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独处 - 第2页

07月20日

一个人真正变强,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19次
一个人真正变强,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独来独往,才是最好的修行。社会中,总会有这样一些人,独来独往,几乎不社交,看着像个远离都市的“远古人”。但,往往这些“不合群”的人,才一次次的给我们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常常有人在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守住了心,看清了自己,蜕变也就来的更快一些。繁华的世界会隐藏真相,而人终将孤独,回归自我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反观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所以,人这一生不必奢求“合群”,独来独往,才是强大的标志。一、强大的人,放弃了无效的社交人生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减法。之前听到过一句话:“你买的80%的东西是无用的,你80%的社交是无效的。”时间流逝,繁华落尽,渐渐的我们都发现有些社交只能给你一时的快乐,并不能带给你长足的进步。这些社交,便是“无效的社交”,也就是我们要舍弃的对象。蔡康永,一

07月12日

人到中年,越活越“寡”(深度好文)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02次
人到中年,越活越“寡”(深度好文)

生活真正的丰富,是朴素与节制。清代学者颜元有一个著名的修身“三寡论”: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寡欲以清心。古人认为,人生在世应当净化自我,做到寡身、寡言、寡心,从而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深以为然。人至中年,曲高和寡。唯有淡若清风,方能自在安宁,活得超然洒脱。01、寡而不孤,是一种自由。几年前,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曾向我倾诉。他总是感到烦恼焦虑,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该去哪儿,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只好呼朋唤友热闹一番,也算是一群孤独患者的狂欢了。可是久而久之,他却发现:即使身在人群中,这种孤独感依然像毒液般侵入内心,无法褪去。朋友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书籍《独处的充实》中的一个理论:如何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自我呢?就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他一个人待着时,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

05月11日

年度美文《灵魂高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52次
年度美文《灵魂高处》

 01 生活最高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对生活充满烦恼的僧人对禅师说:“我每天活的很沉重,心里总是放不下一些人和事。”禅师说:“这世间哪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僧人说:“可是我就是放不下。”于是禅师给了僧人一个杯子拿在手里,禅师开始往杯子里倒水,水慢慢的溢出来了,僧人的手被烫了一下,马上松手。禅师这时对僧人说:“痛过了,知道错了,自然就放下了。”人生总会经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一直纠缠过去不放,受伤的终归是自己。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正如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的:“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张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暗淡与荣光,而不执着于过去,努力耕耘现在而且满意现在,对未来充满憧憬而看淡未来,方能站在生活最高处。 02 生命最高处《菜根谭》讲

05月10日

沉默,是一个人最深的境界!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23次
沉默,是一个人最深的境界!

古语常说:水深不语,人稳不言。静水流深,越是胸有沟壑的人,处事越是低调不张扬。沉默,是一个人最深的境界,是一个人最睿智的体现。沉默,是看透之后的不言,是看淡之后的不争,是为人的气度,是做人的洒脱。一个人懂得了沉默,他便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不因得失荣辱浮躁,不因外界诱惑烦心。01、沉默,是一种知的境界有一位高僧说:他人是非,不如不言;虚伪之言,不如不言;人云亦云,不如不言;言而无信,不如不言。沉默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内心通透,人品端正的人!少言寡语,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心有边界,从不做丢掉道德底线的事。沉默的人,不和不值得的人斤斤计较,不为烦心琐事太过烦恼,不为他人误解黯然神伤。做人,我干干净净,做事,我坦坦荡荡,不把他人的评论当回事,自己的路,走在自己的脚下。沉默,是一种知的境界。多说无益,不

05月08日

现代社会的孤独,是物质丰裕的结果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00次
现代社会的孤独,是物质丰裕的结果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到彻骨的孤独,是我们常有的感受。关于孤独,古希腊人苏格拉底说:唯有孤独的人,才强大。德国人尼采说:孤独,你配吗?苏格拉底和尼采都是哲学家,他们站在哲学这个悲凉的底色上诠释孤独,多少有点不近人间烟火。现代都市的霓虹灯,照着许多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喧嚣和光影之中。他们的孤独,并不是形单影只,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无援——找不到自己跟周围人在情感上的共鸣。正如英国诗人克莱尔说的:“最寂寞的事,莫过于在家里的无家可归感。”现代社会的孤独,是物质丰裕的结果,它伴随着“自由”而来。走出为温饱而挣扎的辛苦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精神或者说情感上的需求,一部分人开始独立思考,寻求精神上的存在感。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认同感,在意跟周围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凯恩斯在1920年曾经发出一个预言:经济问题将在百

