说出来,却很重要的社交规则和禁忌说出来。 古人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一个人到30岁,各方面就应该自立。有些事,必须在30岁
深度好文:世界正在悄悄奖励那些厚道的人 文/李思圆 1 我曾经有个同事,她是出了名的爱贪便宜。出门骑个共享单车,她会让你帮忙扫一扫;到食堂吃顿午餐,她也让你帮忙刷一刷;甚至她自己叫的外卖,也总是会找到各种理由让你帮她付钱。 记得有一次,她在网上买了东西,快递送到后让她付59元,她又说自己没带钱,向一个同事借钱付了快递费。可是后来她并没有主动还,人家也不好意思问她要,于是她就心安理得地忘记了。 其实她每次占便宜的金额都不大,只是常常如此,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看清了她的人品。前段时间她因为工作表现太差,领导决定对她做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没有一个人替她说好话。 如果一个人对你有意见,那可能是个人恩怨;可如果所有人都不愿意跟你亲近,那你就要反思一下自身的问题了。 之后不久,她被辞退了。她走
今年五一,你参加同学聚会了吗? 文/何以夕 今年,是我们本科毕业十周年。早在去年年底,大家就在讨论什么时候搞一次同学聚会,最近终于定在了五一假期。 同学会临时建立的微信群每天响个不停,大家在群里吐槽自己的生活,同时表达对这次聚会的期待。 我一次也没有发言,因为我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参加这次同学会。 让我这么怂的原因是,同学会要求参加者带上家属和孩子。我没有家属和孩子,如果参加的话,就只能孤身一人前往,那太凄惨了,一想到那个场面我顿时没了勇气。 平时没觉得觉得自己有多失败,一场同学会突然让我意识到自己落后了那么多。 毕业那年,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如果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毕业5周年同学会你不要去,因为那时你正处在最艰难时刻,而你的同学们正一帆风顺。同样10周年聚会,你也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