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也是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关于爱情1/15生活的一切都和性有关,除了性本身。因为性关乎权力。2/15女人再嫁是因为讨厌自己的前夫。男人再娶则是因为他钟爱自己的前妻。女人是试试自己的运气,而男人却是拿运气来冒险。3/15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4/15爱是靠想像滋养的,因为爱,我们变得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聪明,比我们的实际情形更高贵;用爱,我们可以把“生命”看做一个整体;靠爱,而且只靠爱,我
速度感是非常奇妙的事情。从最早的步行到各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我们看到人们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是我们希望能够在短暂的生命当中,拥有更多的空间或者认识更多事物,这个愿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原因。而慢了,就有美感了。美是一种选择,甚至是一种放弃,而不是贪婪。当许多东西在你面前时,你要有一种教养,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其中的哪几项就好了。住也是一样,我们看到很多人的家具、摆饰非常昂贵,堆到家里几乎没有空间。其实可能少,才会变成一种美。心灵上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就是你不断地在口味上刺激自己吃到饱,在衣物上满足,或者在居住条件上买更昂贵的房子,不断地投资赚钱,其实这种爽的感觉未必是美感,而是快感。有时候,美感,反而是在大家都快的时候,你慢下来了。你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在不那么匆匆忙忙要赶去上班或者上学的时
审美人生尼采说,审美的评价是他所确认的对人生的唯一评价。人生是一个美丽的梦,是一种审美的陶醉。可是,科学却要戳破这个梦,道德却要禁止这种醉。所以,审美的人生态度是与科学的人生态度、伦理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尼采一再谈到,他很早就被艺术与真理的矛盾所困扰。他的结论是,“不能靠真理生活”,艺术比真理更神圣,更有价值。真理的眼光过于挑剔,它不相信一切美的事物,对人生非要追根究底,结果把人生的可爱动人之处破坏无遗。绝世的佳人,若用科学的解剖刀来解剖,也只能剩下一具丑陋的尸骨。生命也是一个美女,不应当用解剖刀来欣赏她的。幻觉、欺骗、误解原是有感情的存在物的生存条件,科学却教我们看穿它们。科学的洞察力真让人忍受不了,如果没有艺术,人非自杀不可。好在有艺术,艺术就是求外观的意志。靠了艺术,我们感到我们负载着
01有这样一则故事,看后感触颇深。从前有位外地的读书人,走到泰山山脚下,望着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声念道:“秦川”。一位农夫听到了,好心向他纠正说:“先生,这儿是泰山。”读书人回头瞧瞧农夫,再往山头上瞧瞧,便说:“明明写的是秦川嘛!”两人互不相让,于是拿二十块钱打赌到附近找位老师来裁判。老师看看农夫,又看看盛气凌人的外地读书人,慢条斯理地说:“是秦川!”读书人乐坏了,得意洋洋的拿着钱走了。这农夫楞住了,问老师:“我虽没读什么书,咱泰山人,什么时候变成秦川人了啊?”“老乡!没关系!就这二十钱,让他一辈子不识泰山。你看是谁赢谁输啊?”有太多时刻,我们总是喜欢去逞一时之能,去赢一时之势,甚至去争一时的对和错,殊不知,一个人如果太傲慢,好胜心太强,太自以为是,最终他会变得越来越愚昧和无知。一
如果,人在死后,所经历的事情会被编写成一本书,那么你觉得,你的人生将被印上什么样的封面?我们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那我们未来漫漫的人生道路就是填满白纸的过程。有些人历经半生仍然是一片苍白;有些人才入社会,便是五彩斑斓。然而不管是怎样的一个人生过程,唯有脚踏实地的向前走,才是人生的真谛。01、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我们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要记得一句,“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年过半生的你,或许越来越能明白,尽人事听天命的意义,能够明白很多事情是强求不来的。可却只有少数人能有懂得后面半句的意义。世间因果成败,都有命中注定,可最重要的还是人力推进。就像物理学上说,”能量是守恒的“你用了多大的劲,世界就会回给多大的力。即使,某些看起来已经尘埃落定的事情,你的细微举动也有可能改变既定
