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关于「情商」,有这样一种说法: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实际上,会说话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所以问题的核心不在会说话上,而是如何才能做到会说话。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会说话呢?去年的一档真人秀节目,至今还让我印象深刻,就是由何炅主持的《令人心动的offer》。有一期是考察沟通能力,带教律师便安排几位实习生与自己的委托人(客户)见面。实习生邓冰莹、梅桢搭档,她俩的委托人是一位在感情上受到欺骗和伤害的女士。在沟通过程中,为了确认一些信息,邓冰莹连续向委托人发问,有一种审问的味道在里面,结果让对方几度情绪失控。相比之下,另一位实习生梅桢的交流方式则要感性、温暖很多,多次安抚住了客户,才得以让双方的沟通能继续下去。很显然,在这次的考察中,梅桢就是属于那种比较会说话的人。事后,俩人的师傅王律师对邓冰莹说了这样
01、微信里经常联系你,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你。微信里对你爱答不理,你离开他不会花时间找你。02、有你电话号码,却不主动加你微信的人,充其量就是普通朋友而已。03、突然之间的热络,你要当心了,也许下一秒就是找你办事。04、微信借钱不还,你隐晦提醒他反而数落你的朋友,处不处下去,真的无所谓。05、置顶你的微信,朋友圈给你流言,你发消息对你秒回,不是他特别在乎你,就是他对你有兴趣。06、深夜睡不着,你联系的那个人,不是你无话不谈的知己,就是你深深在乎的爱人。 07、发了许多消息都不回一句,这个人的微信,其实你可以删掉了。08、不打招呼就删掉你的人,其实你可以断交了。09、时常问候你,经常联系你的朋友,他心里装着你,再忙也别不回信息,因为遇到一颗真心不容易。10、长年累月不联系你,联系你就卖产品给你
人,与乱世,芸芸众生,在这个人际关系里,因为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处事,和利益关系,难免被人误会,或诋毁,或伤害。因为人永远是自私的,也是有欲望的,在这个生命体征和客观生存法则里,不可能都是高山流水的知音,和彼此淡然处之的美好友谊。很多人,因为各种人事,遭遇不欢而散的挥手。很多人被所谓的人,以所谓的理由诋毁或伤害。当我们被人误会,或诋毁,或排斥怎么解决问题呢?有人会解释,而且和所有遇见的人去解释,去一次次喋喋不休的为自己辩解。你觉得这样还有意义么?人与人之间贵在信任,信任你的人,永远会站在你的立场上,客观而综合性看问题。不会误会你,更不会疏离你。不懂你的人,不信任你的人,就算是口吐三江,言多大海,也是失信与人,更让人觉得你在巧言如簧,为了自己开脱和维护。喋喋不休,是一种愚,而不是智慧。
1、后半生,请学会沉默慢慢明白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面对一些误解和纷扰,不想解释,也不想争辩了。现在,不会在人前示弱和哭泣,也不会在乎无关紧要的人怎么看自己,只想把心事留给懂的人听,更多的情绪也懂得自己默默消化。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慢慢懂得去原谅自己和他人的过失,和这个不太完美的世界握手言和。不夸夸其谈,不浮躁炫耀,做人做事都更加低调了。毕竟真正厉害的人,只是沉默地赢。后半生,只想做一个不喧哗的人生赢家,不过度去晒朋友圈,只一心一意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幸福又惬意。2、后半生,请回归平静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慢慢远离过去的繁忙,渐渐回归生活的平静和本真,开始懂得把生活的重心留给更重要的家人和朋友,多给他们一些陪伴。比起觥筹交错的应酬交际,更愿意早点回家,陪家人吃饭,陪孩子玩耍,和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是美国著名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话,这句话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很多人用这句话来表达勤奋工作、写意生活。实际上我们不仅工作如蚂蚁,我们的生活也如蚂蚁。“像蝴蝶一样生活”也许永远只是一种梦想,甚至像庄子那样在梦里变为蝴蝶都不容易,因为我们有太沉重的思想负担,有那么多无止境的欲望,还有那么多的尘世牵挂。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这或许是我们协调工作与生活矛盾的一个最完美的态度。 “像蚂蚁一样工作”不仅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标签。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能够在世界任何角落的恶劣环境里生存,秘诀就在于它们生活在一个有组织的群体中。它们有严格的纪律和分工,一起工作一起筑巢,遇敌时全力抗争,遇灾时倾巢搬迁。蚂蚁的适应能力极强,城市、森林、农村乃至钢
