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自律,是最大的修养《易经》的一个根本思想,是“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也就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所以至为刚健的乾卦在第五爻“飞龙在天”之后,紧接着就是第六爻“亢龙有悔”。这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不可太满,须留有余地,自己才有回旋、不受反噬。此乃最为深刻的自我成就之道。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种自我的克制;放到今天来说,就是自律。脱胎于中国文化本源经典《易经》的这一点,完全可以说既是一种最大的修养,一种最好的状态,一种最高的修身。自律,是做自己心的主人人,首先要对自己的心做得了主,才谈得上高贵。因为,他由此而摆脱了受低级本能裹挟的动物性。人的本性难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金末元初的大理学家、大教育家许衡,有一年夏天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
世间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机缘巧合11条比风水厉害100倍的惊人定律让你明白宇宙间的奥秘顺势而为、轻松幸福这是一篇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文章。我们生活在这个由“有形”与“无形”所构建的世界里。清楚宇宙运行的规则,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这不是运气,这是宇宙法则。1、因果定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人的思想、语言和
1、世上所有的情绪病,都是免疫系统打了败仗如果你个性激动、容易紧张、习惯烦躁,且经常性的神经过敏、喜怒无常。如果你有抑郁倾向,对生活工作提不起一点兴趣,且具有较为强烈的牺牲精神,习惯付出却得不到什么有效回报。一定要注意了,很可能,你的身体免疫系统已经出现了问题。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负面情绪,比如悲伤和生气,与更高程度的炎症相关,可能预示着糟糕的健康情况。炎症是机体对感染、伤口和组织损伤等免疫反应的一部分,而慢性炎症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说白了,你的每一次生气、愤怒、悲伤、抑郁,都会或多或少地给身体的免疫系统增加负担,当一次次的累积之后,免疫系统不堪重负,重病重症就会找上门。前段时间疫情大爆发,免疫力也成了各大专家强调的重点。就普通人来说,免疫力越强
匆匆一生,我们会遇见数不清的人。命运决定了哪些人会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而我们自己则决定了哪些人会停留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段关系能否维持得长久,标准很简单,只需要两个字:舒服。一段舒适的关系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而一段不舒适的关系却会让你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余生,好好享受所有相处舒服的关系,而让你难过的那些,就算了吧。1、不舒服的关系,趁早远离作家刘瑜曾经讲过自己的一个故事:留学期间,她结识了一位姑娘,一来二去的两人便成了朋友。她想给这段感情升升温,让两人关系更牢固,便经常去找对方聊天,可是在她努力了很久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们根本说不到一起去。”她随口找个话题,姑娘表示不感兴趣,让寒暄还没开始就已经停止;她偶尔发表下自己的意见,姑娘会针锋相对,甚至悄无声息地与
岁月匆忙,时光易老,诗人余光中亦写过,“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很多时候,我们对日子还未曾食髓知味,便已人到中年,千帆阅尽。中年人往往会对年龄有着几丝爱恨交织的错觉。在年迈的父母面前,自己仿佛仍是那个稚嫩娇憨的娃娃,可在孩子眼里,我们却早已成为那个身披盔甲无所不能的平民英雄。世间五味,酸甜苦辣咸,中年人一一尝过,渐渐的也懂得了,所谓苦楚与欢喜,皆是生活的表象。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人生下半场,我们最好的活法,便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守住自己原本澄净朴素的真心。1、心态豁达作家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到,“世间无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逢艰难而不慌乱,处困境而心豁达,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境界。2020年庚子鼠年春,一场疫情令万人蒙难、山河皆惊。但在这样的
