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庄子 - 第1页

08月09日

跟心经学心态,跟论语学生存,跟庄子学生活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2次
跟心经学心态,跟论语学生存,跟庄子学生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容万千,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耀耀生辉,更是我们人生的心灵栖息地。跟《心经》学心态,能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和、包容的心;跟《论语》学生存,能让我们掌握为人处世的智慧;跟《庄子》学生活,能让我们领悟到生活的真谛。1跟心经学心态《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经典中最为精要、流传最广的一部。全文虽仅二百六十字,却蕴含了般若智慧的精髓,直指人心最深处的宁静与解脱。心无挂碍,方能自在《心经》中提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彻底放下内心的执着与挂碍时,才能真正摆脱恐惧与焦虑的束缚。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和不安,是因为我们过于执着于某些事物,如名利、感情等。然而,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这些外在的东西,一旦得不到,就会陷入深深

08月02日

庄子教你管理公司的五个技巧,最后一个堪称绝妙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65次
庄子教你管理公司的五个技巧,最后一个堪称绝妙

说来也奇怪,庄子明明是个逍遥闲散人,但不知道为何,在他的文章里总能找到为人、处事乃至做生意的大道理。今天就来跟各位企业家、创业者分享《逍遥游》后半部分的5个道理:01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逍遥游》第二个故事开篇就是“尧让天下于许由”,尧打算把天下让给早期道家思想代表人许由,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日月都已经出来了,点了火把还有什么作用呢?正是下雨的时候,接着灌溉岂不是徒劳?如果先生作为天子,天下会得到大治,我不够格坐在这个位置!许由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的很好了,我去治理天下,难道是为了名利吗?“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即使厨师不下厨,其他的人也断不可越俎代庖。——这其实是道家一个重

06月02日

钱穆:感到生活困倦或苦痛,你可以看看这本书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28次
钱穆:感到生活困倦或苦痛,你可以看看这本书

文 | 钱穆清晨披读报纸,国内国外,各方电讯,逐一浏览,你若稍加敏感,你将觉得世界任何一角落,出了任何一些事,都可和你目前生活相关。中国诗人用的世网二字,现在更见确切。世界真如一口网,横一条,竖一条,东牵西拉,把你紧紧捆扎在里面。目前的科学愈发达,世界愈挤得紧了,人生因此愈感到外面压迫,没有回旋余地。个人小我的地位几乎要没有了。只有在傍晚或深夜,当你把当天业务料理粗完,又值没有别人打扰,偶尔觉得心头放松,可有悠然的片晌。否则或暂时抽身到山水胜地或乡村静僻处,休假一两日,你那时的心境,真将如倦鸟归林,一切放下,一切松开。你将说这才是我真的人生呀!让我们记取上面一节话,把想象提前一两个世纪,乃至七八百年、一两千年,那时的人生又是怎样呢?不用说,在那时,现代科学尚未兴起,世界是松散的,不紧凑,人生

05月10日

庄子: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偏见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25次
庄子: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偏见

《明史·邹无标传》中有句话叫:“偏生迷,迷生执,执而为我,不复知有人。”一个人有了偏见,就会失去辨别能力,会固执己见,不再看得起别人。而他眼中的世界,就是他内心的投射: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偏见来源于无知,却比无知更可怕。1偏见,自我成长的拦路虎古人云:“欺人者易,自欺者难。吾能欺众人,唯难自欺。”我们常说,一个人欺骗别人容易,却骗不过自己。真的是这样吗?《吕氏春秋》记载了一个小故事。鲁国有一对极丑陋的父子。一天,父亲出门后回来高兴的对邻居说:“我今天看见商咄了,远不如我儿子漂亮。”邻居愕然:“商咄,可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啊!”一个是极丑陋的儿子,一个是极漂亮的外人,为何父亲会却如此对邻居说呢?要么是极度偏爱孩子被局限了,他真的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漂亮的;要么是心疼孩子,想让孩子知道在父母心中

03月28日

《庄子》笔下三条鱼、两只鸟、两棵树、两只蝉,都是人生大智慧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30次
《庄子》笔下三条鱼、两只鸟、两棵树、两只蝉,都是人生大智慧

来源 |每晚一卷书作者 | 每晚yy鲍鹏山曾说,庄子的笔下,更像是一个动物的世界。《庄子》中有濠上观鱼,螳螂捕蝉,偃鼠饮河……这些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庄子哲学。今天,晚君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动植物,个个寓意深刻。当你读懂了庄子笔下的动物,也就领悟了他的人生智慧。1三条鱼1. 北冥之鱼《逍遥游》中有一条北冥之鱼,名为鲲。它虽然能够化为身长数千里的大鹏鸟,却不能任意翱翔。只有等六月起大风的时候,它才能借着风力展翅高飞。而在此之前,它每一天都在默默蓄力,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想起了《菜根谭》中的一句话,久伏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一个人天资再好,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有一段蓄势储能的时光。诺贝尔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直到八十岁的时候,才声名鹊起。在前几十年的人生中,她所做的,

