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傅抱石作为一代宗师傅抱石的成功,跟两件大事件有关。一是在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再就是1960年由他率领江苏画家,进行了两万三千里的写生活动,这是把中国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一个里程碑的活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今天看,在美术史上也留下辉煌的一笔。这两件大事,让傅抱石成为中国美术界一线明星。林风眠中国绘画强调骨法用笔,林风眠的画里几乎是没有,像林风眠这样的创新画家,很容易被历史所忽略,那他怎么就成了中国画大家呢?林风眠的影响力,资金运作功不可没。解放后,因为政治因素,林风眠成了一个边缘人物,但是,在一些海外华人圈里,他解放前的那种影响力并没有消退掉,这就给画商的运作留有空间,画商对林风眠的系统推广,加上林风眠在办学上的成功,一生当中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就是
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显。古语有云: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人,不能过得太闲。尤其是对于中年人来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忙碌是生命的存在感。到了不惑之年,中年不是停滞,而是择优前进。越到中年,越不能闲。忙碌,是治愈世间一切心病的良药。闲,是福气;太闲,是灾难 人,闲一点是福气;太闲,就会变成一场灾难。《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内心的杂念便会悄然滋长。看着伴侣觉得像是变心,看着孩子像是学坏,看着朋友像是刻意疏远。俗语讲,无事则生非。生活中产生的很多痛苦和抱怨,往往都是因为太闲。太闲,会毁掉一个正常人。从前有一对夫妻,相濡以沫很多年,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是也很幸福和睦。有一天,丈夫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妻子,说自己买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26周年之际,吕奉文先生很想表达对主席的敬爱之情。效仿当年齐白石先生在毛主席诞辰60周年的时候,倡议用书画界的特长,向毛主席敬送书画作品,即兴创作书法作品。吕奉文先生在毛主席创作的诗词中,精选了4首进行创作,分别是:《咏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征》、《咏梅》。《咏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征》《咏梅》吕奉文先生自幼崇敬毛主席,身为军人的他,更是将毛主席诗词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鼓舞自己在艺术事业上再攀高峰。经过多年对毛主席的书法和诗词的研究、理解和感悟,其书法线条狂放而不失法度、险峻而不失庄重,极富创造和革新精神,字里行间充满雄才大略,恢宏气度,似闲庭信步,如那山雨欲来,若千里决胜。虽是四首诗词,却能体现出吕奉文先生对毛主席的缅怀之情,借主席之诗,勉励自己,藐视
一说到“风水”,有些人就认为不科学,是迷信的行为。其实不尽然,毕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能够存在肯定有它的道理,存在即合理。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一直崇拜西方的科技,并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而“传承华夏文明弘扬国学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不仅我们中国人讲风水,放眼全球,这门学科已全面“进军”到欧美及不同发达国家中,并广泛应用到他们的教育体系,及建筑居家文化之中。中国风水在东南亚的传承风水是中国闻名于世的一大文化现象,风水术乃古建筑理论之精华。自古以来,东南亚地区就受到汉唐文化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风水学,主要是漂泊异乡的华人传播过去的。新加坡大多数人是华裔后代,他们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和风水学。他们把这些优秀的古文化融入到现
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人生是一场修炼,今天有今天的任务,明天有明天的要求。生命不息,时间不止则奋斗不停,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允许自己完全停下来,身体与思想总有一个踽踽前行。无事则安,安可成圣王守仁出身名门,少时聪颖,曾立下“读书学圣贤”的志向。二十八岁时,王阳明考中进士,开始入朝为官。明武宗正德年间,太监刘瑾等人弄权,在朝堂上大肆排除异己。王阳明因不愿与太监刘瑾等同流合污,触怒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这年他三十五岁。龙场处于群山之中“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是一片尚未开化之地,加之气候湿热,瘴气弥漫,一般人初入此地大都难以忍受。但王阳明在龙场安顿了下来,一住就是三年,他说“厉瘴毒而苟能自全,以我未尝一日而戚戚也”。龙场远离京都,加之王阳明作为龙场驿丞并未有多少公务,这就给了王阳明大把的空闲时间。在无
吕公兴与国同岁,奉献终身铸艺术。文化弘扬为己任,强国精神躬践行。(诗词为刘孟浩先生题)2019年10月19日开始,山东电视台移动频道对书法家吕奉文先生的艺术人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展播。吕奉文先生短片介绍了吕奉文先生的生平、近期佳作以及学艺感悟,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这位艺术家,感受到了书法的浓厚艺术气息以及书法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吕奉文书法作品《上善若水》吕奉文先生响应主席的号召,身体力行,用笔墨书写了自己的艺术初心,用行动践行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用一幅幅精品佳作,发挥着传统文化育人的作用。吕奉文书法作品《春华秋实》“不忘艺术初心,牢记传承使命”,正是吕奉文先生的真实写照。吕奉文先生积极参加社会艺术活动,热心解答书法爱好者的问题,关心青少年的书法学习,无私的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33章参考译文:认识别人的是“智”,了解自己的才算“明”。战胜别人的是有力,战胜自己的才算强大。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性的才能长久。身体消亡而不死才是长寿。有时看《老子》,我会感动得泪流满面。这种感动,不是来自于知识,而是来自于一种信任。我时而被老子说得汗颜,时而又被老子说得喜悦。就像这一章,老子一边警示我们所处的生活,一边指引着修行的方向。老子是得道的人,是人就免不了尘世中的纷繁复杂,这就是我们说的生活。老子牛逼的地方在于,成于道,融入生活,又跳出生活来观察,用优美的文字来告诉世人真相是什么,如何能接近真相,成为真相。自古至今,社会都是个竞争的社会,所有人都希
【导读】这是非常实用的一章,像一面镜子,让你时刻看见自己行为,修身养性。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参考译文】踮起脚尖站着,是站不久的;大跨步向前走,是走不远的。喜欢自我表现的人,不会真正明白;自以为是的人,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的人,大家不会觉得他有功劳;自我矜持的人,无法成长。这些在得道的人眼里,可说都是剩菜赘瘤,让人厌恶,得道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这一章通俗易懂,理解其意思并不难,但这一章对我们修生养性的指导却非常实用。每次读到这一章,都会让我内心一凛,这不就是在说我么?这几句话,就是一面镜子,时刻反映着我行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就是在告诉大家要脚踏实地,不要违背自然,不要急功近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故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老子》第三十六章大概意思是:想要收合起来,必先使之张开;将要削弱它,必先使之强盛;将要废弃它,必先兴举它;将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是几先的征兆,或者说是细微的征兆。凡是讲解老子这一章,都避免不了讨论一个话题:老子是不是玩权术的阴谋家?你看,老子教你损招:要想干掉别人,先迷惑别人!这还不是阴谋家么?!很多老子的铁杆粉丝们,大多是大学教授,一本正经地说:你们这帮人误解了老子的意思,老子是个圣人,怎么能是个阴谋家!两千年来,这个话题还在讨论,不同门派争论,还有不少学术论文,一地鸡毛!我也是老子的铁杆粉丝,如果”老子”做自媒体,我肯定天天“赞赏”!我以前毫不犹豫站在“老子是圣人”一派,坚决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