05月07日

人到中年,能学会“无所谓”的,都是聪明人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24次
人到中年,能学会“无所谓”的,都是聪明人

《唐书》中谈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许你也会有力不从心之时,或者你也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但又被太多凡尘困扰。很少有人,可以真的不计较什么,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实在太难。毕竟人之七情六欲,每一丝情绪都被牵扯。但确实有人拥有“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也有的人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难以舒展。其实我们都明白,没什么比快乐更重要的,只是年少轻狂时,太容易意气用事。人到中年,经历得多了,自然也该比年轻时期,更想得开。中年能学会“无所谓”的,都是聪明人。有些时候应该明白,不是所有事,都由自己控制我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却又和世间万物有所捆绑。并非所有事情都自己说了算,毕竟以自我为中心是最令人讨厌的行为。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力做好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不用花费一丝精力去想

05月07日

人到中年,真正的智慧,就是学会“沉默寡言”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681次
人到中年,真正的智慧,就是学会“沉默寡言”

走着走着,青春张扬的模样,终究成了过往。走过半生,看清了很多人,明白了很多事,前半生重在历炼,后半生重在沉淀,在变老的路上,我们渐渐学会了独处,懂得了沉默,享受一个人独处的孤独,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每个人都有生活的苦,谁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在意他人的悲欢喜乐,所以很多时候不想再多倾诉了,很多事情也不愿再刻意为之了,学会独自承受,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成长。沉默是一个人的修行,是一个人的世界,安安静静,把烦恼归零,把是非清除,把繁杂简化,明白自己该何去何从。人到中年,终会明白,真正的智慧,不是喋喋不休的争执,而是沉默寡言。沉默寡言,是一个人的清简。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便告诉了别人你

04月28日

65岁陈道明:告诉年轻人的三件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96次
65岁陈道明:告诉年轻人的三件事

今年,陈道明65岁了。他本无心名利,却多次上热搜。有时,因为自律。之前有网友拍到,他65岁的身形,仍旧矫健,意气风发,气场逼人。有时,因为谦卑。在金鸡奖活动后台,他远远看见84岁的老艺术家牛犇,快步上前躬身行礼。细微之处,尽显教养。有时,因为善良。从不与世俗合流,却愿意挺身而出为初出茅庐的后辈化解尴尬。在演艺界浮沉数十载,如今已到了耳顺年纪的他,不慕浮华,享受独处,专注内心。谦逊中有节制,在高处却有慈悲。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65岁的陈道明,用作品、言行和人格,教会了年轻人这三件事。01、独处是最好的修行。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过:“我向来羡慕那些拥有内在资源、可以享受独处的人,因为独处能给你一个空间,一份自由。”于喧嚣中,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沉淀。能够享受独处的人,往往源于内心的强大。陈道明喜欢

04月26日

不合群的人,挺牛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05次
不合群的人,挺牛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不合群」是一个需要去改善的缺点,甚至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会有出息的评判标准之一。凡事都有两面性,很多事情要一分为二去看,不要一棒子打死。在我看来,「不合群」虽然有不少的弊端,但未必就一无是处,而那些不合群的人未必就是没出息的。很多时候,我们反而需要这种特质,需要做一个不合群的人。不管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还是关乎于人生的质感,我觉得都是有必要的。客观地讲,很多不合群的人其实是挺牛的。 01、耐得住寂寞和孤独那些不合群的人,看上去是孤独的,甚至有些可怜,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没有朋友,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并不见的,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这个人并不是不合群,而是人家的圈子里没有你,你压根就进不去;二是,这个人是不合群,但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

04月24日

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25次
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

一路走来,你会发现,生活到最后,还得学会一个人过,有人陪,是幸运,没人陪,是常态。我说的陪,不是有个人在身边,而是身边有个知你懂你,而你又懂他知他的人,可这样的人,就算我们倾其一生,也难寻觅。人生,注定是孤独的,你不要期望别人能读懂你,因为真正懂你的人,除了你自己以外,几乎没人,而且有时候,你连自己都弄不懂自己,更何况是别人呢。走在孤独的路上,寂寞是正常的,但一直寂寞下去,我们就会变得不正常。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孤独中修行,修心,在孤独中找到自我,活出自己,一个人,也能精彩人生。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适应不了孤独,你就无法活好这一生,更不可能活出自己。悲喜自渡,冷暖自知,守心自暖你的笑容背后,掩藏着多少心酸苦楚,别人看不出来,就算看出来了,别人也不懂。悲喜自渡,他人难悟,你的故事,只有自己懂,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