周国平说: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真正的成熟不是外表的苍老,而是内心的丰富。成熟,对不完美是接纳成熟,不是你懂得了多少大道理,而是理解了更多小矛盾;成熟,不是你结交了多少相投的人,而是接纳了更多不合的人;成熟,不是你可以从事伟大的事,而是可以专心卑微的事;成熟,不是你可以改变世界,而是可以改变自己;成熟,不是你发现自己多聪明,而是知道了自己多愚蠢。真正的成熟,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包容身边的人吧,因为我们也有残缺,渐渐懂得:成熟,是无言的微笑,是简单的情怀,是清净的心智。所谓成熟,只不过是学会了隐藏,屏蔽了伤心事,懂得什么时候痛而
有些人真的不佩服不行,他们身上那种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真的令人惊叹不已,五体投地。因疫情的原因,从年初开始,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在家里宅着,也就是直到最近才得以解封,出来蹦哒蹦哒。前两天和一个老朋友见面,挺有感触的。他健身已经有好多年了,身材一直保持的很好。本以为他这段时间宅在家里,吃喝睡,又不能去健身房撸铁,身材会有些走形。但见到他以后,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人家还是那么有型,精力充沛,状态一如往日地好。聊到对身材的管理,他透露自己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日子里,依然每天保持着足够的运动量,甚至会因为有大把的时间,比起之前练的更勤快。相比之下,我们大多数人的居家状态,真的要懒散很多。所以,我当时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触就是:所有的美好和优秀,其实拼的就是看谁更自律,越自律的人,越有机会拥有美好。 01 、越自
法则一:能量越大,吸引力就越大庄子《逍遥游》中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如果你要去郊区的话,你准备了三餐就可以往返,回来的时候肚子还饱饱的;如果你要走一百里的地呢,你就要用一晚上的时间准备足够的干粮;如果你要去千里之外的话,你要提前准备三个月的干粮。这个道理很浅显。尽管现在大部分的人要去远的地方,坐火车和飞机都可以很快到达。但《庄子》用这件事情引发了一个思考,你准备走多远?你准备为此做什么样的生命资粮的储备?你的精神需要储备能量《庄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不管你要走多远,你都要准备适当的粮食;如果你的心要走很远,你需要为你的心储存能量。比如年轻的时候你可以爱很多人,后来你可能只能爱一个人,再后来你可能只能爱自己,到最后很多人可能连自己都不爱。不是不想
1、生气不如争气《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苏秦游说各国失败后,用光了身上的钱,只能心灰意冷地回家。可是,到家后,回到家中,妻子不理他,哥嫂不给他饭吃。但是苏秦没有和任何人辩解,闭门不出,拿出之前的书,一本本重新苦读。学成后,苏秦再次出山,成功游说了六国合纵,佩带六国相印,执掌六国之军,扼虎狼之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真正的君子,不在情绪上较高下,只在能力上争输赢。格局越大的人,越明白,斗气是最无用的消耗,斗志才是最成熟的表现。《朗读者》里,俞敏洪曾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初进北大的他,不会说普通话,英语口语差的一塌糊涂,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才艺。进宿舍的第二天,他看见室友躺在床上读课外书,就用家乡话问道:“诶,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啊?”那个同学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俞敏洪说,那一眼到今天为
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而充实的一生,而幸福生活的关键,都藏在我们的生活习惯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积累起来就能左右我们的生活;而那些不好的小习惯就像看不见的污垢如果不注意,就会变成处理不掉的顽固污渍,最后演变成人生的负能量和包袱,让我们身心受苦。所以,想要拥有精彩的人生,就要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但习惯已成自然,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其实只要有心,哪怕只花一分钟就能养成好习惯,提升生活品味,今天要讲的这本《精彩人生的一分钟小习惯》,将告诉你如何用小习惯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精彩。本书的作者冲幸子是日本知名的生活美学家、随笔作家,被誉为“日本扫除天后”,她本人是知名家政公司创始人,擅长教大家利用不起眼的小东西享受生活,广受女性读者的欢迎。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学习用微小的习惯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