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大意是最近在考虑换工作,但投了好多份简历出去,几乎都石沉大海,即使有回复,也是无疾而终。最后,他感慨道,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还是挺懊悔的,工作了这么些年,压根就没什么成长,终于体会到了「你糊弄工作,工作也会糊弄你」的尴尬。每次看到类似的留言,我都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因为职场上的很多问题,人生中的一些不幸,最本质的原因就俩个字:敷衍。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凡事能做到不敷衍、不糊弄,那么结果往往不会差,是能被厚待的。反之亦然! 01 、不敷衍生活,生活才真正美好很多人总是感叹人生无趣,生活好没意思,在叹息人生平淡无奇的同时,又挺羡慕为什么别人活得那么多姿多彩。原因出在哪里呢?难道有些人的生活里尽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就没有狂风暴雨吗?答案很显然不是的,没有人的生活会是一直风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是带着使命来的,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说,没有谁是一无是处的。世间百态,有人喜欢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也有人喜欢炫耀。往往越喜欢炫耀的人,越没本事。01、炫耀自己的人脉。我们的手机电话簿里、微信朋友圈里至少有几百个人名,囊括了亲人朋友同事熟人甚至从来没见过的人。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平常一个电话都不打,过年过节的时候发个信息问候祝福一下,不少人根本就不回复。农村有句俗话,“肩膀不齐不是亲戚”,《易经》也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说法。那么,我们的人脉有什么可炫耀的?你认识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认识你,更重要的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谁会伸出援手。有人说,考验你的亲友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向他们借钱。我要说,向人借钱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是不
庄子曰:“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说话要顺其自然,要恰到好处,水深的河寂静,博学的人谦逊。如果说能言善辩是一种机敏,那么懂得沉默则是一种更具睿智的成熟。01、一个人的成熟,从沉默开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庄子·达生》中“呆若木鸡”的故事:周宣王很喜欢斗鸡,听说有一个叫纪渻(shěng)子的斗鸡高手,就请他来给自己训练斗鸡。十天后,周宣王问:“我的斗鸡怎么样了,训练好了没?”纪渻子答:“还不行,你看它表面上骄傲得不得了,内在却又虚浮不堪,这样的鸡放出去就得打败仗。”又过了十天,周宣王来问:“怎么样,斗鸡现在可以了吗?”纪渻子答:“还是不行,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太过浮躁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问,纪渻子依然摇头:“还是不行,仍然是斗志昂扬,眼神锐利,意气太过强盛了。”最后,又过
有学生曾向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请教,什么样的人容易成功?南怀瑾回答说,一个笨人,一个不玩手段、对人做事都非常诚恳的人。世人都爱玩智巧,耍聪明,以“老实笨拙”为耻,以“精明伶俐”为荣。为了金钱使尽计谋,为了地位耍尽手段,为了名利机关算尽,到最后,却往往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他说,有最高的诚恳,就是最成功的人。不玩手段,才是精明。01、不玩手段,是格局。庄子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一个人,一旦产生了机巧之心,就会破坏其纯白如纸的品质,不具备纯洁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最终被道所抛弃。这也意味着,功利,投机取巧的算计之心,终是坏事又害人的东西。《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生精于算计,一旦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她便使出浑身解数,用她那“一万个心眼子”权
一、禅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小国里,有这样一个风俗:用酥油煎麦子喂猪。国王的小马驹对母马说:“我们为国王卖力,不论路途多遥远,都得尽全力赶过去。可为什么我们吃的是草,喝的是雨水。猪却比我们吃的好呢?”母马说:“你可千万别羡慕那些猪吃的比我们好,过不了多久,你就知道原因了。”没过多久,就在春节前一天,农夫把猪从圈里拽出来,丢进了滚烫的热水锅里,猪发出了惨叫声......这时母马对小马驹说:“你们还想吃酥油煎麦子吗?”小马驹终于明白了,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的,它很庆幸自己没有和猪一样。从此便安心吃草。佛经言:“穷人羡富人,富人苦一身。笼鸡汤锅近,野鹤天地宽。”这句当然并不是仇富,主要是在告诫世人:人生在世,莫羡慕他人生活。谁也不知道谁的苦。食物吃饱健康就好,衣服合身整洁就好,房子有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