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01对一切都要说“谢谢!”六项精进的第四项是:“活着,就要感谢”。“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让我生存”。这样想来,只要我们能健康地活着,就该自然地生出感谢之心,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我活着,不,让我有活着的机会,我当然
在年轻的时候我就认为,“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它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 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事实上,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稻盛和夫《六项精进》01积善之家有余庆六项精进的第五项是:“积善行,思利他”。这一点我也曾多次向大家强调过。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亲戚也有好报。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的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久以前开始,我就一直强调,世间存在着因果报应的法则。我曾向大家介绍过安冈正笃先生著的《命运和立命》这本书,这本书对年轻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说,在这个
企业的发展如果用竹子的成长做比喻的话,克服萧条就好比造出一个像竹节那样的“节”来。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一味地成长,没有“节”,成了单调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萧条,就形成了许多的“节”,这种“节”才是使企业再次成长的支撑,并使企业的结构变得强固而坚韧。01经济变动“诸行无常”企业境遇严酷今天,在中国有代表性的企业家面前有发言的机会,我感到十分荣幸。请允许我向赐予我这个机会的《中外管理》总编杨沛霆先生,向《中外管理》杂志理事长兼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向为筹备“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辛苦操劳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讲演的题目是“超越经济变动,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世界经济从去年(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迅速恶化,因为波及到实体经济,出现了整个世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无论多大的企业,往往都是从家庭作坊或者个体商店发展而来。但是一旦需要扩大规模,不管经营者再勤奋、再拼命,也很难有余力拓展经营。此时,聘请员工以谋求共同发展势在必行。——稻盛和夫01掌握哲学把众多部下凝聚起来要让公司团结一心,我认为干部掌握经营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看一看整个公司,有些部和科的领导者仍然没有掌握哲学,没有把哲学当作自己的信念,当作行动的指针。如果部下人数不多,只有二三十人,那么,部、科长或许还能掌控。但是人数越是增加,组织的运行就变得越加困难。这时候,这些领导者是否掌握哲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不掌握哲学,判断基准就会动摇,自己缺乏主见,就会被周围人的意见所左右,变成一个只会调和妥协的人。干部们学了经营哲学却没能掌握,怎么做才能将哲学渗透到这样的干部中去?
调动员工积极性是企业经营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营者再努力,其个人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希望公司持续发展壮大,必须激发调动所由员工内在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拼搏进取。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管经营者个人多么努力,他能做的事情总有限度,想让公司发展,就需要志同道合的员工一起努力工作。只有员工具备主人翁意识,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拼命工作,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这就是企业经营的原点。如果想把企业做得更大,就要回归到这个原点,清楚地认识这一条。同样,如果你是想创办一个小企业,并想让它发展成长,那么这个原点你也必须思考清楚。01把员工当作经营伙伴企业经营最初级的形态,就是自己单枪匹马,或者与夫人一起创业,开个家庭作坊或个体商店。但是靠这种形式,不管个人多么勤奋,拓展的空间仍然有限。想要扩
组织必须具备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理念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理念必须利他,让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得到满足。贯彻理念,凝聚人心。——稻盛和夫01为员工拼命工作,提升自己我的父亲经营印刷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鹿儿岛成了一片废墟,父亲失去了做事业的干劲。父亲非常忌讳向别人借钱,这一点我记忆特别深刻。在创建京瓷时,我们曾向人借过1000万日元充作流动资金。那人是以自家的土地房屋做担保,从银行借钱的。“稻盛君,你是一个非常杰出的青年。为了帮助你,我借了1000万日元。但是,企业经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制造业更困难,在制造业中,你又想做这个世界上没有的新型精密陶瓷,因此有可能失败。如果你失败了,我们家的土地房产就会被银行拿走。但是,我想在你身上赌一赌。”他这么说了,他出资的1000万日元用在了设备
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所有部门都要反复钻研创新,不断向新事物发起挑战。——稻盛和夫01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我们常认为,相同的工作,只要不厌其烦、努力去做就好。这是不对的。拼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一点虽然重要,但仅仅这样还不够。绝不能漫不经心地重复相同的工作。在各自的职场,全体人员都要不断钻研创新,孕育出新的、创造性的事物,提升附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严酷的竞争中取胜。为此,在每天的工作中,要经常带着“为什么”的疑问,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一点很重要。不管什么工种、什么工作,都要相信有进一步改善改良的余地,“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反复钻研创新。不满足于今天的工作,哪怕是微小的改善改良,都要积极去做,不断积累。这样每个人的小小的创意改进积累起来,就能带来巨大的进步
纵观历史,会发现以国家为首的集团——无论是怎样的集团,其盛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集团的领导者。中国古代经典中有“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之言,人类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由领导者谱写的篇章。这也同样适用于企业——企业领导者的行动成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和员工的命运。在稻盛和夫先生眼中,什么是领导者所需的资质?以下,Enjoy:现在,由企业领导者导致的企业丑闻层出不穷,连不少赫赫有名的企业也因此惨遭淘汰。这个时代对经营者资质进一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由经营者引发的企业管理危机,不但会导致一个企业的崩溃,而且还将波及整个社会经济,为社会带来严重的危机。01什么是领导者所需的资质?那么,什么是领导者所需的资质?精通中国古典文化的安冈正笃先生用“知识”“见识”和“胆识”这“三识”来表达。首先,工作必须拥有必要
作为经营者,要想成大器,做大事,就必须认清工作的意义。自己尽可能轻松,驱使员工卖命,借此赚大钱、发大财,这样的经营者大有人在。但是,只把赚钱和享乐当作人生目的,从结果来说经营者自己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企业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毕竟,社会总是期待经营者具备更为高尚的人生目的。那么,经营者具体应该怎么工作?又是为什么而工作?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一书中给出了答案。01无论如何也要让事业成功首先,理所当然,经营者必须将他的事业引向成功。无论是创建风险企业,还是继承原有的事业,让事业走上轨道,促使它成长发展,乃是经营者的第一要务。这个出发点,就是要抱着“无论如何也要让事业成功”这种强烈的愿望去工作,在这一点上做到极致。这种强烈的“意识”类似于格斗时必须具备的“斗争心”。缺乏这种
人的灵魂可以被磨炼,也可以被污染,人的精神可以变得高尚也可以变得卑微,这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物质是富裕的,精神却很空虚;衣食是丰足的,礼仪却很欠缺;行动是自由的,感觉却很闭塞;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什么都能做成,但人们却消极悲观,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丑闻。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于整个社会,这是为什么?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因为缺乏明确的价值观,才导致了今日社会的混乱。针对这种现状,最紧要的就是提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必须从正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而确立一种“哲学”,作为我们人生的指针。所谓“哲学”,你也可以称之为理念或思想等等。有人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好比向沙漠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