作者:江月综艺节目《奇葩说》曾讨论过一个话题:“我不合群,我要改吗?”辩手颜如晶说的一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我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独;我合群了,就是真的内心孤独。”你想下班后安安静静欣赏一部电影,看一本好书,却因为不好意思推脱朋友邀约,而去聚会;你想工作之余提升自己,学习技能,因为周围环境都是刷短视频、刷微博,想想也放弃了坚持努力;你讨厌八卦、不喜欢看狗血剧,却为了和爱看剧的同事拉近距离,而熬夜看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为了合群,勉强过自己。但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只是为了融于一个不合适的群,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消耗。优秀的人,不需要合群,Ta在独处时强大自我、增进力量,像一团光芒吸引着其他同类型的人向他靠拢,Ta自身就是稳定的光源。01、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作家刘同
作者:洞见·青衣《后汉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孟敏的人,背着瓦罐去集市上卖,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把瓦罐摔倒地上,全部摔得粉碎。孟敏头也不回,径直朝前走去。路人纷纷围拢过来,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有人不解,追着他问:“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孟敏说:“我看又有何用?前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遇到同样的事,我们往往很难如此头也不回,洒脱地放下。比如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无上风光的荣誉,甚至只是过于沉溺于自我完善。或消沉,或懊恼,或迷恋,或自责,都是因为放不下。能拿得起,是一种能力;能放得下,更是一种大智慧。01、放下错付的感情。看过一个TED演讲,一个女孩讲述了她的一段亲身经历。她跟恋人相处了11年,她从一个青葱少女,一直等到年过三十。一直渴望能跟恋人结婚,建立一个小家庭,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面对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能用较好的心态去面对,遇事平静淡然,在困境中善于调整自己,也有的人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严重影响心情和状态,导致生活和工作效率低下。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好的状态,但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让我们陷入负面情绪,长时间影响我们的状态。那么,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帮助你快速调整状态,在遇到心灵困境时快速走出来呢,《生活中的心理学》这本书或许可以给你答案。这是一本日用心理百科,包含了从情绪管理到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从如何经营长久的爱情和婚姻,到如何教育不同成长时期的孩子,如何面对人生不同年龄段的各种考验和心理困境等等。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也是法国认知行为疗法的领军人物。他著有多本心理学畅销书,
道尔顿的父母由于收入微薄又要养活子女6人,经济相当拮据。但当道尔顿6岁时,父母还是想方设法让他上了当地教友会办的农村小学。道尔顿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好学深思,有股韧劲,解不出难题决不甘休。对此,他的启蒙老师弗莱彻称赞说:“在教友会的孩子中间,就思想的成熟而论,谁也比不上约翰。”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道尔顿被迫中途辍学。从12岁起小小年纪的他就在一所民办小学开始教书;农忙时还受雇干农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虽身处逆境,但他仍坚持自学,毫不松懈。当地一位有学问的教友会绅士鲁滨孙是个自然科学爱好者,他十分欣赏这个宁静、谦逊、勤奋的孩子,宁愿放弃休息,在晚上给道尔顿讲授数学和物理等知识。鲁滨孙还爱好观测气象,自制了各种精巧仪器。在他的热心指导下,道尔顿开始进行气象观测。作为一项业余爱好,他兴趣盎
“在一面镜子前活着和死去。”波德莱尔说。大家对后面的“和死去”都不太在意。活着,大家争先恐后。但主宰自己的死亡,这才是困难所在。“我们40岁时死于一颗我们在20岁那年射进自己心里的子弹。”微不足道的人生尽头是微不足道的死。只有伟大的心灵能死得其所。我们一生中真正活着的时候也不过数小时而已。我们被训练成向着他人而活。但人却只会为自我而死。一个人如果学会——而不是纸上谈兵而已——孤独地去面对自己最深的痛苦,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与他“共苦”的幻觉,那他还需要学习的就所剩无几了。孤单不是悲剧,无法孤单才是。有时候为了不要再和人的世界有任何关联,我愿意放弃一切。但这样的世界我也有一份,而最大的勇气是能够同时接受这点及其悲剧。将我们从最恶劣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是这种觉得自己无助而孤单的感受,然