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有一句话说的好: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好,孩子好好的,父母最安心。越是负责任的父母,越是把孩子看得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孩子全力以赴的去教育。但有些时候,父母也力不从心,父母得赚钱养家,还得照顾老人,父母压力巨大,难免会忽略孩子。即便是父母不忽略孩子,孩子也未必能够长成,父母希望的样子。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儿女30岁了,还做这两件事。1、手足反目,惦记老人家产父母不求孩子能给自己多少,但求孩子能够有最基本的自立,和尊老爱幼的美德。手足互帮互助,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父母也希望,兄弟姐妹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但是有些孩子,成了家之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兄弟姐妹之间就多了很多计较。都算计起来父母的财产,就怕对方多得一分,怕自己少得一分。更有甚者,兄弟姐妹之间处的不如陌生人,见面就吵
来源 | 诗词天地作者 | 安歌人生如草木,春秋交替,皆为流转。时光悠然,事务繁多,然而真正需要在意的,无非三事:己事、人事、天命。行事之际,当自问:“与你何干?”、“与我何关?”、“与他何系?”秉持光明之心观世界,如松柏般坚韧守价值,便可悠然自得,过好每一个刹那。01“关你什么事”,走自己的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句词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与执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他人的眼光和议论,不过是沿途的风景,无需过多在意。“关你什么事”,不仅仅是一种对外界评价的屏蔽,更是一种对自己内心信念的坚守。古有诗仙李白,他才华横溢,却不受世俗羁绊,一生行走于江湖,诗酒为伴。面对朝廷的邀请与诱惑,他淡然一笑,挥笔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李廷英范成大写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光阴来去匆匆,似乎很是仓促,千里万里也不曾停歇。你看,夏日时光也很美,鸟儿轻盈地落在枝头,绿树成荫,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斑斓的光影。我们遇见风,遇见满墙的蔷薇,看那温婉的样子不知灵动了谁的心。夏日的好,或许是因为懂得,不用任何的衬托,甚至不需要邀约,幸福的样子任你挑选,爱你所爱。衬衣或者裙子,清清爽爽便是洒脱的模样,不扭捏,亦不做作。喜欢夏日,就不要错过那圆溜溜的大西瓜、冰凉爽口的冰激凌、入口即化的绿豆沙……草木清风,花香清欢,心里面也能长出青藤,不赶时间,也不去追旧事,安静下来做真实的自己。一杯清茶,慢悠悠地翻阅一本书,在文字的海洋里放空心灵。告诉自己:不能急,阳光里承载着生活的诗意。书上说:“夏日
来源 | 老子道德经作者 | 逍遥子在人们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对于家庭幸福的向往也愈发强烈。然而,家庭幸福并非仅仅取决于房子的大小,而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生活态度以及家庭氛围所构成的。本文将探讨不管房子有多大,家里这三个地方要“满”,才有福气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建议,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真正的幸福。1满是爱的客厅客厅是家庭活动的中心,是家人聚在一起交流、分享的地方。一个充满爱的客厅不仅体现在家具布置上,更体现在家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理解上。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都应该感受到温暖和欢乐,而不是冷漠和疏离。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是保持家庭和谐的关键。每天花一点时间,坐在客厅里,与家人聊聊天、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营造出温馨愉悦的氛围。除此之外,家庭中的文化氛围也应该得到重视。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作者 | 云谷师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古训有云:“多言多败,多欲多苦,多畏失机,多事多忙!”凡事皆有度,多则为过,过则反受其累。一个人是否有踏踏实实的幸福,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就能看出来。01多言多败,言多必失清朝朱用纯在《治家格言》中说:“处世戒多言。”众所周知,“言多必失,祸口从出”。的确如此,话讲多了难免会犯错,说多了不小心就得罪了人。隋朝有位大臣,自觉劳苦功高,常因不满官职而怨声载道。皇帝责备他自以为是,目无尊长,但念其功劳,便没追究。将军却不领情,开始与被人说自己与皇族的亲密关系。他的对头趁机告发,说他早有谋反之心,皇帝虽然没说什么,却下旨让这位大臣告老还乡了。《易经·系辞上》有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是立身处世的关键。