03月08日

《庄子》里的这八句话,读懂后改变一生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42次
《庄子》里的这八句话,读懂后改变一生

01积厚负大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译文】再说如果水积聚的厚度还不够,它就没有足够的浮力来荷载大船。风的积聚不够,那么它就没有足够大的浮力来负载巨大的翅膀。02超脱荣辱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译文】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赞颂你,也不会更加勤勉。全天下的人都责难你,也不会因而沮丧。严守自我与外物之间的分别,辨别荣与辱的界限,宋荣子就是这样的超脱。03小成掩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齐物论》【译文】道被眼前的成功所遮蔽,言被华丽的辞藻所掩盖。04大道不称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

02月19日

《庄子》: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成就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17次
《庄子》: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成就

01眼界决定境界什么是眼界?眼界是所见事物的范围,借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宽度或广度。什么是境界?境界本为土地的界线,常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基于其对客观事物的见识、理解与认知,表达的是其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的视角与层次,并蕴含在其为人处世、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各项活动之中。境界与眼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用“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窄,用追求“蝇头小利”比喻境界低微,用翱翔于万里长空之上的雄鹰比喻目光远大、志向高远,所表达的,正是眼界对境界的意义。没有开阔的眼界,就很难拥有崇高的境界。眼界决定境界,眼界是境界的前提。“夜郎自大”,也是因为崇山峻岭阻碍了夜郎国君的视线,不知丛山之外汉之辽阔。视野所及,心之所思,行之所至,体现出的是眼界与境界的统一。02境界决定成

11月26日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姚春鹏:《庄子》与《黄帝内经》——中医学术探源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559次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姚春鹏:《庄子》与《黄帝内经》——中医学术探源

作者简介:姚春鹏,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中医哲学。内容摘要中医理论的形成与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家思想有着密切关联,除道家创始人老子之外,庄子与中医学也具有密切关系,体现在《庄子》一书中。文章从《黄帝内经》养生学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人格境界,《庄子·刻意》与《上古天真论》养生学的关系,《黄帝内经》与《庄子》的写作形式及黄帝的形象,《黄帝内经》对《庄子》书中重要概念的吸收,以及《庄子》的医学成就等方面对《庄子》与《黄帝内经》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关 键 词中医药;庄子;《黄帝内经》;黄帝《庄子》一书不仅发展了道家思想,而且对中医学也有着精深的认识,记载了丰富的医学史料,对中医学的发展颇有贡献。《庄子》的道、阴阳、形神等哲学观念对《黄帝内经》的影响自不

11月05日

庄子:一个人的强大,从沉默开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459次
庄子:一个人的强大,从沉默开始

作者:逍遥子,来源:老子道德经(LZDDJ-1)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的蠢笨。而在《庄子》达生篇中,斗鸡只有变成“呆若木鸡”的状态,不管其他鸡如何挑衅,都不会为之所动,才能成为最厉害的斗鸡。年少时,我们不懂斗鸡的故事;到了中年,历经世事后才发觉:庄子是用斗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强大,从沉默开始。正如古人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沉默的智慧,即使内心波澜壮阔,表面也能云淡风轻。01低谷时,不言弃林语堂评价苏轼:“苏轼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可他用坎坷的半生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低谷,也永不言弃。57岁的苏轼再次被贬,刚到惠州的他,手上只有几十文钱。相比于第一次被

10月15日

庄子心斋听息法(收藏)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养生_养生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91次
庄子心斋听息法(收藏)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初下手只用耳根,不用意识,并非以这个念头代替那个念头,更不是专心死守鼻窍或肺窍,也不是听鼻中有什么声音,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勿让它瞒过,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思去支配它,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记了,渐渐地入于睡乡,这才是神经由衰弱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最有效力的肘侯,就要乘这个机会熟睡一番,切不可勉强提起精神和睡意相抵抗;睡醒之后,可以从头再做听呼吸法,又能够安然入睡。若是在白昼间睡了几次不欲再睡时,不妨起来到外面稍为活动,或拣树木多、空气洁的地方,站在那里做几分钟吐纳工夫也好,或做柔软体操、练太极拳也好,但要适可而止,勿使身体感觉疲劳;回到房内,或坐或卧,仍旧做听呼吸的工夫,还可能入于熟睡的境界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