作者 :儒风君国学大师齐善鸿说:人间道理千万,唯有因果不虚。眼前你种下怎样的因,将来就会收获怎样的果。那些所谓的偶然,宿命的必然。道理其实很简单,都是所有人都该看看!1得失随缘亦舒说:“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勿愤愤不平。”九十年代,法国翻译家安波兰找到贾平凹。两人当面商定,以1万的价格,交易小说《废都》的版权。可当合同真正拿到手,贾平凹才大呼上了法国人的当。原来,直面合同上标注的版权价格,不是1万美元,而是1万法郎。在当时,美元与法郎的汇率相差四五倍。贾平凹很气愤,想要打跨国官司维权。朋友提醒他:你既不会法语,又没门路请律师。异国维权花费的成本,可能比最终得到的赔偿还要多。无奈之下,贾平凹只好选择放弃。戏剧性的是,《废都》在法国大受欢迎。一举获得了法国文坛的最高奖——费米娜文学奖。贾平凹因此获
上篇《这才是完整的修行》讲到,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练气,练功就是练气,气就是能量。那么如何练气呢?首先我们要好好了解一下气的加工厂——丹田。练气一共包含三个元件:一是修练的材料——气,二是修练的部位——丹田,三是修练的动作——呼吸。气是原料,丹田是工厂,呼吸是制造过程。1.什么是丹田?“丹”指的是一点,“田”指的是一片,顾名思义,丹田则指的是“田中有丹”。我们以丹为中心点,画一个十字坐标,在四周画个方形框住,就是丹田。丹田有三个,通常认为脑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气海为下丹田。在《三魂七魄》里提到,神魂位于上丹田,对应印堂处;炁魂位于中丹田,对应膻中处;精魂位于下丹田,对应脐下处。 练通小周天的功夫,就是练通督脉线路上的尾闾、命门、玉枕穴三关,以及督脉路线的上丹田、任脉路线上的中丹田、下丹田。但是
说来也奇怪,庄子明明是个逍遥闲散人,但不知道为何,在他的文章里总能找到为人、处事乃至做生意的大道理。今天就来跟各位企业家、创业者分享《逍遥游》后半部分的5个道理:01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逍遥游》第二个故事开篇就是“尧让天下于许由”,尧打算把天下让给早期道家思想代表人许由,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日月都已经出来了,点了火把还有什么作用呢?正是下雨的时候,接着灌溉岂不是徒劳?如果先生作为天子,天下会得到大治,我不够格坐在这个位置!许由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的很好了,我去治理天下,难道是为了名利吗?“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即使厨师不下厨,其他的人也断不可越俎代庖。——这其实是道家一个重
人生至境是中庸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从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庸》。《中庸》原来是《礼记》里面的一篇经文,列在《礼记》的第三十一篇,后来经过宋儒朱熹夫子把这部书编在《四书》里面,和《大学》《论语》、《孟子》合并称为“四书”。朱子讲过,读《四书》有一个次第,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再读《孟子》,最后再来读《中庸》。其实在朱熹夫子之前,《中庸》很早的时候就有单行的本子。根据李炳南老先生(雪庐老人),他老人家就讲到,大概在汉朝的时候,《中庸》就有单行本。汉朝有一位叫刘歆的学者,编了一部书叫做《七略》,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目录学的著作。这里面提到礼的这一方面,就单独列出
认识你的本性萧祥剑 讲述 谦德君整理(编者按: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连载萧祥剑老师讲解《中庸》的讲解文字。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我们了解了《中庸》的宗旨,我们就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性。你看《中庸》开头讲,“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什么?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有的,叫做本性。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是永远的,每个人都有,永远不会改变。本性也好比我们一般哲学讲的宇宙人生的本体,本体就是我们讲的本性。大家如果学过《易经》,《易经》里面讲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卦再变成六十四卦。太极是《易经》里面的本体,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体。《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这个“性”跟《周易》里讲的“太极”是一个含义。我们研究学习,明白人人都有本性,这个性是什么?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